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菩提祖师的身份,才知道孙悟空的同门师兄弟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05:15 1

摘要:在网络世界中,关于《西游记》的奇思妙问可谓层出不穷。从白骨精头疼该看神经科还是骨科这般脑洞大开的设想,到女儿国国王生理期的神秘猜测;从孙悟空能让石头“怀孕”背后那虚无缥缈的“父亲”与“女友”之谜,再到嫦娥对天蓬元帅不屑一顾的缘由,以及猪八戒和高翠兰三年婚姻却无

深度剖析:探寻菩提祖师门下众徒的神秘踪迹

在网络世界中,关于《西游记》的奇思妙问可谓层出不穷。从白骨精头疼该看神经科还是骨科这般脑洞大开的设想,到女儿国国王生理期的神秘猜测;从孙悟空能让石头“怀孕”背后那虚无缥缈的“父亲”与“女友”之谜,再到嫦娥对天蓬元帅不屑一顾的缘由,以及猪八戒和高翠兰三年婚姻却无子的蹊跷……种种新奇问题令人应接不暇。而在这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疑问之后,又有网友抛出了一个极具深度的问题:之前有一期讲述了菩提祖师的来历,称其为连玉帝都忌惮三分的超级大神。但令人疑惑的是,他仅仅花费十年时间(其中真正传艺仅三年)就培养出了将三界搅得风云变色的孙悟空。按常理推断,那些修行时间远超孙悟空的其他徒弟,理应更为厉害,可为何后来却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呢?

哈哈,不得不说,提出这个问题的网友眼光独到。没错,孙悟空那些同门师兄弟的去向,着实是《西游记》中的一大谜团。这便是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的第375期内容:深入剖析,搞清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从而探寻孙悟空同门师兄弟们最终的神秘归宿。

一、孙悟空的不凡启程

孙悟空原本是一只在花果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猴子,每日在山林间嬉戏玩耍,生活好不惬意。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当他凭借自身的勇气与智慧成为美猴王之后,肩头便扛起了振兴猴族的沉重责任。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孙悟空深知,若想带领花果山的猴子们,乃至周边的其他动物走向繁荣富强,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实力。于是,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追求更高本领的决心,孙悟空毅然踏上了出海拜师学艺的艰辛旅程。

他从东胜神洲那风景秀丽、充满生机的花果山出发,首先跨越波涛汹涌的东洋大海,来到了南瞻部洲。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孙悟空一待就是八九年。这期间,他努力融入人类社会,虚心学习人类的礼仪规范,用心模仿人类的语言表达,努力让自己从一只懵懂的猴子逐渐向拥有智慧与文明的生灵转变。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越过浩瀚无垠的西洋大海,辗转来到了西牛贺洲。在历经一年多的漫长跋涉后,终于抵达了神秘的灵台方寸山。

在灵台方寸山,孙悟空首先遇到了一位看似平凡却又透着神秘气息的樵夫。初见樵夫时,孙悟空满心以为自己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神仙,内心激动不已。然而,樵夫却微笑着告诉他,真正的神仙住在斜月三星洞,并说道:“此山名为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住着一位神仙,人称须菩提祖师。从祖师那里出师的徒弟,多得数不胜数,如今还有三四十人在跟随他修行呢。”从樵夫的口中,我们清晰地得知,菩提祖师门下早已桃李满天下,那些出师的徒弟数量众多,而此时仍有不少人在祖师身边潜心修炼。

等到孙悟空好不容易找到斜月三星洞,并在守门小仙童的引领下踏入洞中时,他仔细观察后发现,算上自己和小仙童,菩提祖师门下当时共有三十二个徒弟。书中对这些孙悟空的师兄们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小仙。这一称呼足以证明,他们已然修炼有成,至少已经达到了半仙之体,距离真正的神仙境界仅有一步之遥。那么,这些小仙,以及那些早已出师的前辈师兄们,他们究竟来自何方,有着怎样的神秘来历?在离开师门之后,又都去了哪里呢?这一系列问题如同层层迷雾,笼罩在我们心头,亟待解开。

二、漫长的学习岁月

孙悟空虽然有幸拜入菩提祖师门下,但在最初的七年时间里,主要是由师兄们负责教导他。“次日清晨,孙悟空便与众师兄一同学习言语礼貌,探讨经论道义,练习书法,焚香祈福,日复一日,皆是如此。”也就是说,在第一天孙悟空见到师父并被赐予姓名之后,再次见到师父,已经是六、七年之后的事情了。同样的,对于其他师兄弟们而言,想要见到师父,甚至聆听师父讲课,都并非易事。“在洞中不知不觉间,便过去了六七年时光。一日,祖师登上高台,端然而坐,召集诸位仙人,开启了一场盛大的讲道。”由于师父平日里极少讲课,所以这次开课,所有师兄弟们都格外珍惜,纷纷齐聚一堂,全神贯注地聆听师父的教诲。

也正是因为其他师兄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讲,使得第一次面对如此大场面听课的孙悟空,一时之间得意忘形,难以自控。于是,菩提祖师抬眼望去,只见其他徒弟们都在认真听讲,唯有中间有一只猴子在那手舞足蹈,十分引人注目。这场景就如同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有一个学生在那肆意舞动,老师自然会注意到并询问缘由。“弟子诚心听讲,当听到老师父那妙不可言的讲解之处时,内心喜悦之情难以自抑,故而不自觉地做出了这般欢呼雀跃的举动。”听到孙悟空给出这样的回答,菩提祖师心中也颇为高兴。他再次定睛细看,才发现这个活泼好动的小猴子正是自己新收的徒弟。在询问了孙悟空的学习情况后,得知他已经在山中打了六七年杂,基本功已经打得相当扎实,是时候传授他一些真正的本领了。于是,菩提祖师便将自己门下的常规课程,诸如“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一一详细地讲解了一遍,让孙悟空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

三、独特的师徒互动

然而,无论菩提祖师如何耐心讲解,孙悟空始终只问一个关键问题:“像这样学习,能够获得长生不老之术吗?”最终,菩提祖师无奈之下,气得拿起戒尺,走下讲台,径直来到孙悟空面前,狠狠地敲了他三下脑袋,随后拂袖而去。前文也曾提到,菩提祖师平日里轻易不露面,这次好不容易出来给大家讲课,却被孙悟空三言两语气得离开。如此一来,其他正在专心听课的师兄们心中自然充满了怨恨,纷纷开始埋怨孙悟空:“你这顽皮的猴子,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师父好心传授你道法,你为何不认真学习,反而还与师父顶嘴?此番冲撞了师父,真不知道他要过多久才会再次出来讲课啊!”

只是这些师兄们万万没有想到,师父这看似生气的举动,实则是在给孙悟空开小灶。三更时分,在菩提祖师的寝榻之下,祖师悄悄地将长生之妙道传授给了孙悟空。三年之后,菩提祖师再次出关授课,此时的他对孙悟空格外关注。在随后的日子里,祖师又陆续传授了孙悟空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这两项神奇的本领。至此,孙悟空凭借着这一身超凡的本领,成为了日后在三界中声名远扬的重要根基。

拥有了这身本领之后,孙悟空如同猛虎添翼,很快便收服了花果山境内的所有妖王。不仅如此,他还下到东海龙宫,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夺得一身威风凛凛的装备。之后,孙悟空又手持金箍棒,闯入地府,不仅打死了两个前来勾魂的勾死人,更是大笔一挥,勾掉了所有猴族在生死簿上的名字。正当众人都以为孙悟空此番闯下了大祸,必将面临灭顶之灾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孙悟空反而受到天庭的诏令,上天当了官。他先是担任弼马温一职,后来又被封为齐天大圣。再往后,孙悟空更是因为偷吃蟠桃、偷吃仙丹、偷喝御酒,以及大闹天宫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举动,名震三界,成为了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第一妖。

四、师兄弟们的神秘去向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跟随菩提祖师修行时间最短的孙悟空都已经如此声名远扬,威震天下,而他的其他师兄弟们,却为何一个个都销声匿迹,没有一个在三界中崭露头角,拥有响亮的名气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他的这群师兄弟们,究竟有没有成功修炼成为神仙,并被天庭授予仙箓呢?

要想获得天庭的赏识与认可,并被授予仙箓,首要条件便是自身本领强大。无论是通过他人推荐,还是自己主动毛遂自荐,若没有过硬的本事,天庭是绝对不会接纳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便是要修炼成长生不老术,即便这所谓的长生不老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只是一种伪法术。孙悟空的其他师兄弟们,大多都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就认真学什么。就像孙悟空一开始所说的:“但凭尊师教诲,只要所学的东西带有一丝道气,弟子便愿意学习。”只可惜,当菩提祖师将那些常规课程一一罗列出来后,孙悟空却一个都看不上,没有从中做出选择。而这些课程,基本上涵盖了一个普通人通过修炼所能达到的顶级水平,一旦学成,便能够成就神仙之体。

比如说,“术”字门主要是学习算卦之术,能够请仙扶鸾,问卜揲蓍,从而知晓趋吉避凶的道理,这就类似于我们所熟知的袁守诚;“流”字门,则涉及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等诸多流派,这与政治层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类似魏征这类人物;“静”字门,主要与佛家相关,讲究参禅打坐,戒语持斋,就如同如来佛祖所遵循的修行方式;“动”字门,则侧重于道家的修炼方法,如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类似于蜈蚣精所钻研的领域……然而,这些门派的法术即便学成,却很难实现真正的长生不老。菩提祖师曾评价“流”字门是壁里安柱,根基不稳;说“静”字门是窑头土坯,容易破碎;说“动”字门是水中捞月,难以捉摸。

五、长生不老的真相探寻

前文也提及,长生不老实际上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伪命题,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即便是以寿命悠长而著称的寿星,在三界之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当他听闻孙悟空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也曾感慨万千:“我们所修炼的道,与他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啊!他获得如此神奇的本领如此容易,便能够与天齐寿。而我们却还需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要耗费多少的时间与精力。”这意味着,即便修炼成了神仙,也并非一劳永逸,还需要时不时地闭关修炼,通过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等方式,来延续自己的寿命。当然,也有一些快速续命的方法,比如食用蟠桃、人参果等,也能够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长生不老并不等同于长生不死,即便成为了神仙,若是遇到更为强大的大神,依旧有可能被一巴掌拍死。

即便如此,每五百年神仙们还是会遭遇天灾降临,这也正是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七十二变的重要原因。七十二变的作用就是帮助孙悟空躲过第一个天灾,至于后面两个天灾如何躲避,那就只能看孙悟空是否能够被天庭授予仙箓,从而吃到蟠桃来延续寿命了。这也进一步说明,寿星所修炼的正是菩提祖师口中的“动”字门法术。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孙悟空的师兄们也有机会习得长生不老术,只不过修炼过程极为麻烦,而且很难躲避天灾的降临。

也正因为如此,孙悟空成为了他们这一届,甚至往前数好几届中,唯一一个习得七十二变的学员,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师兄弟们的眼红与羡慕。“悟空,你是前世修了多大的福分啊?前日老师父在你耳边低声传授给你的躲避三灾的变化之法,你都学会了吗?”

六、孙悟空被逐出师门的背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孙悟空堪称菩提祖师的衣钵传人。原本菩提祖师还打算将此事瞒着其他徒弟,然而,由于孙悟空的一次卖弄,使得这件事再也无法隐瞒下去。表面上看,孙悟空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似乎是师父对他彻底失望,不再愿意收留他的表现。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菩提祖师对孙悟空深深的保护之意。因为菩提祖师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得到真传的孙悟空若是继续留在师门,恐怕将会面临生命危险:“你学到的这个厉害功夫,怎能在众人面前随意卖弄呢?假如你看到别人有厉害的本事,难道不会去求人家传授?同样的,别人看到你有如此本事,必然也会来求你。你若是因为害怕惹祸而传授给他们,一旦传了,便可能违背了某些规矩;若是不传,他们必然会加害于你,如此一来,你的性命可就难以保全了。”

至于菩提祖师为何坚决不让孙悟空透露自己的师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便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就如同“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不说出来的时候,你能够凭借自身的实力自由行事,一旦说出来,你就可能会因为这句话而受到诸多限制,甚至成为这句话的“奴隶”。

由于孙悟空的其他师兄弟们,要么没有修炼成长生不老术,要么没有掌握躲避三灾的方法,导致他们的寿命普遍无法与孙悟空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然而然地逐渐销声匿迹,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一点在原著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在央视版《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六七百年后,孙悟空推倒了人参果树,四处求助无果,无奈之下想到了菩提祖师。然而,当他再次踏入灵台方寸山,来到斜月三星洞时,却发现那里早已荒废破败,一片狼藉。此时的孙悟空,就像一个在外漂泊多年,满心期待回家寻求庇护的孩子,却发现家中早已物是人非。孤独和无助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他甚至连站立都有些不稳,望着远方,泪流满面地呼喊着:“师父,师父,师父……”

七、菩提祖师与孙悟空的深厚情谊

孙悟空就如同一个一心想要在外闯荡出一番大事业,发誓不混出个人样就绝不回家的浪子。然而,命运常常喜欢捉弄人,最终他还是不得不回到曾经出发的地方,寻求帮助。可惜的是,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曾经温暖的家如今已不再有等待他的人。此时的这个浪子,除了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父母之外,似乎再也无能为力。

当然,菩提祖师毕竟是一代祖师,拥有超凡的能力与智慧,他是不可能真正死去,也不会真的从此不再见孙悟空。所以,在孙悟空不断懊恼地喃喃自语“果真不再见我……果真不再见我”时,菩提祖师还是忍不住回应了一句:“悟空,你知罪吗?”仅仅这一句话,却蕴含着千言万语,胜过了世间所有的安慰。孙悟空听到师父的声音后,立刻跪倒在地,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磕头说道:“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举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菩提祖师依然健在,但孙悟空的大部分师兄弟却很难活到这个时候。然而,这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性。倘若菩提祖师也将长生不老术以及躲避三灾的法术传授给了其他徒弟呢?也就是说,孙悟空其实还有很多师兄弟存活于世,但他们却再也没有在世人面前出现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全都淡泊名利,如同他们的师父菩提祖师一样,寻找到了一处清净之地,默默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仙福。可是,就如同当初天庭征召孙悟空上天当官,以及后来派兵围剿他一样,玉帝又怎会容忍天下突然冒出如此众多的闲散神仙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或许正是菩提祖师特意传授孙悟空捣乱本领的原因所在。毕竟,有了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先例在前,玉帝在考虑是否要去找孙悟空其他师兄弟的麻烦时,也不得不仔细掂量掂量,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八、师兄弟们的可能踪迹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孙悟空的同门师兄弟在下山之时,都与菩提祖师签订了保密协定,绝对不能透露自己是出自哪所师门。由于大家都严格遵守这个约定,从不提及自己的师门,所以我们也就只能默认,大家似乎都没有特别的师门背景。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天庭的各个部门或许都隐藏着孙悟空的师兄弟。也正是因为有他们在暗中相助,孙悟空才能够在天庭混得如鱼得水,又是被封为弼马温,又是被封为齐天大圣。

毕竟,换做其他人,以孙悟空所犯下的那些过错,恐怕早就被诛灭十八代了。也不至于十万天兵天将都无法将他拿下,甚至还有人纷纷替他求情,最后逼得玉帝不得不派出自己的亲外甥二郎神出马。甚至在孙悟空被勾了琵琶骨,押送到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时,还有人暗中帮忙拿掉勾刀,并且在八卦炉中特意留出一处没有火的地方。在取经路上,天庭的众神们一个个都表现得精神抖擞,神勇无敌,然而在面对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却全都像是在消极办公:“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那么,在这满天神佛的西游世界中,究竟谁最有可能是孙悟空的师兄弟呢?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如来佛祖。有人猜测,如来佛祖极有可能是斜月三星洞第六期的学员,是菩提祖师的嫡传弟子。这并非毫无根据的猜测,菩提祖师在收孙悟空为徒时,就曾提到自己打算招收十二期学员,而孙悟空在辈分上排在第十期:“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九、

菩提祖师所提及的这十二个字,依次为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

如此一来,要是认定如来佛祖是孙悟空的师兄,那么诸多围绕他们二人所产生的谜题,便都能够迎刃而解。举例来说,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脱出来之后,玉帝在天庭显然还有诸多厉害的神仙可供差遣,可为何偏偏要传令,专门请如来佛祖前来降伏这妖猴呢?

照理来讲,如来佛祖奉玉帝旨意前来降妖,以他那超凡的本领,只需一见到孙悟空,抬手一巴掌拍过去,就足以让孙悟空承受不住。然而,前来传达旨意的游奕灵官与翊圣真君,明明已经向如来佛祖详细告知了孙悟空的来历,可他却依旧要再问一遍。

结果孙悟空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以水帘洞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拜会朋友、寻访师父领悟高深的玄门之法。修炼成诸多长生的法门,学会的变化神通广大、无边无际。”

如来佛祖一听,瞬间就明白了,眼前的孙悟空正是自己的小师弟,于是便有了这般回应:

“你最好趁早皈依正道,切莫再胡言乱语!否则只怕会遭人毒手,性命瞬间就会不保,到时候可就白白浪费了你原本的身份!”

当然,如来佛祖在说这番话之前,还特意讲述了玉帝所历经的劫数。这其实就是在向孙悟空表明,即便是他的师父菩提祖师在此,也不敢轻易挑战玉帝的权威。你这只调皮的猴子可别再乱说话了,更不能把菩提祖师的身份泄露出去,不然的话,你可就性命不保了,白白可惜了你身为菩提祖师徒弟的这一身份。

由此能够推断出,如来佛祖也是知晓孙悟空出师之时,菩提祖师所给予的告诫:

“无论你怎样惹是生非、行凶作恶,都绝对不许对外宣称是我的徒弟。只要你吐出半个字,我立刻就能知晓,到时候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你的神魂贬到九幽之地,让你历经万劫都无法翻身!”

十、

也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层关系,如来佛祖才会违背玉帝的旨意,直接拿玉帝当作筹码与孙悟空打了一场赌赛:

“你要是有本事,一个筋斗能跳出我这右手掌心,就算你赢。到时候就无需再动刀兵、苦苦争斗,我直接请玉帝前往西方居住,把天宫让给你。”

这意味着,孙悟空所掌握的那些本领,诸如七十二变、筋斗云之类的,如来佛祖都了如指掌,他心里清楚孙悟空根本跳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当然,如来佛祖之所以甘愿冒着违抗旨意的风险,与孙悟空进行这场赌赛,实则是为了挽救孙悟空的性命。在还没想出如何帮孙悟空脱罪的办法之前,先将他压在五行山下,并且不仅不许旁人靠近,还特意叮嘱土地和山神,给孙悟空铜汁饮用、铁丸子食用。

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孙悟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个取经人选。从辈分上来说,金蝉子都得尊称他一声师叔。所以,镇元大仙与金蝉子是朋友,还接受过金蝉子递来的茶水,那么他与孙悟空结拜,也就合情合理了。

起初,唐僧并不服气,接二连三地想要赶走孙悟空,这可把观音菩萨给气坏了,于是直接对唐僧直言:

“你如今必须收留悟空,这一路上魔障重重尚未消除,必须得有他来保护你,你才能抵达灵山,见到佛祖取得真经,别再嗔怪他了。”

这就等于是明白无误地告诉唐僧,别以为取经团队缺了你就不行,实际上真正不可或缺的人是孙悟空。你要是再敢赶走孙悟空,可别怪我不客气。

看到孙悟空受了委屈,如来佛祖也满心心疼。在真假美猴王事件的时候,如来佛祖就悄悄在孙悟空耳边说道:

“我让观音送你回去,不怕他不收留你。你好好保护他前往西天,到时候功成名就归于极乐世界,你也能登上莲台。”

所以,很多人声称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这种说法大错特错。说不定他们俩是师徒关系呢。

菩提祖师就是菩提祖师,乃是三界之内的顶级大神,就连玉帝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存在。他所教导出来的徒弟,自然个个都是高手。即便这些徒弟没有在天庭担任官职,那也必定是称霸一方的大神。

至于他们后来为何都销声匿迹了,大概存在三种可能性:

其一,可能已经离世;其二,或许隐藏了起来;其三,实际上他们并未真正消失,一直在台前活动,只不过我们并不清楚他们的真实身份罢了,就像如来佛祖这种情况。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