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咸阳,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工笔长卷。渭水河畔的垂柳刚绽出新芽,这座千年古都便以蓬勃的生机跃入2025年的春天。当现代治理的智慧与千年文脉的底蕴在此交融,一幅政通人和、生态宜居的画卷正在关中大地上徐徐铺展。
绿染秦川,古韵新声——2025年三月咸阳纪事。
三月的咸阳,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工笔长卷。渭水河畔的垂柳刚绽出新芽,这座千年古都便以蓬勃的生机跃入2025年的春天。当现代治理的智慧与千年文脉的底蕴在此交融,一幅政通人和、生态宜居的画卷正在关中大地上徐徐铺展。
一、绿色交响曲奏响发展新章3月16日,咸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第三次周调度会上,市长冷劲松掷地有声:"蓝天保卫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座城市正以"绣花功夫"治理污染,工业企业减排、机动车限行、扬尘管控多管齐下。更令人振奋的是,3月17日召开的生态环保委员会会议上,市委书记夏晓中提出"数字治霾"新思路——利用物联网监测污染源,AI算法优化治理方案,让科技成为生态保护的"最强大脑"。当咸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突破20天时,市民朋友圈里刷屏的蓝天白云,正是对这座城市绿色转型最生动的注脚。二、政企携手奏响发展强音3月20日的企业话发展早餐会上,冷劲松市长与20余位银行家共话未来。这场别开生面的"早餐会"上,金融机构承诺投放绿色信贷50亿元,支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咸阳市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西北地区首个"智慧城市"试点。当5G基站覆盖率达到92%、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投入运营时,这座古城正以数字脉搏连接未来。
三、千年文脉绽放时代芳华如果说现代治理展现了咸阳的"硬实力",那么三月里的庙会盛况则彰显着这座城市"软实力"的厚度。从汤坊镇梁家村的社火表演到西城街道潘村的秦腔大戏,从马嵬镇东街的非遗集市到南市镇杨村的传统手工艺展示,42场庙会让千年古韵在春风中苏醒。更令人惊喜的是,90后非遗传承人王小雨将AR技术融入皮影戏表演,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当抖音直播间里涌进30万网友云赏庙会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擦出了绚丽的火花。
四、民生福祉书写温暖答卷在咸阳大地上,民生工程同样在春天里拔节生长。3月21日,夏晓中书记调研民生实事进展时,看到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正在智能健身器材上锻炼,他欣慰地说:"民生工程要像春日的细雨,润物无声。"更值得关注的是,咸阳市创新推出"民生微实事"项目,通过市民线上"点单",政府线下"接单",解决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街角公园建设等3000余件民生小事,让幸福在细微处生根发芽。站在渭河之滨回望,这座承载着周秦汉唐文明的城市,正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绽放异彩。当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当创新成为前进的动力,当文化成为城市的灵魂,咸阳正以昂扬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春天故事。这片土地上,古老与现代的交响曲永远在续写着新的篇章。
来源:西安王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