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纬国向陈惠夫诉苦,陈慧夫怒斥蒋经国:我拍你马屁对不起你爸爸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16:46 4

摘要:1916年,辛亥革命党人、同盟国元老陈其美遇刺身亡,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14岁的陈先夫14岁和12岁的陈惠夫。陈果夫、陈立夫就是他们的堂哥。

1916年,辛亥革命党人、同盟国元老陈其美遇刺身亡,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14岁的陈先夫14岁和12岁的陈惠夫。陈果夫、陈立夫就是他们的堂哥。

由于蒋介石与陈其美有着不一般的交情,所以他也格外关照陈家人,就将陈家子弟纳入权力核心培养。而这种特殊关系使得陈惠夫在国民党内始终以“蒋家自己人”自居。

然而,随着蒋经国全面掌控党务系统,CC系的衰落不可避免。

1950年国民党改造运动中,陈果夫仅获中央评议委员虚衔,陈立夫被迫流亡美国,陈惠夫虽保留“交通银行”等职,却逐渐被边缘化。由此,这种政治失意让他对蒋经国的集权统治积怨已久。

据悉,国民党退居台湾后,陈其美的遗孀姚文英就一直和次子陈惠夫在台生活。而每年的大年初一,蒋介石都会来陈家给姚文英拜年。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颇为有趣。

有一年,姚文英在和蒋介石聊天时,流露出陈惠夫妻子对其照顾不周的意思。结果老蒋火了,直接一通电话打给陈惠夫,要他立即前来面见自己。

于是,不明就里的陈惠夫急忙赶往蒋介石的办公室,他没想到刚一进屋,,蒋介石便挥起拐杖,朝他的脖子上狠狠打去。

可以说陈惠夫直接懵了,只得原地立正不敢说话。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你不孝,滚出去!”

时日不久,蒋介石派人把姚文英从陈家接了出来,陈惠夫这才得知,原来蒋介石怪他不好好养母亲,他来养他的大嫂。

后来,蒋介石让蒋经国负责此事,蒋经国就在台北青田街为姚文英准备了一个院子,而且还专门雇了一位护士照顾她的起居。

谁知有天晚上,姚文英有事要找护士,但那位护士睡得太沉没有听到,于是姚文英自己走出了房间。

哪知由于腿脚不灵便,不小心在院子里就摔倒了。当次日清晨被护士发现时,姚文英早已昏迷不醒。

于是护士急忙联系救护车,并且向院长说明了情况。而院长并没有通知陈惠夫,却把电话打到了蒋经国那里,按说蒋经国再通知陈惠夫也行,但他当时并没有那样做,直到那天傍晚快下班的时候,他才给陈惠夫打了电话。

其实,这是蒋经国故意这么做的,至于为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还有一次,当时蒋介石迁居阳明山时,蒋经国曾到陈家请陈惠夫去担任阳明山管理局长。

哪知陈惠夫大怒说道:“我不会拍你马屁,拍你马屁对不起你爸爸!你也不用拍我马屁,拍我马屁对不起我爸爸!”

最终他将蒋经国赶走了。

不过,陈惠夫虽与蒋经国合不来,但他陈却与蒋纬国极为要好。

有时候蒋纬国心里不痛快,就对陈惠夫吐槽,有一次他也大倒苦水,“ 我那老哥快把我整死了”。并且透露说蒋经国通过政战系统安插亲信,甚至连装甲兵的油料采购都要过问 。

1964年1月21日,台湾新竹湖口基地的装甲兵第一师营房内,副司令赵志华突然召集全体官兵训话。

他是由蒋纬国一手提拔的亲信,当时他激昂陈词,痛斥“国民党高级将领腐败无能”,并煽动士兵“清君侧”保护蒋介石。

但是这场兵变还是没能达成目的,并且很快被迅速平息。

彼时,蒋纬国已担任装甲兵司令长达十五年,将这支部队视为御林军。

而蒋经国却以“整肃军风”为名撤销了蒋纬国装甲兵司令职务,闻讯消息的陈惠夫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拍案而起:“纬国在德国为党国流血时,有些人还在西伯利亚种土豆!”

可以说这句话虽未点名,却直指蒋经国在苏联期间的经历,更是刺痛了蒋氏兄弟最敏感的神经。

其实更深层的矛盾源自蒋介石的微妙态度。

尽管老蒋在日记中多次流露对蒋纬国“轻佻”的不满,但蒋介石始终将装甲兵视为“御林军”,甚至在1963年拒绝蒋纬国推荐的副司令赵志华接任司令,转而提拔资历更浅的郭东旸。

显而易见,这种刻意平衡的背后,是蒋介石对长子蒋经国“党国继承人”地位的终极确认。

1969年,蒋经国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全面掌控台湾军政大权;而蒋纬国则被调任“三军大学校长”,远离权力核心 。

1970年代后,陈惠夫转向金融领域,1978年出任“中华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台湾多家纺织企业董事,在商业领域延续影响力 。

1983年,陈惠夫在临终前特意叮嘱儿子陈泽祯:你知道我们陈家的家风是什么吗?,是又穷又硬!”

此话无不折射出陈惠夫对政治虚伪性的反思。

据悉,在国民党官僚中,陈果夫算是比较清廉的。除了薪水外,他没有什么额外收入。而陈立夫和妻儿到美国却开起了养鸡场。

其实纵观陈惠夫的一生,既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鲜活样本,也是个人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的写照。

尤其他与蒋家的纠葛交织着忠诚与背叛,但最终在时代变迁中黯然退场,令人不胜唏嘘。

来源:寻史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