摘要:看完93阅兵,国人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大家纷纷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感动和自豪之情,都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而骄傲。在激昂和感动的情绪中,大家是不是也都想看看国外的媒体和网友是怎么看待我们的这次阅兵的呢?
看完93阅兵,国人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大家纷纷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感动和自豪之情,都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而骄傲。在激昂和感动的情绪中,大家是不是也都想看看国外的媒体和网友是怎么看待我们的这次阅兵的呢?
美国CNN:一位军事专家告诉CNN,中国的大型阅兵式表明,尽管其武器缺乏实战经验,但中国在硬件方面正在赶上美军。
澳大利亚一位退役陆军少将表示,他相信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差距可能比几十年来要小,中国正在缩小差距。从表面上看,阅兵式令人印象深刻,但并不是衡量军事效能的良好指标,因为自1879年与越南的边境战争以来,中国就没有打过重大冲突,他们展出的武器都没有经过战斗测试。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当核导弹和东风系列弹道导弹亮相时,尤其是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震撼登场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美国华盛顿邮报:阅兵式传递了明确信息,军事胁迫中国绝无可能。
美国华尔街日报:这场阅兵,是东方大国向美国及欧洲发出的明确警告,提醒各方,不要轻易挑战中国的核心主权利益。
美国纽约时报:战斗机掠过长空,导弹系统缓缓驶过广场,正步前进的部队庄严肃穆,这一切共同向竞争对手发出强硬信号,表明中国已做好全方位准备。
英国卫报:这场阅兵标志着全球力量平衡正在经历戏剧性重构,中国既展示了肌肉,又保持了克制,没有过分炫耀武力,而是强调和平发展的主题。
英国BBC:这场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盛典,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回望,更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集中呈现。
墨西哥媒体:中国的军容军纪军乐都很好,但并不是完美的,因为中国军人没有实战经验,中国应该是快要赶上美国了,美国毕竟有实战经验,更全面。
德国媒体:中国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阅兵式画面展现其东方超级大国形象,中国的信号很明确,在未来的世界秩序中,中国想要制定规则。
新加坡联合早报: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此次阅兵,还有不少国际友人或者其遗属代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态度:普遍认同中国抗战历史贡献与世界意义。
巴西媒体:一个大国可以不诉诸战争而崛起,可以不侵犯任何国家而维护主权,可以不筑高墙而架设桥梁,成为世界秩序的积极参与者。中国重申对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承诺,邀请世界思考历史的真正教训。
对于一些外媒说我们展出的武器缺乏实战经验,赶不上美国,中国网友都很兴奋:经过测试的歼10在拉烟啊,那些没有经过测试的,是没有资格拉烟的,难不成你要我东风5C实战?
以下是各国网友的评价:
美国网友:看看中国的阅兵式,所有部队都步调一致,而美国军队的阅兵则像是在举行派对。
日本网友:应该发射日本卫星干扰全球电视信号,让他们看不了直播。
韩国网友:这个队列真的是人类做到的吗?看起来像是电脑合成的。
印度网友:规模挺大,不过我们印度军队也有自己的优势,阅兵并不代表真实战斗力。
巴基斯坦网友:这次阅兵太厉害了,中国军队永远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沙特网友:我想知道这一次阅兵会有哪些新装备亮相,有没有出口供我们购买的版本。
英国网友:山姆大叔看到害怕极了,还好我不是美国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是在阅兵现场观看的一名伊拉克籍记者,他边看边哭:“我特别希望中东也能实现和平,我希望中东人也能过上中国人一样的生活。”
这位伊拉克记者的话引发无数网友感叹,他的泪水里不仅有祝福和羡慕,还有一滴眼泪是渴望!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感受到和平的幸福,我们的平常,是别人的梦想。
还有一位在中国生活的加沙人,也是边看边落泪:“巴勒斯坦什么都没有,我希望我的国家,有一天也会……我知道不可能会这样,如果可以,学到一点就很好了。”
听到这位加沙网友所说的话,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感受,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最后,我想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特朗普在看完阅兵后是这样说的:这是一场漂亮的仪式,我觉得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我理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他们希望我在观看,我确实也在观看。我和他们的关系都很好,接下来一两周,我们会看到关系到底有多好。”
对于特朗普这一段话的评价,我很喜欢一位网友说的:“你看与不看,我们都在那儿!你信与不信,我们都有!”
来源:三三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