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且无老幼,无中外,均能一目了然,无文字深浅、程度高下之障碍。”这是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对新闻图片的精辟阐述。用镜头记录历史、用摄影讲述故事是检察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做实文化润检、文
《法治新闻传播》2025年第一辑
《法治新闻传播》2025年第一辑
用光影讲述公平正义
“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且无老幼,无中外,均能一目了然,无文字深浅、程度高下之障碍。”这是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对新闻图片的精辟阐述。用镜头记录历史、用摄影讲述故事是检察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做实文化润检、文化强检的有效载体。
重庆市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重庆检事儿”开设了“巴渝检影”专栏,刊登重庆检察人的摄影作品,并通过开展“摄影大讲堂”,不定期邀请摄影专家为干警举办“摄影在检察宣传中的运用和技巧”“以摄影为语言 讲好检察故事”等专题讲座,使干警不但了解基础的新闻摄影知识,还能熟练掌握长曝光、多重曝光、闪光等摄影技法。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摄影必须在内容表达和影像呈现中更加专业化和深度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快餐化的消费模式,要求优秀摄影作品既要有细节还要有情节,不仅瞬间精彩而且宏观准确,不仅好看入眼而且入心入脑。好的新闻都是转瞬即逝的,这要求摄影师要时刻保持新闻敏锐度,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
2024年8月,重庆市检察院结合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开展了“中国红·检察蓝”主题摄影创作大赛,先后收到200余幅(组)摄影作品,最终有25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陆续在“巴渝检影”栏目刊发。这些作品生动讲述检察干警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重庆添彩的鲜活故事,展现了重庆检察人凝心聚力、唯实争先,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之姿建功新重庆建设的精神风貌。
《检护民生·以汗水换净水》
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跳石村段作为当地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水,还承载着保障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功能。长江生态检察官多次前往该河段开展水质检测,顶着烈日,穿梭在河边,仔细采集水样,进行专业的检测分析,以汗水换净水,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安澜。一等奖作品《检护民生·以汗水换净水》图中人物神情专注,脸上的汗珠清晰可见,生动展现了长江生态检察官忘我工作、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闻“讯”而动》
2023年7月4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水猛涨,附近社区发生严重内涝。第二天,洪水冲刷过后的房屋和道路一片狼藉、淤泥遍地,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万州区检察院立即抽调10名干警组成“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投入社区清淤工作中,帮助受灾群众和商户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等奖作品《闻“讯”而动》中两位突击队成员身着志愿者马甲,弯腰劳作,周边堆砌的杂物映衬出他们工作的紧迫性。
《夜色检影》
2023年,在办理一起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过程中,重庆市巴南区检察院成立专案组,依法严惩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城市的喧嚣逐渐褪去,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优秀奖作品《夜色检影》中女检察官站立在桌前,认真审查卷宗,窗外已是夜幕降临,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一次办案、一场普法、一沓文书、一回走访,充满着喜悦、坚毅、铿锵……一幅幅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摄影作品组合起来,就是巴渝大地上“检察蓝”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生动实践,是重庆检察人“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精神风貌,是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的感人故事。
在光影交错的世界里,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勾勒世间万物。摄影师以镜头捕捉时代的脉动,用影像的力量唤起社会对环境保护、弱势群体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展现人性的美好、自然的美丽、文化的传承,用摄影作品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这份使命感,让摄影师找到了更高的价值追求。当作品在展览、出版、社交媒体上被分享,以及在摄影展赛中有所斩获,当摄影师的故事被他人倾听与感动,那份喜悦就是对摄影成果的肯定、对摄影价值的认同。
来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