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患者一到秋天,血糖就像上了发条的风筝,线一松就飞上天,怎么扎都扎不稳。门诊里不少老病号秋天回来复查,空腹血糖、糖化、餐后全飘红,自己还一头雾水:“我没乱吃啊,咋又高了?”
秋天对糖尿病人来说,不是“舒服的季节”,反而是“危险的转换期”。早晚温差大,昼夜节律变了,人的激素波动也跟着起伏。
很多患者一到秋天,血糖就像上了发条的风筝,线一松就飞上天,怎么扎都扎不稳。门诊里不少老病号秋天回来复查,空腹血糖、糖化、餐后全飘红,自己还一头雾水:“我没乱吃啊,咋又高了?”
要我说,问题不在你吃多吃少,而是你秋天踩了几个“糖尿病大忌”,自己还不知道。今天,咱们就把这5件秋天千万不能干的事,一条一条掰开了说。不是危言耸听,是真有研究撑腰的。
第一件不能干的事:天一凉就拼命进补
你是不是一入秋,就开始喝羊汤、吃炖肉、炖银耳、煮红枣枸杞汤?觉得身体要“补一补”?问题是,这些“补品”对糖尿病人来说,补的可不是元气,而是血糖炸弹。
尤其是各种所谓“滋阴养肺”的甜汤,糖分高得惊人。红枣、莲子、百合、银耳看着养生,其实升糖指数高得离谱。研究显示,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上升0.3%,主要跟饮食结构变化有关。
而且秋补的逻辑本身就不适用于糖尿病人。你不是“亏虚”,而是代谢出了问题。补得越猛,胰岛越受累,血糖越上头。
建议:想“进补”不是不可以,但必须重构思路。多蛋白、少糖分、控脂肪。比如用鸡胸肉、豆腐、南瓜、山药来做汤,少油、少盐、不放糖。糖化反应就像锅里热油炸糖,糖越多、温度越高,粘锅越严重——这就是你血管的“粘锅”。
第二件不能干的事:早晚贪凉,不添衣
秋天的早晚温度像两张脸,白天还热得像夏天,晚上就冻得直哆嗦。你不觉得啥,身体却已经拉响警报。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飙升、糖原分解加快,你血糖就这么悄悄地升了。
门诊一个50多岁的老王,平时血糖控制得挺好,结果秋天来了每天早上还穿短袖出去遛弯,两周后查血糖,餐后飙到了16。他一脸懵,我只问了一句:“早上穿外套了吗?”他才知道,低温刺激是最容易忽视的升糖因素。
肾上腺素就像身体的“加速器”,一冷一刺激,它就启动,把肝里的糖全放出来,你不吃饭也能血糖高。
建议:秋天穿衣别看气温,要看“昼夜差”。早上出门、晚上回家都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腹部、脚部这“三个保糖区”,别让冷风钻进去。你护住的不只是温度,是血糖的稳定感。
第三件不能干的事:怕凉就不运动了
秋风一起,很多人就把运动鞋收起来了,觉得“天凉了别出去吹风感冒”。可你停下运动,血糖就马上反弹。尤其是餐后不走路,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就像开闸的水库,怎么都收不住。
临床数据早就说了,每天餐后30分钟活动15分钟,可以让餐后血糖下降至少1.5mmol/L。你要是饭后一坐就是一小时,血糖就像过山车,直接冲上去。
胰岛素敏感性就像钥匙和锁,运动能让钥匙更好地打开细胞的门,把血糖带进去。不运动,门就锁死了,糖全堵在血液里。
建议:怕风就戴帽子、穿长袖,别怕出汗,秋天汗干得快。实在不想出门,可以在屋里原地走路、抬膝、做体操,但别坐着不动。动,是糖尿病人最便宜的“降糖药”。
第四件不能干的事:情绪压抑、秋燥上头
秋天有个词,叫“悲秋”。天气转凉、白昼变短,人的情绪也跟着“变天”。很多糖尿病人这个时候容易犯“秋郁”,一郁闷就暴躁,一烦躁就想吃点甜的压压惊,结果情绪+暴饮暴食=血糖双杀。
还有人压根没意识到情绪对血糖的影响。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焦虑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血糖控制变得更难。胰岛素抵抗就像你有钥匙,但锁芯坏了,糖还是进不去细胞。
门诊一个阿姨,秋天失眠、烦躁,血糖控制反反复复。后来她开始参加社区唱歌跳舞队,整个人开朗了,血糖也稳了下来。这不是巧合,情绪管理是糖尿病治疗中最被忽视的关键环节。
建议:别一个人闷着,哪怕是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听听歌、剪剪花草,也比闷在家里刷手机强。需要就去找心理医生,不丢人。你的情绪值多少钱?一顿降糖药的钱都买不回来。
第五件不能干的事:秋节聚餐,放飞自我
秋天节气多,中秋、国庆,还有各种家族聚餐、单位团建,餐桌上一坐三小时,菜还一个比一个油,一个比一个甜。你嘴上一句“少吃点”,筷子却根本停不下来。
糖尿病人最怕这样的“节日式爆食”。一次高糖高脂的聚餐,血糖波动可能持续48小时以上,还容易引发胰岛应激,让原本安静的血糖系统鸡飞狗跳。
别忘了,糖尿病人怕的不是血糖一高,而是血糖忽高忽低。这种反复的波动才是伤血管、损神经的大杀器。血糖波动就像气球被反复吹爆,最后哪怕轻轻一碰,也会炸。
建议:聚餐前吃点低糖高纤的食物垫垫底,比如一杯脱脂奶或一根黄瓜。上桌时优先夹青菜、瘦肉,主食少吃,甜点直接绕道。饭后别坐着,哪怕在洗手间里原地踏步也行。节日可以过,但血糖不能放假。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建军.糖尿病患者秋冬季血糖控制波动与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67-69.
[2]李芳.秋季气温变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4):88-90.
[3]赵文慧.情绪状态与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1,30(4):356-359.
来源:包医生谈健康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