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U25 直击现场 | 张树栋、马利民与胡海龙教授:打破传统认知偏见,科学审视ADC AE管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9 19:35 1

摘要:2025年第40 届EAU年会于3 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如约而至。作为欧洲极具影响力的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也是全球泌尿肿瘤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汇聚了全球泌尿领域专家,畅谈肾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多方学术前沿资讯,将为业界带来突破性研究数据与创新理

前言

2025年第40 届EAU年会于3 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如约而至。作为欧洲极具影响力的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也是全球泌尿肿瘤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汇聚了全球泌尿领域专家,畅谈肾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多方学术前沿资讯,将为业界带来突破性研究数据与创新理念。

值此盛会之际,医脉通特别策划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国内泌尿肿瘤领域权威专家,搭建国际前沿与本土经验的对话桥梁,以“中国视角”深度剖析研究亮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适应性的学术参考。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树栋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马利民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胡海龙教授,共同探讨抗体偶联药物(ADC)的AE管理。

脉通

: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是我国首个获批LA/mUC一线治疗的ADC药物方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对维恩妥尤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印象如何?

张树栋教授

近年来LA/mUC领域最大的突破,我愿称之为ADC时代的到来。众所周知,在2023年10月之前,含铂化疗是LA/mUC的一线标准方案,国内外各指南也均以患者是否耐受顺铂作为一线治疗关键决策依据。然而,在这种治疗模式下,大多数患者仅仅在9个月内就发生了疾病进展,而且OS也并不理想[1,2]。直到2023年10月ESMO大会召开,EV-302研究数据公布,直接改写全球指南推荐,不再考虑患者是否铂类耐受,一线优先推荐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方案。数据显示,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LA/mUC患者带来PFS(mPFS:12.5 m vs. 6.3 m)与OS(mOS:33.8 m vs. 15.9 m)的双重翻倍获益,中位随访29.1个月,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组的显著疗效持续存在(cORR 67.5% vs 44.2%),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组cCR患者,在2年时仍有74.3%的患者维持着完全缓解[3]。正因如此,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成功获批LA/mUC一线治疗适应证,也自此带领我国LA/mUC进入ADC时代。此外,在发挥ADC疗效的同时也应注意其AE管理,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根据一项纳入了169项临床研究共22,492例患者的meta分析,整体ADC药物常见AE与化疗的类似[4]。从EV302的安全性数据看,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3级TRAE的发生率(55.9%)远低于标准化疗(69.5%),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整体安全性是值得信任的[3]。

医脉

通:本次大会摘要A0661报告了维恩妥尤单抗在真实世界中外周神经病变特征,能否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结果,并谈一谈该研究结果有哪些借鉴价值。

马利民教授

YUSHIMA研究是日本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21年11月 ~ 2023年11月期间115例在日本13中心接受后线维恩妥尤单抗单药治疗的mUC患者。本次EAU大会更新了对YUSHIMA研究的安全性分析,旨在真实世界中探索维恩妥尤单抗单药相关外周神经病变(PN)发生率[5]。YUSHIMA研究所有患者中位年龄为74岁,74%为男性。在中位治疗4个月期间,29例(25%)患者发生PN。在29例发生PN的患者中,从开始维恩妥尤单抗治疗至发生PN的中位时间为81天(范围5 ~ 297)。2例(6.9%)患者最高发生3级PN,且均可以在维持剂量下继续接受维恩妥尤单抗治疗。

总体而言,在真实世界中,大部分发生PN的患者仅为1 ~ 2级,患者总体对PN是可耐受的,整体安全性良好,同既往相关报道一致。

医脉通:ADC药物在我国UC的临床实践中仍属于较新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也不免可能有临床医生对其安全性了解不足,对此您有哪些建议给到临床医生?

胡海龙教授

目前,在UC领域的ADC药物中需要特殊关注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外周神经病变(PN)和皮肤AE,这是许多临床医生在应用ADC药物时可能产生的顾虑。我们关注到,在本次EAU大会中对ADC药物的AE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诚然,在真实世界中患者可能会在治疗期间发生皮肤AE,但这部分患者在真实世界中维恩妥尤单抗治疗周期更长(7周期 vs. 4周期),这表明患者其实对这些皮肤AE的耐受性良好,轻中度的皮肤AE不影响维恩妥尤单抗的长期治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研究中接受维恩妥尤单抗治疗后发生皮肤AE的患者PFS和OS相较未发生皮肤AE的患者显著延长,显示出更多临床获益(图 1)[6]。

图 1 日本真实世界研究皮肤AE与PFS和OS的相关性

此外,一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膀胱癌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也有类似发现。研究纳入了2018年至2024年期间数据库内接受了至少2次维恩妥尤单抗治疗的局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或UTUC患者,经过中位14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与未发生AE的患者相比,发生PN与皮疹的患者中位PFS均翻倍获益(10.6 m vs. 4.5 m,P = 0.01;8.6 m vs. 4.5 m,P = 0.01,图 2)[7]。

图 2 美国真实世界研究PN、皮疹与PFS的相关性

总体而言,以上研究数据提示我们,有时AE的发生也可能是治疗方案起效表现。因此,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可以尽早识别和预防可能发生的AE,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维持维恩妥尤单抗的连续应用,有望最大程度保障其抗肿瘤效应。

小 结

随着一项项研究数据相继公布,维恩妥尤单抗方案已破解传统治疗困境,为LA/mUC患者带来生存时间倍增的曙光。沐浴在ADC时代疗效突破的光晕下,我们应打破“谈AE色变”的思维定式,建立“早识别-精处理-长获益”的认知理念。通过实时监测调整策略,将“AE”转换为“获益”,在平衡的艺术中寻找患者获益的最优解。

专家简介

张树栋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党支部副书记

维也纳医科大学博士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Clinical Fellow

Mayo Clinic、Cleveland Clinic、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多家医院访问学者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微创学组委员、青委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CACA-GU)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泌尿外科与男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DA)委员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会长

获首届华夏青年医学科技奖、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等科技成果奖7项

获第九届北京优秀医师奖、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北医三院优秀人才奖、世界华人泌尿学会“Rising Star Award”、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泌尿肿瘤微创手术特殊贡献奖、中国名医百强榜前列腺肿瘤Top10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Clin Transl Med、Cell Biosci等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单篇最高IF:32.086。

执笔与参编CUA、CSCO、CACA指南及共识10余部,主编、主译及参与编译专著、教材10余部

擅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疑难复杂肿瘤手术,在CUA全国年会、微创年会及各省市学术年会中多次受邀手术演示

专家简介

马利民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建设(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临床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治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性与生殖学组副组长

南通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兼男科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兼男科分会常委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兼男科分会常委

CACA-GO全国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前列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男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微创治疗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男科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泌尿系统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通市健康管理市级特聘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医学博士

美国杜兰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一项,以及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多项课题。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2014年度南通市十佳发明专利获得者,2010年北美性医学年会基础医学奖、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市青年论文比赛三等奖,2018、19年度援疆先进个人,2020年度南通市医师奖。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包括第一作者PNAS一篇。副主编《外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参编《实用男科学》(科技出版社2009),现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核心)特约编辑

专家简介

胡海龙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美国梅奥诊所及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基因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机器人学组委员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膀胱癌的表观遗传学调控、肿瘤微环境调控及个体化精准治疗

参考文献:

[1] VON DER MAASE H, HANSEN S W, ROBERTS J T, et al.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versus methotrexate, vinblastine, doxorubicin,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ladder cancer: results of a large, randomized, multinational, multicenter, phase III study[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0, 18(17): 3068-3077. DOI:10.1200/JCO.2000.18.17.3068.

[2] DE SANTIS M, BELLMUNT J, MEAD G,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II trial assessing gemcitabine/carboplatin and methotrexate/carboplatin/vinblasti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urothelial cancer who are unfit for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EORTC study 30986[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2, 30(2): 191-199. DOI:10.1200/JCO.2011.37.3571.

[3] POWLES T, HEIJDEN M V D, LORIOT Y, et al. EV-302: Updated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3 global study of enfortumab vedotin in combination with pembrolizumab (EV+P) vs chemotherapy (chemo)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la/mUC).[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 43(5_suppl): 664-664. DOI:10.1200/JCO.2025.43.5_suppl.664.

[4] ZHU Y, LIU K, WANG K, et al.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 clinical tri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L]. Cancer, 2023, 129(2): 283-295. DOI:10.1002/cncr.34507.

[5] SOMA T, TANAKA H, NAKAMURA Y, et al. A0661 - 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enfortumab vedo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a multi-institu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YUSHIMA study)[J]. European Urology, 2025, 87: S4-S1792.

[6] OZAKI K, YAMAMOTO H, SEKINE Y, et al. A0658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fortumab vedotin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A real-world multicenter study[J]. European Urology, 2025, 87: S4-S1792.

[7] SALOUS T, HASSOUN R, ALTHOUSE S K, et al. Neuropathy, skin rash, and hyperglycemia as 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enfortumab vedotin in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bladder and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 43(5_suppl): 771-771. DOI:10.1200/JCO.2025.43.5_suppl.771.

编辑:Nobody

审校:Kristen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