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资产质量看,截至今年6月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8%的低位,关注类贷款金额和比率“双降”,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从高发转向收敛,资产质量企稳向好的迹象明显。
2025年兴业银行半年报,让业内外人士“眼睛一亮”。
从经营数字看,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04.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1%至431.4亿元。业绩表现处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前列。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今年6月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08%的低位,关注类贷款金额和比率“双降”,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风险”从高发转向收敛,资产质量企稳向好的迹象明显。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兴业银行持续提高重点区域经营贡献,提升业务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契合度,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报告期内,13家重点区域分行贷款占比54.35%,较上年末提升0.95个百分点。绿色、科技、制造业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4.73%、15.61%、11.83%,跑赢贷款整体增速。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稳健业绩的兴业银行,正在积蓄穿越周期的内生力量。
盈利修复态势显现
2025年上半年是挑战之年,在外部经营环境的干扰下,银行和上市公司的营收遭遇一定“低气压”。兴业银行通过较好平衡负债与资产、表内与表外、投资与交易、增收与节支的关系,主要盈利指标边际修复。
反映在经营数据上,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据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介绍,该行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其一,较好平衡负债与资产的关系。该行上半年净息差1.75%,环比年初降幅7BPs,息差收窄呈收敛趋势。主要通过落实自律机制、推进织网工程、布局场景金融,实现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个BPs,同业存款付息率同比大幅下降54BPs,抓存款“优结构、降成本”的战略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效缓解息差收窄对利息净收入的影响。
其二,较好平衡表内与表外的关系。报告期内,该行把握住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存款利率下降的市场趋势,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对于理财、保险、基金等财富产品的需求,零售财富中收同比增长13.45%,托管中收同比增长9.98%,实现手续费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其三,较好平衡投资与交易的关系。面对今年以来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利率波动加大的复杂环境,该行充分发挥投资交易敏捷小组机制作用,较好把握波段机会,账户、规模、品种、币种等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二季度单季实现其他非息净收入123.94亿元,同比增长11.7%;储备较为充足的债券资产,以应对下阶段平滑收益曲线。
其四,较好平衡增收与节支的关系。报告期内,该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减值计提同比下降12.19%;合理管控费用开支,业务管理费同比下降0.22%。
重点区域贡献提升
经营业绩韧性增长的背后,既有兴业银行业务结构的优化,也有区域布局的优化。上半年,兴业银行在继续推动资产负债结构向“低成本负债-稳收益资产”组合转变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的布局,持续提升重点区域贡献度。
重点区域通常有着金融资源聚集、市场空间大的特点。上半年,兴业银行通过深化“区域+行业”策略,立足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加强区域画像和分类施策,加大资源和政策倾斜,提升重点分行与当地主流行业匹配度,进而提升对经营成果的贡献。
比如,科技金融方面,设立风险机制的差异化机制,对科技金融重点区域的塔尖客群配套以差异化的授权授信政策,构建“分行统筹-地市行主战-支行深耕”三级联动机制,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绿色金融方面,进一步聚焦重点行业及重点区域,执行“有保、有控、有压”的区别授信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投向符合ESG相关要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市场前景良好的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风险政策的精细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业务发展。
截至6月末,该行全国的重点行业(区域工业营收前十大行业)实现贷款新增1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重点分行考核营收占境内分行比例62.7%,较上年度提升2.2个百分点;考核净利润占比62.3%,较上年度提升9.2个百分点。重点区域分行“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
客户策略迭代升级
金融服务的牛鼻子就是客户,兴业银行在报告期内锚定“客户合作深”的价值银行目标要求,持续夯实客群基础、提升经营能力。
在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陈信健行长表示,“与其在低效拓客上耗费大量资源,不如深耕存量客户获取增量的收益。”根据当时的测算,兴业银行存量零售客户的利润是新客户的16倍,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存量客户的5倍。
秉持这样的经营理念,兴业银行上半年通过实施体验之战、开展产品重检、推进流程重塑等举措,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较好平衡了扩面和挖潜的关系,并将深入挖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实现客户质量提升、规模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企金客户突破160万户,较年初增长4.26%。零售客户达到1.12亿户,较年初增长1.63%。
具体来看,零售客户方面,该行上半年42.07万户零售基础客户提升至双金及以上客户层级。新开借记卡客户绑定快捷支付比例74.98%,全行借记卡绑卡客户数较年初增长6.47%。零售双金及以上户均产品配置数6.74个,客户服务深度得到明显加强。
企金客户方面,该行上半年新开户中潜力及以上客户1.34万户,占比12.13%,较上年同期提升1.20个百分点。长尾提升至潜力及以上客户4.92万户。新开户质量提升、分层分类经营体系日趋完善。
此外,公私协同也让兴业银行的获客更加顺畅。上半年新拓展零售代发工资客户149.07万户至685万户,同比增长12.15%。
机构主动加仓凸显价值
经营业绩韧性增长,让兴业银行收获了一批“聪明钱”“耐心资本”的支持。
上半年基金半年报统计显示,兴业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成为了公募基金最关注的前二十大重仓股中的两家银行股之一(另一家是招商银行)。在公募基金前20大重仓股中,两家银行股——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获得基金明显增持。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对兴业银行的持股市值达到434.89亿,占据同期兴业银行十分之一。
据统计,上半年公募基金对兴业银行的增仓幅度超过22%,增持幅度在公募前20大重仓股中名列第三,仅次于阿里巴巴和上半年的超级热门股新易盛(下图,来源:WIND,基金半年报,截至6月30日)。
专业机构的高比例增持,显示了业内的“专业钱”“聪明钱”对于兴业银行潜在价值的一致认可。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9月3日,兴业银行市净率(PB)仅为0.63倍,处于国有和股份行后1/2,静态股息率达4.88%,处于国有和股份行银行前1/2。两者的不匹配可能是公募基金增持兴业银行的原因之一。
附图:公募基金年中持股“20强”增减仓统计
无独有偶,年内,福建省财政厅将持有的86亿元兴业银行可转债全额转股。巨额可转债的转股,充分体现了持有者对兴业银行的长期看好,把持仓从可转债转为普通股,不仅是对标的股票当下价值的看好,也是对其中长期表现的预判。
聪明钱和耐心资本的立场“共振”,是耐心投资者对兴业银行中长期价值的“肯定票”,值得外界予以关注和思考。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