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好!当九月的铃声再次响起,校园里又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迎来了新一段播种希望的旅程。作为“门检·芸苔”未检工作室成员,我们深知,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老师既是传道授业的“引路人”,更是他们身心健康的“守护者”。每一堂课的叮嘱、每一次课间的关怀、每一回犯错时
致老师:
以法为灯,护佑成长
尊敬的老师们:
您好!当九月的铃声再次响起,校园里又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迎来了新一段播种希望的旅程。作为“门检·芸苔”未检工作室成员,我们深知,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老师既是传道授业的“引路人”,更是他们身心健康的“守护者”。每一堂课的叮嘱、每一次课间的关怀、每一回犯错时的耐心引导,都在悄悄为孩子们筑起成长的“防护墙”,这份用心与付出,我们始终满怀敬意。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滋养,更离不开法治的护航。在校园这个小天地里,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困惑”:同学间的矛盾该如何理性化解?面对陌生人的邀约该怎么拒绝?网络上的信息哪些可信、哪些要警惕?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实则是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关键一课。而老师,正是孩子们身边最易亲近、最易信任的“法治启蒙者”。
我们希望能与您并肩,把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比如在班会课上,结合课本里的故事聊一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处理同学矛盾时,借着案例告诉孩子们“用理性代替冲动,用沟通解决问题”;在发现有人沉迷网络时,提醒他们“保护个人信息,远离不良内容”。这些看似平常的引导,会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里扎根,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辨是非、保护自己。
当然,守护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发现孩子可能遭受伤害,或是出现不良行为倾向,随时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带着专业的法律知识,与您一起为孩子提供帮助,既守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老师,您站在讲台前的每一刻,都在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星光。而我们,愿意做您身边的“法治伙伴”,用法律的温度与力量,和您一起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健康的成长晴空。感谢您的辛勤付出,也期待与您携手,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9月5日
致家长:
以法为镜,引领成长
亲爱的家长们:
您好!新学期的序幕已经拉开,看着孩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背影,您心里或许既有“孩子又长大一岁”的欣慰,也藏着“孩子在学校过得好不好”的牵挂。“门检·芸苔”未检工作室成员和您一样,始终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因为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而守护这份希望,需要爱与责任,更需要法治的“铠甲”。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您是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坚实的“后盾”。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广,可能会遇到一些您始料未及的“小挑战”: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会不会一时冲动做出错事?在网上认识了新朋友,会不会不小心泄露个人信息?看到身边有人做“出格”的事,能不能坚定地守住底线?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对“规则”与“边界”的探索,而您的引导,正是他们建立法治意识的关键。
我们想和您分享几个小建议,让法治意识悄悄融入家庭教育的日常:晚饭后和孩子聊聊天,借着法治栏目里的小故事,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绝对不能碰”;当孩子抱怨“同学欺负我”时,别急着“讨说法”,而是引导孩子“用告诉老师、联系家长的方式解决,不做‘以暴制暴’的事”;在孩子使用手机时,打开“青少年模式”并一起约定“上网时间”“保护密码和住址”等事项,让孩子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些看似简单的沟通,会让孩子明白:法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自己、尊重他人的“武器”。
同时,我们也想告诉您,您并非孤身前行,我们与您同在。如果您发现孩子可能面临危险——比如遭受校园欺凌、被陌生人骚扰,或是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倾向,一定要记得,您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会为您和孩子提供帮助,耐心引导孩子用法治武器保护自己,并在成长中学会承担责任。
家长们,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您用爱为孩子铺路,我们用法律为孩子们护航。让我们一起,用理解代替指责,用引导代替说教,让孩子在法治的阳光下,带着勇气与底气,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感谢您的信任与配合,也期待与您携手,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人”。
致同学:
与法同行,做自己的
“安全小卫士”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当教室的黑板写下新的课题,新学期就这样带着满满的活力,来到了你们身边。“门检·芸苔”未检工作室的大朋友每次走进校园,都能被你们眼里的光所打动——那是对知识的好奇,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属于青春最美好的样子。而今天,我们想和你们聊一个特别的话题:如何做自己的“安全小卫士”,让这段青春时光更安心、更快乐。
或许你们会觉得,“法律”是很遥远的东西,是大人们才需要关心的事。但其实,法律时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是遵守“校园规则”;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尊重“他人权利”;遇到困难向老师、家长求助,是懂得“保护自己”。这些你们每天都在做的事,其实都是“法治意识”的小体现,而这份意识,会成为你们成长路上最可靠的“铠甲”。
在新学期里,我们想给你们几个小小的“安全提醒”,希望能帮你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第一,遇到矛盾别冲动。和同学闹别扭是很常见的事,但千万不要用“吵架、打架”解决问题。试着冷静下来,和对方好好说,或者找老师、家长帮忙,“好好沟通”比“争个输赢”更重要,也能避免不小心做错事。
第二,网络世界要警惕。上网可以学知识、交朋友,但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住址、学校;收到奇怪的链接要马上关掉;如果有人在网上欺负你、骗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不要一个人扛着。
第三,守住底线不越界。或许有人会叫你做“好玩的事”,比如偷偷拿别人的东西、逃课去外面玩,甚至做一些让你觉得“不对劲”的事。这时候一定要坚定地说“不”——因为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犯错,而守住自己的底线,才是对自己负责。
同学们,你们要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很多人在关心你们、保护你们。如果你们感觉自己被欺负了,或者做了错事很害怕,别担心,也别逃避,一定要告诉老师、家长,或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认真听你们说话,用法律的力量帮你们解决问题,既保护你们不被伤害,也会引导你们改正错误,重新出发。
青春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而法律就是你们手中的“指南针”和“保护伞”。希望你们在新学期里,不仅能学到新知识,更能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做一个阳光、勇敢、懂规矩的“安全小卫士”。我们也会常来校园看你们,和你们一起聊法治、学知识,陪你们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门源县人民检察院“芸苔未检工作室”
2025年9月5日
图文来源:第一检察部 杨玲
编辑:马忠孝
审核:王青民
来源:门源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