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学院举办“影动指尖・数传非遗——皮影戏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邀请昌吉市文化馆皮影艺术团为数字媒体专业师生们举行非遗展演。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实习记者 张佳煜)9月4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学院举办“影动指尖・数传非遗——皮影戏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邀请昌吉市文化馆皮影艺术团为数字媒体专业师生们举行非遗展演。
昌吉市文化馆皮影艺术团原创皮影戏《刺桐花开石榴红》演出现场。实习记者张佳煜 摄
昌吉市文化馆皮影艺术团给该院师生表演了《白蛇传・盗草》与《刺桐花开石榴红》两部皮影戏。其中,《刺桐花开石榴红》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疆皮影为载体,聚焦援疆主题,讲述历届援疆干部接力救治昌吉市阿什里村患病儿童的真实故事,生动展现援疆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建设大美新疆的奉献精神,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润疆工作巧妙融合,引发师生的强烈共鸣。
皮影戏《白蛇传・盗草》演出现场。实习记者张佳煜 摄
展演结束后,许多学生在昌吉市文化馆皮影艺术团演员的指导下学习皮影的基本操纵技巧,在光影变幻中近距离感受着皮影艺术在指尖流转的灵动,体验传统技艺带来的独特魅力。该院24级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苏梅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头和剪辑手法,将非遗的美“装”进屏幕,让更多人感受非遗的魅力。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数字传媒专业学生体验操纵皮影。实习记者张佳煜 摄
新疆农职大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关超雄说:“我们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学生专业成长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促进。”
昌吉市文化馆皮影艺术团演员正在表演原创皮影戏《刺桐花开石榴红》。实习记者张佳煜 摄
昌吉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李琴表示,此次活动是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不断延伸文化服务触角,推动非遗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
来源:昌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