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蔡甸融媒曾率先报道蔡甸区索河街道梅池村李建平、乐小红夫妇从湖北武汉到河南郑州寻找23年从未谋面的侄女,交还弟弟遗产的感人故事。3月28日,李建平夫妇向记者回顾了这场始于诚信守诺、终于血脉重逢的寻亲经历更多细节。
3月25日,蔡甸融媒曾率先报道蔡甸区索河街道梅池村李建平、乐小红夫妇从湖北武汉到河南郑州寻找23年从未谋面的侄女,交还弟弟遗产的感人故事。3月28日,李建平夫妇向记者回顾了这场始于诚信守诺、终于血脉重逢的寻亲经历更多细节。
“她从小缺乏父爱,我一直想找到她!”
李建平的弟弟李国平早年在河南郑州打拼事业,与一位郑州女子结婚并育有一女。然而,在女儿仅一岁时,夫妻离异,李国平回到武汉蔡甸,此后父女俩再无交集。2024年4月21日,51岁的李国平因病不幸去世,只留下了一栋在索河老家的村屋、一套在蔡甸城区的商品房和一些存款。
料理完弟弟的丧事,在处理弟弟遗产时,家族中曾有人提议,都这么多年没有任何联系,侄女在哪里都不知道,不如将弟弟遗产转到哥哥李建平子女的名下。但这一提议遭到了李建平的坚决反对。“我一直想把侄女找到。她从小缺少父爱,现在弟弟走了,那我更加要把她找到。弟弟的房子和存款都是留给她的,我不可能要的。” 李建平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妻子乐小红的全力支持。
“感谢郑州好人帮了大忙”
李建平是装修木工,妻子乐小红从事家政工作,两人很少出远门,唯一一次去郑州还是在弟弟结婚的时候。寻亲线索仅有侄女的名字和模糊的旧地址。李建平的儿子曾借出差机会在郑州打听,然而旧地址已物是人非。在这座千万人口城市找一人如大海捞针。一次次落空后,妻子乐小红提出:“在家干着急不如亲自去找!”
今年2月28日,李建平夫妻踏上寻亲路。他们通过李国平生前在郑州的旧友,辗转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那就是弟弟前妻曾工作的地方,然而当他们满心欢喜地找到该地却是失望,当地早已大规模拆建,高楼林立,旧迹难寻。寻亲之路一下子陷入僵局。坐在马路边,乐小红灵机一动:“当年弟弟结婚登记,民政局一定有存档。找到档案说不定就有线索。”
从郑州市民政局问到区民政局,寻亲范围不断缩小。工作人员被这对朴实的夫妻打动,翻出尘封的档案,锁定了弟弟前妻曾居住的社区。社区民警听闻来意,非常感动,当即表态:“这事儿必须帮!”在民警指导下,蔡甸索河梅池村党支部书记曾望香开具亲属证明,寻亲迎来转机。
“如果找到了孩子,这个证明就留在我们这里。如果没有找到,就通知你来把证明取走。”民警的话让李建平忐忑不安,“我当时能够做的就是等消息。就像中考、高考后等待分数公布的心情。既盼望早一天接到电话,又怕接到电话告诉我没有找到。我那个时候就想,就算这次找不到侄女,我也会一直找下去。弟弟遗产我会一直为她保留。我们血脉相连,她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找回来,我们地址没有变,她找到我们容易一些。我们肯定有相认的那一天。”
幸运的是,在郑州警方以及社区的多方努力寻找下,孩子下落找到了,而且带来更多信息:李国平的前妻在侄女10岁时就意外离世,如今23岁的侄女李雨桐(化名),一直由姨母抚养长大,目前是某高校的大四学生。“我们在郑州遇到了太多好人,感谢他们帮我们找到了亲人”,面对记者,乐小红感慨万千。
“抱住她的那一刻,像找回了亲闺女”
3月13日,失联23年的亲人终于在郑州市某社区见了面,李建平夫妻坎坷寻亲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看到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孩眉眼里是弟弟年轻时候的样子,李建平十分欣慰:“个子高高的,很像弟弟。”乐小红激动地一把抱住侄女,“这么多年了,孩子真是令人心疼。抱住她的那一刻,就像找回了亲生女儿”。提及过往,姨母忍不住哽咽:“孩子只知道父亲在武汉,这些年根本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更不知道还留了两处房产和存款。”
侄女学业繁忙,夫妻俩与她约定今年暑假回蔡甸办理继承手续,“这是你爸爸一生的心血。老屋一直留着,将来这就是你的家。”李建平说,寻到亲人返汉后,他病了一场,却觉得“心里从未这么踏实”。
“情义比遗产重千万倍”
在蔡甸梅池村,李建平夫妇寻亲的故事早已传遍田间巷尾。村民们谈起此事时,言语间满是钦佩:“如今这样重情义的人不多了。”有村民感慨,“建平从小厚道,小红更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这次千里寻亲的坚持,仿佛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待人以诚的缩影。
如今,李建平夫妇常散步的同心公园里,多了一段暖心的谈资。乐小红念叨着:“等侄女回来,一定要给她煨藕汤喝。”而李建平最朴实的愿望,是让这个缺失父爱的孩子知道:“老家永远有亲人等着她。”
来源:蔡甸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