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3日国际小狗日,4月4日世界流浪动物日期间,它基金与名创优品携手,在全国10座城市开展中华田园犬领养专场,计划让400余只中华田园犬找到温暖的家。这个活动,如同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让我们关注到中华田园犬的困境。
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然而,中华田园犬——这一古老而质朴的本土犬种,却长期遭受误解与歧视,在生存的边缘艰难挣扎。
3月23日国际小狗日,4月4日世界流浪动物日期间,它基金与名创优品携手,在全国10座城市开展中华田园犬领养专场,计划让400余只中华田园犬找到温暖的家。这个活动,如同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让我们关注到中华田园犬的困境。
长期以来,中华田园犬遭受着不公平的对待。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土气”,在领养时更倾向于品种犬,导致中华田园犬在领养机构大量积压。数据显示,大部分领养机构中,中华田园犬的领养率远低于其他犬种,它们成为被遗忘在角落的群体。同时,一些不实报道将中华田园犬描绘成爱咬人、爱叫的危险犬种,加深了人们的误解。在部分城市,中华田园犬甚至被列为禁养犬种,这对这一古老犬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华田园犬,这一称谓广义上涵盖了多种犬种,不仅包括常见的黄皮土狗,还囊括下司犬、斯毛犬、太仓犬、虎斑犬等,京巴犬如今也被纳入其中。它们是本土原生犬种,历经数千年的自然选择,对本土环境有着极高的适应性。
中华田园犬具有诸多优良品质。它们聪明伶俐,能迅速领会主人意图,是出色的家庭伙伴;它们勇敢无畏,面对危险毫不退缩,守护着家园和主人;它们身体素质极佳,抵抗力强,相较于近亲繁殖的品种犬,更少受到遗传疾病的困扰。中华田园犬对食物不挑剔,喂养简单,是新手铲屎官的理想选择。
许多人在与中华田园犬的相处中,收获了温暖与感动。知名媒体人张越,在主持《半边天》节目时,开启了与中华田园犬的不解之缘。一次采访中,她目睹了流浪动物的悲惨遭遇,从此踏上救助之路。一天,一只中华田园犬跟他回了家,尽管起初她有些害怕,但在相处过程中,逐渐被狗狗的执着和温顺打动。当得知狗狗面临被抓走的危险时,张越将它带回家中。后来,狗狗被送到救助基地,却因不适应环境生病。张越果断为它治疗,并许下陪伴一生的承诺。这只被取名为丢丢的狗狗,在张越的悉心照料下,度过了幸福的十年。
另一位动物保护者,在领养中华田园犬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暖心的故事。一只原本被认为不亲人的狗狗,在见到他的瞬间,主动钻进他的怀里,仿佛认定了他就是自己的主人。这只狗狗身上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经过治疗和悉心照料,逐渐恢复健康,陪伴他度过了15个春秋。
为了改变中华田园犬的命运,它基金和名创优品开展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其中,训练流浪狗成为搜救犬的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只流浪金毛子满,凭借出色的天赋和努力,成功通过搜救犬测试,成为中国首只由流浪狗逆袭而成的搜救犬。子满在训练过程中展现出极高的服从性和勇敢精神,尽管在最后测试中出现“只救女性不救男性”的小插曲,但经过训导员的努力,它最终顺利毕业,投身于救灾工作,如今已取得全世界搜救犬最高级别证书。
它基金还发起“狗医生”项目,训练脾气好的小狗到自闭症儿童中心和养老院提供疗愈服务。在养老院,小狗的到来为老人们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在自闭症儿童中心,小狗成为孩子们打开心扉的钥匙,帮助他们克服交流障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华田园犬的困境,根源在于流浪动物数量过多,而这背后是动物繁殖的无序状态。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关立法,动物繁殖不受约束,商业繁殖泛滥。为了追求利益,繁殖者随意繁殖猫狗,导致市场饱和后大量动物被遗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外一些城市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有效控制了流浪动物数量。例如,伊斯坦布尔对流浪动物进行绝育、打耳钉和安装定位系统,设立流动医院,由政府提供食物,使城市人与动物和谐共处。这种TNR(抓捕、绝育、放归)模式,为解决流浪动物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保护中华田园犬,改善流浪动物的生存状况,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领养代替购买,选择中华田园犬作为家庭伙伴,给予它们一个温暖的家;成为志愿者,参与公益组织的领养活动和救助工作;充当救助人,为流浪动物搭建庇护所,提供食物和水,帮助它们绝育和免疫;做捐赠人,通过购买公益产品或直接捐款,为救助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成为传播者,向身边的人宣传动物保护理念,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
中华田园犬,这一陪伴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犬种,不应被遗忘和歧视。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忠诚伙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中华田园犬正名,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共同创造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动物的陪伴,更是内心的温暖与成长。当我们用爱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时,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