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格芯这家美国公司,本来市值一度顶到两千亿人民币左右,在全球代工厂里排得上号,结果在成都那边的工厂投了差不多一百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七百亿左右,却突然关门大吉了。
2023年,格芯这家美国公司,本来市值一度顶到两千亿人民币左右,在全球代工厂里排得上号,结果在成都那边的工厂投了差不多一百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七百亿左右,却突然关门大吉了。
然后中企华虹集团接手了这摊子事儿,外媒那边还酸溜溜地说是中国自研芯片坏了规矩,导致外资撤退。
托马斯·考尔菲尔德出生在美国东北部,早年上圣劳伦斯大学拿物理学学士,之后去哥伦比亚大学读材料科学博士,专攻半导体材料。
毕业后他进了IBM,从底层工程师干起,负责晶圆制造工艺,那时候IBM还在大力推300毫米晶圆生产线,他参与了不少项目,慢慢爬到管理层。
九十年代他管全球运营,出差亚洲工厂挺多,积累了不少国际经验。两千年代初,他领导IBM微电子部门,签了不少专利。
2014年他跳槽到格芯,当纽约州马耳他工厂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那厂是格芯的核心资产,从AMD拆分出来后,他帮着稳住运营。
2018年3月他接了首席执行官的位子,当时格芯技术节点落后,市场份额下滑,他调整策略,推全耗尽绝缘体上硅工艺,还在2021年10月带公司上纳斯达克,募了二十五亿美元多。
任职期间他强调供应链稳定,公开谈地缘政治风险对产业的影响,2022年推美国本土投资,2023年应对市场波动,2024年公司违规发货被罚,他处理了后续。
2025年2月5日他宣布辞职,4月28日生效,转当执行主席,Tim Breen接班。整个职业跨三十多年,从实验室到董事会,他带格芯从亏转盈,但全球竞争压力大,尤其中美摩擦下策略调整频繁。
格芯这公司本来是AMD制造部门拆分出来的,2009年成立,主要做芯片代工,靠成熟工艺挣钱,不像台积电那样追最先进节点。
2016年他们看上中国市场大,成本低,供应链全,就和成都地方政府合作建十二英寸晶圆厂,投资一百亿美元,目标产成熟节点芯片,供汽车和消费电子用。
2017年2月项目公布,合作伙伴扩展FD-SOI生态,在成都设设计中心。起初进展顺,2018年10月调整合资策略,转向中国市场高需求技术,跟格芯整体 portfolio 变动挂钩。
那年全球裁员,成都招聘停了。2019年厂里设备部分到位,但2020年5月受疫情和美国出口管制影响,格芯停了运营,正式关厂,解雇员工。工厂占地千亩,建好后闲置,资源白费。
外媒像南华早报和彭博社报道这事儿,说中国半导体自研快,打破国际分工,外资丢市场份额,撤是早晚的。格芯败走后,成都厂空了近三年,地方政府找接手方。
外媒评论中国自研坏规矩这事儿,其实反映了全球芯片供应链的紧张。中国从2015年左右推Made in China 2025,目标自给率高,尤其半导体。
以前靠引进西方技术,现在自研28纳米芯片,光刻胶、CPU、5G芯片、国产光刻机都有进展。2023年上半年,海外芯片进口减3200亿,转本土产能,每月产292亿颗。
外资像格芯觉得市场被抢,订单少,加上美国围堵华为中兴,美光指中企偷技术,美日荷协议限高科技出口,格芯站队美国,取消中国订单。
外媒说这坏了规矩,因为传统分工是美国设计、中国组装,现在中国向上爬,威胁霸主地位。格芯关厂就是例子,投资七百亿打水漂,员工失业,产业链受冲击。但中国自研越堵越快,摆脱依赖。
接盘这块儿,2023年7月上海华力微电子考察,12月华虹集团正式接管,投资金和技术人才,转产国产芯片。
华虹是中企,专注成熟节点,接手后推28纳米生产,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半导体产业2023年实现大规模自主产,2024年在5G和光刻机上进步。
格芯转美国扩张,2024年10月31日美国商务部罚五十万美元,因2020到2021年七十四批次发货给SJ半导体,受制裁的中芯子公司,价值一千七百十万美元。
公司付罚款,更新合规。考尔菲尔德处理这事儿后,2025年2月辞职,公司市值稳在一百八十五亿美元左右,专注高端代工。
华虹成都厂重启后,产量上,帮中国减进口依赖。整个事儿显示,中国自研让外资调整,但也暴露风险,外媒酸是正常,实际全球竞争加剧。
再说深点,中国半导体自给自足推得急,因为美国限出口,怕卡脖子。格芯关厂前,本来想靠中国市场,但地缘风险大,2020年疫情加管制,直接停。
外媒像EE Times报道,说格芯放弃成都晶圆厂,文件备案关闭,设备闲置。清华紫光传闻接手,但最后华虹拿了。BYD接另一个项目,但格芯这个是华虹。
2023年12月8日报道,华虹和BYD分接成都两个废弃厂。华虹注入资源,生产线转国产,帮中国高端转型。格芯罚款显示,美国管制严,违规就罚,格芯作为美企,必须遵。
考尔菲尔德任内,带公司上市,市值高,但2025年退,可能是行业变局。Tim Breen接后,推运营优化。
中国自研影响外资不止格芯,苹果等迁产能,但代工订单对中国链重要。外媒说自研坏规矩,意思是中国不守分工,抢份额。但中国角度,是求生存,投资大,2023年上半年芯片产能强。
格芯败走后,中企接盘,资源不废。整个链条看,自研让中国话语权多,低端转高端,未来制造强。外媒评论多带偏见,但事实是中国进展实打实。
总的来说,这事儿从格芯进中国建厂,到关门撤退,再到中企接手,中间中美摩擦是主线。考尔菲尔德领导下,格芯策略变,罚款事件暴露合规难。
华虹接盘后,成都厂活了,产国产芯片。中国自研继续,外媒继续说坏规矩,但全球格局变,中国份额升。
半导体这行业,技术为王,谁自强谁赢。格芯市值两千亿败走,七百亿厂中企盘,外媒酸自研坏规矩,但中国路走对了。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