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产量同比下滑5.8%,销售收入基本持平,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0.93%。行业从“增量扩张”迈入“缩量博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粗放式的渠道与价格战,而是体系化的品质力、文化力与战略耐力的综合比拼。
品质向内,文化向外,西凤酒韧性增长的答案
文 | 黄雅婷
在中国白酒行业整体步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产量收缩、利润收窄已成为常态。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产量同比下滑5.8%,销售收入基本持平,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0.93%。行业从“增量扩张”迈入“缩量博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粗放式的渠道与价格战,而是体系化的品质力、文化力与战略耐力的综合比拼。
然而,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指出的,品质个性化+文化个性化,是中国名酒的成功之道。
作为老四大名酒的西凤酒,正是凭借着个性化的凤香型品质和文化出海,不仅稳住了基本盘,更显示出强劲的抗周期韧性。
01
品质筑基:从“生产导向”到“体验导向”的价值升维
白酒作为饮用产品,品质无疑是核心竞争力。
西凤酒对品质的理解,并未停留在“符合标准”或“工艺传统”层面,而是将其系统性地贯穿于企业战略、生产管控、技术研发与消费体验的全部环节,实现了从“生产导向”到“体验导向”的底层转变。
西凤酒始终坚持“品质即营销”的战略信仰。
向下深耕产能,筑牢储能与老酒的护城河。当前,西凤酒“333工程”已投入使用,10万吨优质基酒及配套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中,为新一轮凤香型白酒的品质革命和市场拓维打下基础。
向上制定标准,引领凤香型白酒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生产与检测。西凤酒联合中国酒业协会等单位修订《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发布了《西凤酒品质管控纲要》《西凤酒特征风味物质形成机制与调控》等,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面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并建立起涵盖7大关卡、55道食品安全防线和137道工序的全链条品控体系,领先实现“全溯源严管控”。
然而不论是产能的储备还是标准的制定,最终也是最直观的,即在产品上的体现。
今年春糖期间,西凤酒推出了红西凤升级版,不仅在原酒品质、酒海陈储、勾调工艺等传统维度实现突破,更特别强调“饮用舒适度”这一体验指标。有业内专家评论称,“西凤酒正在重新定义白酒的品质话语体系——好酒不该只是‘达标’,更应‘贴心’。”
正如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多次强调,要将做好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消费决策愈发理性的当下,西凤凭借极致品控与体验创新,正在重构消费者对凤香型白酒的价值认知。
02
文化出海: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国际化新叙事
当国内白酒市场触及“天花板”,出海已不再是企业的“可选项”,而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合作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等多重利好,正推动中国品牌加速融入全球流通体系。
中国白酒出海不再是简单的贸易行为,而是升级为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的一部分。企业唯有超越传统产品输出模式,通过文化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真正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
基于此,西凤酒的出海,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卖酒到海外”,而是以文化为内核、以品牌为桥梁,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价值输出+标准输出”的叙事方式跃迁。
8月以来,西凤酒以“丝路美酒”为主题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展的“凤鸣”系列推介,不是一场场孤立的营销活动,而是体系化的文化浸润与品牌植入。这种“一国一策、文化先行”的模式,正成为中国白酒出海的新范本。
此外,西凤酒今年还先后亮相了巴西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韩国葡萄酒与烈酒博览会、澳中博览会等一系列国际展会,但其展示的重点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整套中国白酒的文化叙事,比如“酒海储酒”非遗工艺微缩场景、丝路贡酒历史讲解等内容,成功将白酒转化为“可饮用的文化符号”。
在微酒看来,西凤酒的出海策略,跳出了传统贸易的框架,进入了文化共鸣的层面。它不是在卖酒,而是在分享一种东方生活方式。
在市场上的具体落地层面,目前,西凤酒已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构建起销售网络,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泰国、新西兰等18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西凤酒商标,产品远销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03
穿越周期:双翼齐飞,以“内生+外融”战略锻造增长韧性
行业周期波动从不是企业命运的终审判决,而是战略成色的试金石。面对当前白酒行业“量减利缓”的挑战,西凤酒以“品质为内翼,文化为外翼”的战略架构,不仅从容应对周期性波动,更在动态竞争中实现结构性焕新,展现出卓越的系统韧性。
一翼向内,深耕品质“基本盘”。依托基酒扩能、老酒储备及关键技术攻关,西凤不断夯实产品力,持续推进品质升级;另一翼向外,舒展文化“张力场”。通过丝路叙事、非遗活化与区域深耕,西凤成功将品牌嵌入全球消费语境,打开高潜力增量空间。
更关键的是,品质与文化并非割裂的双线操作,而是彼此赋能的有机整体。品质是文化输出的底气,文化是品质价值的放大器。
正如西凤股份公司总经理张周虎在西凤酒上半年质量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会上所指出的:“要以极致体验支撑市场攻坚、以科技创新与管理革新驱动品质跃升、以思想破冰与能力破茧筑牢根基”,这一思路清晰地指向——西凤酒正在通过内生外化并举,筑牢品质这一营销最硬核的支撑。
在行业调整期中,西凤酒拒绝追逐短期红利,而是选择深耕品质、厚植文化、布局全球。这种“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恰恰是其能够穿越波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西凤酒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白酒行业提供了一种高质量应答时代命题的方式。它不是依靠盲目扩张或降价换量,而是回归品质本质、融入文化叙事、坚定全球视野,最终实现逆势增长。品质决定了它能走多稳,文化决定了它能走多远。
在白酒行业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西凤酒凭借其对品质的坚守、对文化的传播和对周期的理解,正逐步从“中国的西凤”走向“世界的西凤”。而这,或许正是所有希望基业长青的企业,最应深度借鉴的“西凤智慧”。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艺艺子的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