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快要崩塌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11:27 1

摘要:“三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管理层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必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应对AI时代的挑战。你们要做在危机中坚强、在逆境中逆转、在竞争中顽强"三星人。”

最近,韩国三星搞了个大动作——召集2000多名高管,关起门来开了一场名为"重塑三星力量"的研讨会。

主题以“恢复三星精神和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给高管打鸡血。

口号喊的太响

三星老板李在镕站在台上,群情激昂喊话:

“三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管理层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必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应对AI时代的挑战。你们要做在危机中坚强、在逆境中逆转、在竞争中顽强"三星人。”

这种典型的"打鸡血式管理”能使得公司业绩下滑停止,转而上涨么?

老板不反思战略失误,反而让员工"向死而生",颇有点**"你们不拼命,公司就完蛋"的PUA味道。

更搞笑的是,研讨会上还播放了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和李健熙的经营哲学视频,试图用"祖训"来激励高管。

问题是,现在的三星已经不是当年的三星了——市场变了,竞争对手变了,消费者也变了,光靠"忆往昔峥嵘岁月"能救得了今天的颓势吗?

业绩全面下滑

三星的核心业务正在全线溃败。2024年,三星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从19.7%跌到18.3%。在中国市场更惨,份额几乎归零,被小米、OV、华为按在地上摩擦。

除了手机卖不动了,电视也卖不动了。全球市场占有率从30.1%降到28.3%,被TCL、海信、小米疯狂抢市场。

就连三星最引以为傲的存储芯片(HBM)业务,在AI时代竟然落后于韩国本土的“SK海力士”,连英伟达都更愿意用SK海力士的芯片。

最讽刺的是,三星的芯片部门负责人全永铉,前段时间专门飞到美国,求英伟达CEO黄仁勋给个认证机会。要知道,十年前三星可是芯片行业的霸主,现在却要低声下气求人,这落差也太大了。

困局和傲慢

现在全球科技公司都在疯狂押注AI。英伟达靠AI芯片赚翻,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连台积电靠代工AI芯片,股价一路飙升;小米也在搞AI大模型,汽车、手机、家电全面智能化。

可是曾经的霸主在AI方面反应慢的离谱,到这次开研讨会上才提出,而且只是喊了下口号,我在想,都不知道这些高管平时干什么呢。网上能看到的是他们还在纠结要不要换掉李在镕,以及还在研究怎么提高芯片良率,还在指望老款手机和电视能再卖几年。

不过三星的显示面板、存储芯片、半导体代工——曾经他们战无不胜的"三驾马车", 如今被中国厂商全面围剿。京东方在屏幕上撕开缺口,长江存储在存储芯片上实现反超,中芯国际在代工领域紧追不舍。

澳大利亚报告显示,全球64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国有57个世界第一,韩国则颗粒无收——这场产业升级的降维打击,让三星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荡然无存。

三星的股本回报率(ROE)只有12.6%-12.8%,而台积电是23.6%-27.3%——差距越来越大,投资人已经开始用脚投票,抛售三星股票。

三星的困境,连韩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在韩国论坛上,不少人呼吁:"三星该换职业经理人了,家族企业模式已经不行了!"

确实,李在镕接手三星的十年里,公司的竞争力一直在下滑。决策慢、创新少、官僚主义严重,这些问题不是靠一场研讨会、几块水晶牌就能解决的。

李在镕的"求生欲"

2016年那场note7电池爆炸事件,堪称三星命运的转折点。

但真正致命的不是手机爆炸,而是三星对中国消费者赤裸裸的歧视——在全球召回问题手机时,唯独把中国市场排除在外,还污蔑中国用户“故意用微波炉加热手机”。

而且,三星竟在石家庄订货会上强迫中国员工下跪道歉,把不愿下跪的员工硬按下去。这种作死操作直接触怒了中国消费者,从此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一蹶不振,份额从巅峰期的20%暴跌到几乎归零。

讽刺的是,当年三星敢这么嚣张,全靠它在AMOLED屏幕市场的绝对垄断——2016年全球99%的AMOLED面板都出自三星,雷军不得不卑躬屈膝求,得一口气喝光五瓶红酒求供货。

但正是这种傲慢,逼得中国手机厂商全力扶持京东方、TCL华星等国产屏幕厂商。到2024年,中国OLED屏幕市场份额已达48%,而三星屏在小米供应链中的占比只剩5.3%——当年卡别人脖子,如今反被掐住咽喉。

可如今的十年后,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却屁颠的跑到中国,且满脸堆笑地站在雷军身边,场景反转。

这戏剧性反转背后,是一个科技巨头如何被傲慢与战略失误拖入深渊的故事。

地缘政治豪赌失败

三星现在也的困境,也是韩国国运的缩影。十年前中日韩自贸区构想本可创造抗衡美国的经济体,但作为"半殖民地"的韩国根本无法自主决策。

随着中美博弈加剧,夹在中间的韩国越来越难做骑墙派——既无法对抗美国技术胁迫,又失去中国市场信任。当中国决定甩开韩国单干产业升级时,三星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印度最近对三星开出6亿美元罚单,韩国舆论却怪罪中国,这种神逻辑折射出韩国的战略迷茫。

更讽刺的是,三星在印度建厂本想替代中国,结果遭遇罢工停产、天价罚款,而中国手机品牌却通过本土化策略在印度站稳脚跟——这种"逃离中国反被坑"的剧情,活脱脱一部商业黑色幽默。

韩国三星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科技帝国,不知道还能不能打个翻身仗?那还得看韩国战队和CEO 的魄力。

---End---

来源:艾斯特论品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