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至29日,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作为网络视听行业“风向标”,大会共举办主论坛、企业座谈会、新技术与精品内容体验展等4场重点活动,并聚焦AIGC、“微短剧+”、青年成长、国际传播、产业赋能5个行业热点领域,开展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3月27日至29日,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作为网络视听行业“风向标”,大会共举办主论坛、企业座谈会、新技术与精品内容体验展等4场重点活动,并聚焦AIGC、“微短剧+”、青年成长、国际传播、产业赋能5个行业热点领域,开展系列主题论坛和配套活动,吸引上万名嘉宾、近4500家机构报名参会。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已成为全国网络视听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作为东道主,本届大会四川收获了什么?
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摄影 田为
加强“人机协作” 视听成果亮点纷呈
“演讲过程中,将实时对嘉宾演讲内容进行转译,显示在智能眼镜中,近视眼镜无需摘掉。”3月27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开幕式上,英国雄狮电视首席创意官、联合创始人理查德·布拉德利登台发表主题演讲前,主持人特意提醒听众戴上现场提供的智能眼镜。
这款“黑科技”智能眼镜,来自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除提供翻译服务外,智能眼镜还能为演讲者提词,并支持会议纪要生成。
“XR超高清虚拟现实数字空间”“花局AI办公室”“直播机器狗”……在本届大会新技术与精品内容体验展上,有很多来自四川的类似技术创新。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科技展区展现行业新图景。摄影 华小峰
以技术创新为基底,四川网络视听精品创制令人应接不暇。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所言,“内容不再局限于人脑的灵感迸发,而变为人机协作的智慧共振。”
本届大会上,由成渝两地创作机构联合出品的AI古装历史精品微短剧《薛涛之风前一叶荷》先导片与嘉宾们见面。16集×5分钟的完整内容,预计将于7月初推出。片中,AI复现了唐代服饰纹理、建筑光影及浣花溪制笺场景,打造出泼墨动态特效与全息诗词投影的中式美学。
在微短剧领域,“四川造”备受嘉宾关注:《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文物拟人化彰显家国情怀,《家里家外》以川人川语演绎市井烟火气,《跟着唐诗去旅行》传承传统文化经典之美……
“不能让算法削减人性温度,更不能让流量吞噬文化基因,必须坚持以工匠精神打造小而美的‘文化芯片’,从而形成正能量传播。”谈及四川网络视听精品内容取向,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赋能千行百业 “美美与共”协作共赢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汇聚了众多前沿技术和精品创作,更孵化和培育出众多“子品牌”。
金沙短片竞赛周就是一例。作为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重要品牌活动,其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亚洲短片领域的重要孵化平台。今年第十一届竞赛周活动,共收到3247部参评作品,数量创下历届新高。
“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变革、加强全媒传播体系建设的当下,网络视听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表示,网络视听不仅正实现自身精品化发展,“各美其美”;也与各重要行业互彰共赢,“美美与共”。
纵观本届大会各项议程,“美美与共”的案例比比皆是:“网络视听赋能国货品牌计划”系列活动、视听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法治视听赋能中国法治建设论坛……网络视听赋能千行百业,逐渐成势起效。
四川也不例外。在第五届成都So秀视听产业交流活动上,嘉宾们就分享了前沿视听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共荣共生的生动实践:龙渊网络与成都博物馆合作“传统皮影艺术数字展览”,影目科技以AR眼镜复刻历史场景沉浸之美,明途科技“喵喵芭迪”数字人在道明竹艺村与游客互动,夜游锦江通过MR技术为游客带来科技与自然交融的体验……
AI陪伴机器人。摄影 华小峰
在展望四川网络视听行业未来发展时,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商务系副主任虞海侠除强调技术创新和精品内容外,还特别提出“数实融合”,“构建‘视听+’融合发展模式,即‘视听+’文旅、‘视听+’消费、‘视听+’教育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进一步打开视听产业发展空间。”
涵养产业生态 深入挖掘“长期红利”
近年来,不少热播热映影视作品,顺势带火地方文旅经济。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本届大会上成立的“光影天府·拍在四川”影旅联盟,将通过影视作品串联全省文旅资源,提供落地制片协拍等全链条服务,形成“全川取景、成都制作、全球传播”的产业生态圈。
每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持续时间往往只有数日。作为东道主,四川与会者们努力从“有限会期”挖掘“长期红利”。一连串投资推介活动和签约仪式,勾勒出四川网络视听行业行稳致远之姿。
3月26日下午,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21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34.94亿元;
3月27日,四川网络视听产业投资推介会举行,攀枝花等4地作产业推介,3个创新项目展开路演,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3月28日,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招商推介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超20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3月28日,2025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举行,现场签约项目涵盖产业园区建设、沉浸式街区开发、国际资源引进等领域,将构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音乐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现场。摄影 丛雨萌
优质项目为何蜂拥而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范志杰说:“以四川为代表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出台惠企政策,健全服务平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网络视听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影响最广的领域之一,是潜力巨大的“富矿蓝海”。范志杰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四川,以构建现代网络视听产业集群,建设超高清产业先导区,做优做强视听产业主体为支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视听产业高地。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