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脑机接口作为打造未来产业赛道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和典型代表。为此,滨海高新区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抓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机遇,系统谋划、前瞻布局、整体推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脑机接口新
津滨海讯(记者 牛婧文 报道 胡义和 摄影)近年来,脑机接口作为打造未来产业赛道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和典型代表。为此,滨海高新区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抓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机遇,系统谋划、前瞻布局、整体推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脑机接口新赛道上取得新成果与新发展。
从落地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到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再到谋划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滨海高新区近几年大力发展脑机接口产业的路径清晰且坚定:播种在前,育苗随后,扩产增收稳步进行。
为了支持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滨海高新区聚焦关键领域精准落子,围绕高标准建设承接载体、高水平推动机制创新、高质量提供金融赋能、高规格打造产业生态等多个维度全力提升服务能效。
其中,在高标准建设承接载体方面,滨海高新区围绕脑机海河实验室的科研要求、设备需要、办公诉求、产业化发展需求等关键发展核心,先后投入近10亿元支持实验室打造“1+1+N”的脑机接口产业载体布局。即,“1个核心”,提供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的两栋可“拎包入住”的科研楼,主要用于实验室科研办公、小试中试、检验检测、企业孵化等,将其作为脑机接口领域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1个基地”,打造未来产业智造基地,给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注册、办公场地、人才引进、培育孵化等多方面的支持,支持优质企业和项目在高新区集聚发展;“N个分中心”,支持实验室与其他区域、其他单位开展共同研发、技术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等,做强做大做优天津市脑机接口产业。
在高水平推动机制创新方面,近年来,实验室获批自主立项权,对科研项目可自主立项、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立项项目视同省部级项目;获批工程技术系列医疗器械专业的职称自主评审资格,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职称可自主评审;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育高端人才。滨海高新区积极联合市级部门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保障实效,有效发挥脑机海河实验室优势,助力实验室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集聚一批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在高质量提供金融赋能方面,滨海高新区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投资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海河产业基金和合盈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天津市脑机产业基金”。这支产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关资金已到位,也已启动投资行为,将持续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此外,滨海高新区还积极抢抓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会同实验室建设新一代脑机接口共性技术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支撑平台,成功申报国家“两重”项目,总投资3.7亿元,作为2024年滨海高新区唯一获批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9280余万元。
在高规格打造产业生态方面,滨海高新区主办全国首届脑—机接口大会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第一次全会,并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同期活动“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主题活动”,搭建脑机接口领域“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高端前沿交流平台,持续完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同时,支持实验室牵头成立京津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产业联盟,发起京津冀产业孵化共同体“脑机接口产业工作组”,整合京津冀三地资源,持续打造脑机接口产业创业生态。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实验室孵化中脑、瑙玑、大天高央、东瑙、超瑙5家科技型企业落地滨海高新区。聚焦脑机产业链条上下游和各种应用场景,制定脑机产业图谱,按图索骥开展招商引资,主动招引脑机领域头部企业,形成“培育一批、落地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式格局。
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滨海高新区将加快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计划全年落地10家以上企业,3个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规模实现翻倍增长。长期来看,滨海高新区将以华苑科技园为依托,积极推动脑机海河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全面完善脑机产业生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
来源: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