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位上堆满五颜六色的药瓶,见面问候从“吃了吗”变成“吃药了吗”,午休时间不再只是刷剧,而是交换中医馆名片、比对智能手环睡眠数据......已成为当下职场人的日常。
工位上堆满五颜六色的药瓶,见面问候从“吃了吗”变成“吃药了吗”,午休时间不再只是刷剧,而是交换中医馆名片、比对智能手环睡眠数据......已成为当下职场人的日常。
他们自嘲“脆皮打工人”,久坐导致腰椎突出,熬夜赶PPT后心跳过速,体检报告厚过小说......于是,“随地大小养生”成为新潮流:鱼油、护肝片、维生素是标配,黄芪枸杞茶取代了奶茶,聊血糖仪、比睡眠质量成了新型社交货币。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健康生活 #中式养生 #年轻人养生方式等相关话题浏览量破亿,年轻人们一边吃着护肝片一边熬夜,一边艾灸一边喝冰美式。他们用管理项目的方式管理健康,数字化监测每一个身体指标。
当消费者开启“健康数字化管理”模式,天平的另一端,很多医药品牌却“像停留在上个时代”:过度依赖线下渠道,内容生硬单一,与年轻人健康新生活方式严重脱节。
新健康风潮下,医药健康品牌如何改变营销思维和模式,跟上节奏,实现增长破局?
高压工作和悦己风潮重塑了健康消费的底层逻辑。健康不再局限于“疾病治疗”,而是扩展为一种涵盖身心平衡、预防管理和品质生活的全面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像管理项目一样管理自己的健康,监测睡眠质量、分析血糖趋势、搭配营养补给,甚至将健康消费嵌入每日生活流程——从清晨的护肝片到午间的枸杞黄芪茶,从下班后的筋膜枪放松到睡前的助眠精油。健康正成为一种高度数字化、日常化且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健康消费也随之呈现出显著的新特征:需求更加高频,搜索与决策在线上完成;场景愈发精细,从免疫提升、慢性病管理到母婴护理、情绪调节,覆盖全生命周期;消费者越发理性与专业,他们拒绝生硬推销,渴望获得与自身状况匹配的整合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变革也在倒逼医药健康产业走出舒适区。集采下的“以价换量”让药企利润空间承压,传统以医院为中心的销售模式面临挑战;监管力度空前加强,大量不合规产品被清出市场,“持证营销”和合规内容成为基本门槛。另一方面,线下渠道增长放缓,而线上医药零售正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这一切标志着行业拐点的到来:旧的增长模式逐渐失效,新的市场正在基于“预防、互动、信任与合规”的原则被重构。对于医药健康品牌而言,能否抓住消费升级与数智化转型的机遇,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理解并融入用户新的健康生活场景,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可信、有用、有温度的健康解决方案。这场变革已不是选择,而是这个时代留给品牌们的必答题。
当健康消费迈入新周期,医药行业传统的营销话语体系正在迅速失效。年轻人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搜索、辨别、分享和创造内容。他们不再信任生硬的广告,而更看重真实体验和科学攻略。对于医药健康品牌而言,破局的关键不再只是“投广告”,而是“做内容”;不再是“广撒网”,而是“精准连接”。
这意味着品牌必须转变营销思维,逐渐将预算与精力投向线上,深入理解健康消费的“体感时代”:消费者不再只为“治病”买单,更为“养状态”投资——改善睡眠、稳定情绪、保持精力、提升气色,这些看似细微的状态诉求,背后是对高质量生活的全新追求。
真正的机会也蕴含其中:通过优质内容成为用户身边的“健康伙伴”。这要求品牌深入挖掘健康人群的真实需求,走入她们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熬夜加班时如何快速恢复精力?换季阶段怎样避免过敏?久坐之后该如何放松肩颈?针对这些高频、细分的场景,用专业且易懂的科普内容、真实体验分享和解决方案式植入,实现“健康种草”。
数字化转型是这一切的基础。医药健康品牌需要借助数据工具分析用户搜索趋势、内容互动偏好,从而精准定位话题,创作出目标用户真正想看、愿意信任的内容。无论是场景化的短视频、干货满满的护肤笔记,还是专家答疑的直播,内容的核心是提供价值,而非单纯推销。
击中消费者需求的内容不仅能提升品牌心智,更能将品牌转化为一种“可分享的社交资产”。当用户主动为你发声、参与话题、分享体验,品牌便不再冰冷,而成为嵌入用户生活、被信任、被喜爱的健康向导。从“卖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这才是新消费时代下有温度的品牌连接。
新健康消费浪潮下,品牌不仅要“在场”,更要“懂行”。去消费者活跃的平台、输出“对味”又高价值的内容,才能完成有效连接。对医药健康品牌而言,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已成为线上营销的必争之地——它们不仅是健康人群聚集的流量池,更是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场景和信任共建的空间。
不同平台调性迥异,唯有精准布局才能高效触达目标人群。小红书以“真实分享+深度种草”见长,适合通过专业科普、成分解析和使用笔记,打动追求科学护肤、精细养生的女性用户。例如,某益生菌品牌通过签约营养师和素人体验笔记,将复杂菌群知识转化为“熬夜党肠道救星”的生活化语言,实现信任转化。抖音则强于短平快的视觉冲击和热点追随,适合用短视频教程、专家连麦和挑战赛话题快速引爆关注,如呼吸健康品牌可结合雾霾季推出“呼吸操教学”,融入日常场景。快手老铁氛围浓厚,下沉市场用户更看重实在功效和亲切表达,品牌可采用剧情植入或达人测评,用高性价比产品和接地气内容打动用户。
同时,医药健康品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营销必须在合规框架内创新。如今的消费者越发理性,对夸张宣传、资质存疑的内容极为敏感。品牌需要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时刻关注表达的精准度和合规性,避免出现“根治”“最有效”等违规用语,提升内容权威性。合作达人时,也要优先选择具备专业背景的医护、营养师或深度体验用户,确保种草的内容专业、真实、可信。
本质上,这是一场从“推销者”到“陪伴者”的角色转变。医药健康品牌只有以内容为桥梁,以合规为基石,才能成为用户信赖的健康伙伴。唯有如此,才能不仅在流量中曝光,更在人心中扎根。
当下消费者的健康生活已全面转向线上化、内容化与社交化,传统的营销模式难以真正触达新一代理性又感性的健康人群。医药健康品牌唯有主动走出舒适区,深入线上新阵地,以专业、真实、有温度的内容与用户建立信任连接,同时严守合规底线,才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这场健康消费升级浪潮中成功破局,实现可持续增长。
来源:新营销New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