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阵子,哈尔滨马拉松关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张水华的新闻,简直像翻开了连续剧。说实话,一开始谁不被她的成绩和坚持感动?2025年8月31日,这场哈尔滨马拉松全国瞩目,她以2小时35分27秒的成绩再次拿下国内女子冠军,还刷新了个人记录。镜头下,张水华眼
这一阵子,哈尔滨马拉松关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张水华的新闻,简直像翻开了连续剧。说实话,一开始谁不被她的成绩和坚持感动?2025年8月31日,这场哈尔滨马拉松全国瞩目,她以2小时35分27秒的成绩再次拿下国内女子冠军,还刷新了个人记录。镜头下,张水华眼里全是泪,说她“只是想得到领导的周末调休支持”,当场哭诉的画面把大家的心都拉紧了。有网友直接评论:“医护这么辛苦,真盼着能多点理解。”
但“同情滤镜”说变就变。采访视频刚传开,舆论一会儿夸她是抗疫英雄,一会儿夸她是医疗届最强兼职。可很快,网友开始细扒她每月跨省参赛的记录,尤其是3月份,南京、宁海、奉化、宿迁四场马拉松连轴转,基本每次要调休好几天。护士排班本来就紧、临时调休肯定会让同事压力翻倍,“精致利己”之类标签就贴上来了,还有“坑同事”的质疑,网络评论一夜转风。
这还没完,商业代言的事也被一股脑曝了出来。她的抖音账号挂着“兔子嗨跑营”MCN机构的签约信息,配合361°品牌的“精英跑者”标签。再结合一年参赛奖金和赞助收入能顶两个月工资这个说法——福州护士月薪大约八千左右——现场评论区简直炸了:“这不是奔副业去了?”她后来悄悄删掉了361°的标签,但已经挡不住舆论发酵。361°品牌官方直播间直接被网友冲到瘫痪:“解约就下单”,主播无奈现场摊手,闹得全体客服也头大,不知道第二天还敢不敢开直播。
医院和卫健委的态度也耐人寻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翁山耕只表示“鼓励兴趣,但工作优先”。卫健委则更干脆,把调休责任推回医院和科室,原本2023年医院还官宣为张水华夺冠表彰,这次却变成:一切都得团队协调。张水华本人倒也很快声明,发了四点说自己“从未要求特殊排班”,还强调领导支持,但只字未提同事替班的事,网友吐槽“回避核心问题”。她还第一时间关了评论、隐私设置,不想再回应半句,她丈夫站出来解释说科室人多,调班很正常,但没有医院或同事实锤前,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认可。
361°这边动作更快,直播间贴出了“解约”的澎湃新闻打印稿,但始终没有正式发声明。一通“双方友好协商”“发展路径调整”说法,看着像品牌急着和舆论风险切割。实际上,很多同类品牌在类似风波时也都倾向于快刀斩乱麻,像2023年成都马拉松出现运动员更换代言事件时,某品牌同样在舆论高峰直接放弃关联。
MCN机构那边则呼吁停网暴,还解释张水华并未获得赛事高额奖金,哈尔滨马拉松其实只奖励前八名,她没入榜,奖金这事基本证伪了。有网友跑去福建省纪委举报她“违规缺席”“未申报代言”,但官方还没任何实质调查结果。
这次361°与“最快女护士”张水华的解约,从8月31日到9月4日,舆情热度爆表,识微商情系统监测最高峰出现在9月2日上午。新闻APP、短视频、社交平台连续输出,评论内容占大头。说实话,正面和负面两极分化,负面多到42.2%,直指她自私利己、坑同事、带坏团队氛围,还有职业道德的质疑。“本职工作和个人爱好如何兼顾?”、“医院到底该不该给特殊支持?”这些争议点,连续几天都在各路论坛和社交平台霸榜。
反过来看,有些网友坚持认为,她作为首批福建支援湖北的抗疫英雄,理应被更宽容地对待,哪怕是发展副业、争取调休也是应得。但更多人关注的是职业操守、团队利益和岗位责任。医院没说死调休政策,却一面表扬、一面放手不管,多少显得有点骑墙。
这类事件确实挺典型,从“小人物奋斗”到“被质疑利己”,话语权和情感天平随时倾斜。类似案例其实早有先例,像2019年广州马拉松出现赛事领奖者被爆兼职引争议,那时候的舆论也经历过“先捧后踩”的过山车。
有人吐槽:“以后谁还敢替班啊?”也有人感慨“跑出成绩也没用,团队矛盾才是真麻烦”。怎么看,这种舆论旋涡下的个人与集体冲突,一时间真的没人能说得明白。医院内部协调怎么落地,品牌形象怎么修复,当事人之后还能不能安心参赛——这几个节点,还真是悬着。
总之,这回不是单纯的体育圈话题,也不是简单的品牌公关危机,这背后能裹挟出“个人目标和团队利益”的大讨论,接下来是不是有新政策出来,或许才是真正值得馆长们琢磨的点。唉,下次谁再碰这种事,估计要提前掂量掂量了吧。
来源:冰雪中寻香的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