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筑防线 干群同心护平安 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救灾硬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3:41 3

摘要:8月20日至23日,曲靖市遭遇近年来最强一轮降雨过程,3天全市平均降雨量达93.3毫米,为同期全省最多,大暴雨站点数量占全年一半,沾益、马龙、罗平、富源等多地出现24小时接近200毫米的强降水。此次强降雨引发连锁险情,南盘江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3个河道断

8月20日至23日,曲靖市遭遇近年来最强一轮降雨过程,3天全市平均降雨量达93.3毫米,为同期全省最多,大暴雨站点数量占全年一半,沾益、马龙、罗平、富源等多地出现24小时接近200毫米的强降水。此次强降雨引发连锁险情,南盘江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3个河道断面超保证水位、最高超0.79米,3个河道断面超警戒水位,最多时有1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最大超汛限2.40米。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9.06万亩、经济损失约1.09亿元,房屋倒塌115间,道路受损中断16处,河道漫堤、河水倒灌、地质灾害等险情灾情累计超70起。

面对严峻汛情,曲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最快速度、最实举措打响防汛救灾攻坚战。全市严格执行“1262”预警叫应机制,强化上下游联动,各级干部下沉重点防御乡镇(街道)1509组6254人次,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累计组织转移群众1699户5186人,牢牢守住了“人员零伤亡”的底线,用责任与担当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预警叫应“快一步”,下好防汛“先手棋”。汛情就是命令,预警就是信号。早在8月19日,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消息》后,曲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组织会商研判,提前部署防范工作。8月21日5时,市气象台发布暴雨Ⅳ级预警,6时,曲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17时,预警升级为暴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同步升至Ⅲ级,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形成“市级统筹、县区联动、乡镇落实”的快速响应链条。

沾益区白水镇在8月21日2时25分收到区气象台暴雨橙色预警后,第一时间对辖区13个村(社区)开展全覆盖预警;3时接到市、区2小时强降水落区预报后,迅速将马场村、下坡村确定为重点区域,通过微信群、电话、上门敲门等方式“叫应叫醒”群众,为后续转移争取宝贵时间。马龙区纳章镇、月望乡,富源县墨红镇、胜境街道等多地同步激活“1262”预警叫应机制,将预警信息分层传递至村(社区)、村(居)小组、种植养殖户及企业,尤其强化凌晨时段叫应频次,确保预警声音“传到底、人人知”,让群众提前做好避险准备。

转移避险“实一招”,筑牢生命“安全网”。“应转早转、应转尽转”是防汛救灾的核心准则。在强降雨突袭期间,曲靖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带领党员干部、网格员、应急救援队伍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区域,逐户排查、逐人转移,用“脚步”丈量安全,以“责任”守护生命。

麒麟区三宝街道8月21日至22日8小时降水量达105.7毫米,南干渠五联段河堤出现漫堤险情。街道干部在7时11分接到社区巡查人员险情报告后,立即通过微信群、应急广播发布预警,9时05分河水漫堤之际,区、街道领导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36名网格员和社区干部逐户敲门,联合应急、水务、消防、公安等救援力量,于12时40分将352户1200人全部安全转移,13时10分洪水大范围涌入村庄时,危险区域已无一人滞留。

陆良县小百户镇天花村委会维宗村突发滑坡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监测员王毛狗在巡查中发现山体垮塌迹象和渗水隐患后,第一时间上报并开展先期处置;镇、村两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应急警笛、广播通知群众转移,在10时29分山体滑坡导致村民房屋受损前,已将58户127名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了人员伤亡。

针对老旧房屋住户、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者等特殊群体,各地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富源县墨红镇对库区21户102人实行包保预警监测,重点关注需转移群众;陆良县中枢街道华侨社区建立“干部包片、党员联户”机制,27户老弱病残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帮助下,1小时内全部安全转移;罗平县钟山乡坡上村在转移过程中,安排专人全程照料长期生病卧床的老人杨菊芬,确保特殊群体“一个都不能少”。

应急处置“准一分”,织密救灾“保障网”。在全力转移群众的同时,曲靖市同步推进抢险救灾与民生保障,做到“抢险、安置、救助”同步发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让受灾群众感受到温暖与安心。

抢险一线,各地整合应急队伍、消防力量、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调配挖掘机、消防车、冲锋舟等设备,全力处置险情。麒麟区三宝街道投放应急沙袋2000余条,对3个溃坝风险点位140余米河堤进行加固;富源县墨红镇在朝阳箐水库出现溢坝风险时,迅速调配挖机、车辆开挖12米长泄洪口,1小时内将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陆良县板桥镇组织18支554人的应急队伍,加固修复河堤300米,围堰筑堤4000余米,清理河道1000余米,有效控制险情蔓延。

安置点内,“暖心服务”处处可见。沾益区白水镇启用马场小学作为临时安置点,紧急调拨50张折叠床、55套被褥枕头,统一配送三餐和饮用水;陆良县小百户镇将闲置小学改造为安置点,调配12张高低床、40套被褥及洗漱用品;各地卫健部门派驻医疗人员驻守安置点,保障群众健康;供电部门全力抢修电力设施,确保安置点用电稳定;民政、保险等部门同步开展受灾群众救助与灾后理赔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灾后恢复工作也迅速展开。富源县墨红镇积极筹措资金修复水毁设施,帮助村民抢排积水、开展生产自救;陆良县板桥镇指导群众进行道路清淤,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奠定基础;全市各地对受淹房屋、水库、道路等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整治隐患30余处,拆除危险房屋8间,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此次防汛救灾,曲靖市以“预警精准、转移迅速、处置高效、保障有力”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下一步,曲靖市将全面复盘总结防汛救灾经验,进一步完善预警响应、应急处置、群众转移等机制,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筑牢更坚实的防线。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