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高考落榜爷爷不让复读 偷带他去老宅挖井 井底的东西改变了命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0 07:57 1

摘要:儿子打电话来说,小涛高考成绩出来了,差了三十二分。那头电话里传来儿媳妇抽泣的声音,说是要给孩子报个复读班。我点了根烟,看着院子里半死不活的石榴,说了句:“别复读了,让他来乡下住段日子。”

那年夏天特别闷热,我家老宅后院的石榴树结了果,却迟迟不肯红。

儿子打电话来说,小涛高考成绩出来了,差了三十二分。那头电话里传来儿媳妇抽泣的声音,说是要给孩子报个复读班。我点了根烟,看着院子里半死不活的石榴,说了句:“别复读了,让他来乡下住段日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儿子小声说:“爹,现在不比您那会儿了,没文凭寸步难行。”

我没接话,只是看着烟头上那一小撮火星慢慢暗下去。

小涛是第二天下午到的。一下车就往我怀里扑,哭得像个孩子。其实他已经长得比我还高了,肩膀也宽厚起来,就是脸色不太好,眼睛底下两团乌青。

“爷爷,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爸妈…”

我拍拍他的背,只说了一句:“饿了吧?先回家吃饭。”

桌上摆了几个家常菜,有腌了一个月的酸萝卜,还有刚从地里拔的茄子,切了拌了点蒜末。小涛吃得挺香,一边扒饭一边说:“爷爷,我爸说您不让我复读…”

“嗯。”我给他碗里夹了块腊肉。

“那我…以后怎么办?”

我慢条斯理地咽下嘴里的饭,说:“先在爷爷这儿住段日子,其他的慢慢说。”

小涛没再问,低头猛扒了几口饭,然后去洗碗。我看着他的背影,想起他爸小时候也是这么高,在这个院子里跑来跑去。那时候,河对岸的刘大爷家的柿子树上总挂着我儿子的裤子。

小涛来的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把他叫醒了。

“爷爷,这么早…”

“有活要干。”我递给他一把锄头,自己拿了铁锹。

小涛迷迷糊糊跟着我穿过几条小巷,七拐八拐到了村子边上的一处老宅。杂草丛生,墙都快塌了。门口那棵老槐树倒是活得挺好,枝叶比我上次来时还茂盛了些。

“爷爷,这是谁家啊?”

“咱家的老宅子,你爸小时候住过。”我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锁,“后来盖了新房子就搬走了。”

院子里杂草有半人高,我拿着镰刀开路,小涛跟在后面。穿过杂草丛,来到院子中央,有个石砌的井台,上面盖着厚厚的木板,木板上落满了灰。

“爷爷,您带我来这干啥?”

“挖井。”

“挖…井?”小涛一脸懵,“这不是已经有井了吗?”

“这井淤了,得重新挖通。”

小涛看着我,眼神里有点害怕,大概以为我这个老头子疯了。可能在他看来,一个让他放弃复读,还大清早带他来挖废弃老井的爷爷,确实有点不正常。

我掀开盖在井口的木板,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小涛捂着鼻子后退了两步,我却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在品尝什么美味似的。

“下去吧。”

“下…下井?”小涛脸色变了,“爷爷,这井肯定有毒气,不能下去啊!”

我笑了笑:“放心,爷爷知道这井的脾气。”说着,我拿出一个生锈的油灯点燃,扔进井里。灯没灭,落在大约三米深的地方,周围是干涸的淤泥。

“早晨三更就排过气了,没事。”

我先爬下去,小涛犹豫了一会儿也跟着下来了。井底比想象中要宽敞,大概有两米直径,但淤泥已经堆积得很厚了。

“挖,就在这儿挖。”我指着井底中央的位置。

小涛拿着铁锹,看着我:“爷爷,咱挖这个干嘛啊?”

“挖出水来啊。”

“可是…家里不是有自来水吗?”

我没回答,自己先铲了起来。小涛无奈,只好也跟着干。淤泥很硬,像是晒干的粘土,铲起来特别费劲。我们两个轮流挖,把淤泥往井壁边堆。

中午的时候,李婶从井口探出头来:“老孙,你又折腾啥呢?”

“挖井呗。”我头也不抬地回答。

“挖啥井啊,这都废了多少年了。”李婶笑着说,“你孙子高考考得咋样?”

我没接她的话茬:“中午给我们送点吃的来,要凉的。”

李婶嘟囔着走了。小涛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衣服全湿透了,不停地喘气。

“爷爷,咱能歇会儿不?”

“你歇着,我来挖。”

小涛坐在井壁边上,看着我挖了一会儿,突然说:“爷爷,我知道您为啥不让我复读。”

“哦?为啥?”

“您觉得我笨,学不好,所以想让我早点找个活干,是吧?”

我停下手里的活,笑了笑:“你爸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小涛低下头:“他没明说,但我看得出来。”

“你妈呢?”

“妈想让我复读,她说就差那么一点点。”

我点点头,又挖了起来。

李婶送来了饭,是两碗凉面,上面撒着黄瓜丝和木耳丝。我和小涛坐在井沿上吃完了饭,继续挖。

到了傍晚,我们挖了有一米多深,还是没见着水。小涛已经累得快站不住了,我看了看天色,说:“今天先到这儿吧,明天接着挖。”

回家的路上,小涛一瘸一拐地走着,手上都起了血泡。他小声问我:“爷爷,这井真的能挖出水来吗?”

“不知道。”

“不知道?”小涛愣住了,“那我们挖它干嘛?”

“挖了才知道啊。”

小涛愣了好一会儿,然后突然笑了:“爷爷,您这不是耍我吗?”

我没说话,推开了家门。

第二天一早,我又叫醒了小涛。他嘴上说着腰酸背痛,却还是乖乖跟我去了老宅。继续挖井。

这一天,周围的邻居都来看热闹了。有人说老孙头疯了,大热天的挖什么废井;有人说是找宝贝呢,听说解放前这一带埋了不少值钱的东西;还有人说是给孙子锻炼呢,现在的孩子都太娇气了。

小涛不好意思,低着头只管挖土。我倒是跟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手上的活也没停。

“李婶,你家那口废井挖出水没?”我问。

李婶摇头:“那井早干了,我家都用自来水多少年了。”

“王大爷家那口井呢?”

“也干了,前年就填了。”

我点点头,继续挖。小涛看着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第二天下午,我们挖到了第三米。突然,铁锹铲到了什么硬东西,发出”咚”的一声。小涛兴奋地喊道:“爷爷,有东西!”

我示意他慢点,自己蹲下来,用手拨开周围的泥土。那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挖出来,放在一边。

“是宝贝吗?”小涛的眼睛亮了。

“先挖井,等会儿再看。”

又过了两个小时,井底的泥土开始湿润了,再挖一会儿,竟然渗出了水。到了傍晚,井底已经积了半尺深的水,清澈见底。

我爬上井沿,把那个铁盒子也带了上来。小涛迫不及待地想打开。

“先洗手。”我说。

回到家,我们把铁盒子放在桌上。小涛洗完手,迫不及待地问:“爷爷,现在能打开了吗?”

我点点头。盒子有些生锈,不太好打开。小涛用力掰了几下,终于打开了盖子。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纸和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这…就这些?”小涛有些失望。

我拿起那叠纸,上面写着”录取通知书”几个大字,是五十年代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收件人是孙长峰。

“孙长峰是谁啊?”小涛问。

“我爸,你太爷爷。”

我又拿起那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井中日记”三个字。

“你太爷爷十八岁那年,也和你一样,高考落榜了。”我慢慢地说,“那时候比现在难多了,整个县只有三个名额。他差了两分。”

小涛安静地听着。

“他本来想复读的,可是家里太穷了,你太奶奶生病需要钱治病。于是他放弃了,留在村里干活。”

我翻开笔记本的下一页:“他每天傍晚都会来老宅的这口井边,把白天的心情写下来,然后扔进井里。”

小涛接过笔记本,一页一页地翻着。里面记录着他太爷爷的生活:如何自学,如何在农闲时看书,如何慢慢成为村里的先生,教孩子们认字…

最后一页写着:“今天,我儿子考上了大学。我把这些年的日记装进铁盒,放进井底。这口井给了我勇气,希望它也能给后人力量。”

日期是1977年,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是我爸考上大学的那年。

小涛看完,眼眶红了:“爷爷,我爸…我爸就是从这口井里得到的力量吗?”

我点点头:“那年你爸高考,也差了分。我带他去挖井,找到了你太爷爷的铁盒子。他看完后决定再拼一年,第二年就考上了。”

“那爷爷您…”

“我没考大学,那会儿家里穷,我去当兵了。”我笑了笑,“不过我也有我的路。”

小涛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说:“爷爷,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不是不让我复读,您是想让我先明白为什么要复读。”

我拍拍他的肩膀:“明天还接着挖井。”

“挖井?不是已经挖通了吗?”

“挖你自己的井。”

小涛懵了一下,然后笑了:“爷爷,您真厉害。”

第二天,我们没去老宅。我带着小涛去了镇上的图书馆。路上碰到李婶,她问:“老孙,不挖井了?”

“挖完了。”

“出水了?”

“出了。”

李婶笑着摇摇头走了。小涛看着我,问:“爷爷,咱们去图书馆干嘛?”

“找你的井。”

图书馆里,小涛坐在物理区的书架前,翻着一本厚厚的书。我在旁边看了会儿报纸,然后去门口抽烟。

老图书馆管理员陈叔走过来:“老孙,你孙子?”

“嗯,高考差了点分。”

“来看书?复习?”

我点点头:“他得先找到自己的井。”

陈叔一头雾水:“啥井啊?”

我笑了笑,没解释。

小涛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家,他神采奕奕地说:“爷爷,我想通了,我喜欢物理,我想学物理。”

“那就学呗。”

“可是我数学不太好…”

“那就从现在开始补。”

就这样,小涛每天早上跟我去老宅挖井,下午去图书馆看书。我们把老井彻底清理干净,又修了井台。村里人都说老孙头怪,好好的自来水不用,非要喝井水。

李婶有天拎着篮子来我家,说:“老孙,你家井水好喝不?给我舀点尝尝。”

我指了指院子里的水缸:“自己舀。”

她喝了一口,咂咂嘴:“跟自来水也没啥区别嘛,你折腾啥呢?”

小涛在旁边笑了:“李婶,这不是普通的井水。”

一个月后,儿子媳妇来接小涛。儿子一下车就说:“爹,您这是要干嘛啊?好好的孩子弄到乡下来挖井?”

媳妇也抹着眼泪:“爹,小涛这么懂事的孩子,您就别难为他了…”

我没说话,小涛拉着他爸妈的手,把他们带到了老宅。井台已经修好了,井水清澈见底。小涛指着井说:“爸、妈,这是咱们家的宝贝。”

然后他拿出了那个铁盒子,给他们看了里面的东西。

儿子沉默了,媳妇抹着眼泪说:“爹…我误会您了…”

“没事。”我摸出烟,点上,“小涛决定要复读了,他想学物理。”

儿子惊讶地看着小涛:“真的?你不是最怕物理吗?”

小涛笑了:“爷爷教我挖井,我找到了我喜欢的东西。”

临走那天,小涛抱着我,在我耳边说:“爷爷,我明年一定考上大学。”

我拍拍他的背:“去吧,记得常回来看看你的井。”

儿子他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那棵石榴树。果子已经红了一半,在夕阳下泛着光。

李婶从墙头探出来:“老孙,孙子走啦?”

“嗯,去复读了。”

“这孩子,来了一个多月,天天跟你挖井,图啥呢?”

我笑了笑:“挖井是为了找水。”

“啥水啊?”

“他自己的水。”

李婶一头雾水地走了。我抬头看着天上的云,想起太子挖出来的铁盒里,除了笔记本和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我爸和我,站在这口井旁边,背面写着:“儿子,记住,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走多远,而是你知道为什么要走。”

一年后,小涛考上了大学,物理系。他临走前,把一个新的铁盒子放进了井底。我没问里面装的是什么,但我知道,这口井里,又多了一个故事。

村里人都说,老孙家那口废井出了水,喝了能考上大学。后来,村里的孩子都来挖过这口井,有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铁盒子,有的只挖到了淤泥。

我知道,每个人都得挖自己的井,找自己的水。

来源:橙子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