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潍高铁李白杨遗址段完成施工 文物保护与工程建设双向达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22:19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5日讯近日,津潍高铁山东段李白杨遗址区域主体施工任务全面完成。作为项目沿线重要的汉代文化遗存保护区段,中铁六局石家庄公司以“最小干预、全程守护”为核心,通过精准方案设计、严格现场管控、创新施工工艺,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对文物遗址的全方位保护,为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5日讯近日,津潍高铁山东段李白杨遗址区域主体施工任务全面完成。作为项目沿线重要的汉代文化遗存保护区段,中铁六局石家庄公司以“最小干预、全程守护”为核心,通过精准方案设计、严格现场管控、创新施工工艺,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对文物遗址的全方位保护,为高铁工程与文化遗产和谐共生交出了扎实答卷。

精准施策 筑牢遗址保护“防护网”。

李白杨遗址作为新发现的汉代文化遗存,现存面积约7400平方米,文化堆积中包含泥质灰陶素面、绳纹等陶器残片,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针对线路占压遗址中西部约808平方米区域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从设计源头强化保护理念,反复优化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跨越遗址,仅在遗址边缘设置1个3.64×7.64米的桥墩,将桥面宽度严格控制在12.6米,通过“一跨而过”的桥梁设计最大限度缩减施工占地范围,避免对核心文化堆积区的直接扰动。

施工前,施工单位专项划定遗址保护红线,在保护范围边界设置2米高硬质围挡,悬挂“文物保护禁区”“严禁越线施工”等警示标识,明确施工活动严格限定在围挡范围内。同时对施工人员开展文物保护专项培训,详解遗址价值与保护要求,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从思想源头筑牢文物保护意识。

全程管控 守住文物安全“生命线”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遗址不受损伤,施工期间,专门配备2名文物保护监督员,实行24小时现场巡查,重点监控桥墩基础施工对周边地层的影响,严禁在遗址范围内进行取土、堆放物料等任何与施工无关的活动。

针对遗址临近河道、地下水位较高的复杂地质条件,工程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循环钻孔设备进行桥墩基础施工,通过调整钻进速度、优化泥浆配比等措施,将施工振动强度控制在安全阈值内,避免引发周边土层松动对文化堆积造成破坏。同时安装沉降观测点,定期监测遗址周边地面沉降数据,确保施工影响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精细施工 实现工程保护“双达标”

在抢工期与保文物的平衡中,施工单位制定“文物优先”的施工组织计划,将遗址区域施工列为关键线路。为减少施工周期对遗址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人停机不停”的两班倒作业模式,在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第一时间对遗址周边施工区域进行环境恢复,清理建筑垃圾,平整场地地貌,使施工区域与遗址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同时建立遗址保护长效监测机制,定期对围挡范围及周边进行巡查,为后续线路联调联试期间的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收官,中铁六局石家庄公司以严苛的标准、创新的举措全程守护李白杨遗址安全。如今,跨越遗址的高铁桥梁已傲然矗立,既承载着区域交通发展的重任,更延续着汉代文化遗存的历史文脉,成为高铁工程中文物保护的生动实践样本。

闪电新闻记者 刘杰 通讯员 吕康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