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闫村猕猴桃,高山零污染,绝对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舌尖体验……”近日,在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南闫村的猕猴桃园里,村党支部书记聂怀贵面对镜头热情推介,个大饱满的猕猴桃通过线上渠道,走进千家万户。
“南闫村猕猴桃,高山零污染,绝对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舌尖体验……”近日,在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南闫村的猕猴桃园里,村党支部书记聂怀贵面对镜头热情推介,个大饱满的猕猴桃通过线上渠道,走进千家万户。
2025年以来,域城镇通过“连片统筹、示范带动、资源盘活、联动共建”四种模式为基础,“技术赋能、品牌赋能、服务赋能”三种方式为抓手,创新推出“域城好物推荐官”计划,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一村一业”产品销售难题,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问题:好产品“锁”在深闺,销售渠道成瓶颈
域城镇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南闫村猕猴桃、北域城秋月梨、石匣村面粉等特色产品种类繁多。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销售模式,这些优质农产品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销售渠道单一、市场对接不畅,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突出短板。
“我们有优质的农产品,但卖不出去、卖不上价,农民辛苦种出来,却愁销路。”南闫村党支部书记聂怀贵道出了不少农户的“急难愁盼”。如何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真正惠及农户,成为域城镇推进“一村一业”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破题:政府站台、社区助力,搭建产销对接新平台
面对销售难题,域城镇主动作为,创新推出“域城好物推荐官”计划,组织镇机关干部和村书记集体“上线”,为本地农产品代言。副镇长徐斐表示:“政府站出来为产品背书,社区全力助推,既解决了信任问题,也打开了本地市场。”
通过“政府牵线+社区团购”模式,域城镇以猕猴桃和秋月梨为试点,迅速打开销路。南闫村猕猴桃3天售出1000余斤,北域城秋月梨更是“秒光”。这一模式不仅快速消化了当季农产品,更显著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农户信心。
解题:直播带货+多元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转型升级
试点成功后,域城镇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营销模式现代化。通过培训村书记成为“带货主播”,引入“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实现从传统批发零售向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大客户集采等多种形式转变。
镇长房磊介绍:“我们以市场数据为导向,系统梳理本地特色农产品,从品控、品牌到营销全面规划,通过内容种草、达人推介、渠道对接组合拳,打造‘域城好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可持续销售和品牌增值。”
眼下,“域城好物”旗下多个产品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不仅销量大幅提升,更带动了整个域城镇“一村一业”产品的整体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