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口子窖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口子窖共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减少2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24.63%。
作者︱田野
2025年,对白酒上市公司、曾经的业界黑马、安徽名酒口子窖来说,自身似乎正在陷入流年不利的尴尬境地。
2025年,算得上是口子窖撞鬼的一年,在业绩、口碑、市场信心、舆论导向等等方面,这家曾经因为“盘中盘模式”一战成名的酒企,多方位遭遇了滑铁卢。
首先,论业绩。今年上半年口子窖的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二季度下滑更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营收同比下降48.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91%。
根据口子窖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口子窖共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减少2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24.63%。
其次,论口碑,消费者直呼现在的口子窖是真难喝,产品质量下降严重,也难怪潮水一来、大环境一变,它就直接被推进了“裸泳”通道,公司业绩下滑到惨不忍睹。
论市场信心,消费者不买账了,股民不跟庄了,就连口子窖的实控人、大股东都在大幅套现走人——这样的话事逻辑,是不是在说天塌下来的时候,高个子都不想扛了,你还能指望股民们像傻子一样替你坚守阵地吗?
所以,在股市走牛的8月份,总市值200多亿的口子窖,其在股市的日均成交量只有2.73亿元,8月第一周的换手率天天都是零点几,备受资金冷落,而9月第一周的换手率最高也才1.61%。
2025年7月20日,口子窖发布公告,称刘安省因自身资金需求,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
按7月20日收盘股价33.56元/股计算,刘安省此次减持,总计可套现3.36亿元。信息显示,这已经不是刘安省第一次套现,自2018年至今,他已经多次减持口子窖股票,累计套现预计将超过10亿元。
出生于1953年的刘安省,从他的职业经历看,其个人拥有十分深厚的政界背景:他曾历任濉溪县农机二厂副厂长,濉溪县副县长、县长,淮北市烈山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1996年,他从淮北市烈山区委书记任上,调任口子集团担任总经理,后又任董事长。
在口子窖,刘安省曾与现任董事长、总经理徐进共同主导了口子集团的股份制改革,通过改制,两人成功将这家曾经拥有国企身份的酒企转型为民营企业。企业改制后,刘安省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直至2020年退休。
刘安省是口子窖的实控人之一、第二大股东,截至2025年7月20日,他总计持有6347.35万股口子窖股票,持股比例达10.58%,本次减持完成后,刘安省依然持有口子窖8.91%的股份。
在牛市背景下,口子窖大股东刘安省的减持套现行为,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对此,网友们针对口子窖“国企变私企”的过往纷纷喊话:有没有国有资产流失?有没有利益输送?能不能倒查追责?
在业内,口子窖曾经是一匹突然跑出来的“黑马”。1971年,安徽省濉溪酒厂一分为二,分别为淮北市口子酒厂和濉溪县口子酒厂,从此白酒市场出现了“两口子打架”的奇特竞争。
1997年,在安徽省、淮北市两级政府的推动下,两家“口子酒厂”得以合并,由此成立了安徽口子集团。当时的口子集团年销售额只有2亿元左右,此后凭借“商务社交饮酒”概念和“盘中盘”模式,口子窖迎来了快速发展——
2005年,口子窖成功布局全国22个省级市场,实现销售收入近9亿元;2009年,销售收入增长至20亿元;2015年,口子窖以“兼香第一股”身份登陆上交所,当年实现营收25.84亿元。
此后,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到了2018年,口子窖的营收已达到42.69亿元,并稳坐“徽酒榜眼”宝座。2023年,凭借16.1%的同比增幅,口子窖将公司营收做到了逼近60亿元的规模。
可惜的是,2025年业绩大跌的口子窖失去了“黑马”本色,二季度略显拧巴的业绩表现,更令其成为白酒行业的一匹“病马”——而此时,大股东刘安省又开始减持套现,使得口子窖的未来更加迷茫。
刘安省老矣,依然掌舵口子窖的徐进还能战否?在逆境中,不知道有没有人会骑着白马,挺起长枪,跑过来救场口子窖?
来源:懂酒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