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吉县消防救援大队提前谋划、“宣”字当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开展清明节前消防安全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节日环境。
平安清明 你我同行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吉县消防救援大队提前谋划、“宣”字当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开展清明节前消防安全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节日环境。
网络宣传广覆盖。大队积极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利用电视、广播、官方网站及新媒体平台等渠道,滚动播放消防安全公益广告和清明节消防安全提示标语,提升宣传质效。同时,借助微信工作群、手机短信平台、朋友圈等科普家庭用火用气用电、节日祭扫、春耕生产等火灾预防措施,助力宣传春季消防安全常识,在“线上”营造强大声势。
安全教育动起来。文职宣传小分队走进沿街店铺、公园、景区等地,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向店铺负责人和过往群众发放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彩页,详细阐述野外用火和清明节禁火规定,呼吁倡导群众采取献花、网上祭祀等祭扫方式,从源头上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现场教学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维修保养要点,增强清明节期间群众防火“免疫力”,有效提升大家的实操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清明节假期期间,大队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消防宣传、前置备勤等工作做实、做细,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学习消防知识,营造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多维发力筑牢安全“防护网”,维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典型火灾案例回顾
清明节临近
除了出门祭祖外
也有群众选择在家祭拜
稍不留神,就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2025年3月27日,福建泉州丰泽区一居民将烧金桶放于阳台,并往烧金桶内扔了三支未燃尽的香,不料却点燃周边杂物,引发火灾,所幸火势不大,消防员到场时,房主已自行扑灭明火,无人员伤亡。
2025年3月25日,北京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一处杂草起火。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火势迅猛并向周边树林蔓延。经过近30分钟的处置,现场明火被扑灭。火灾过火面积100平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火灾系村民赵某某(男,54岁)野外祭祀烧纸引燃周边杂草引起。目前,赵某某已被大兴警方依法行政拘留13天并处罚款400元。
2024年3月17日,上海金山区一居民家发生火灾,大量黑烟弥漫。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将明火扑灭。经初步调查得知,该住户在外祭祀后,将盛有未燃尽锡箔灰的盆子带回家放在沙发底下,继而引燃了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
2024年,江西吉安万安县一棵400年樟树起火,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后,经过4个小时的反复处置,终于将树内的火完全扑灭。经调查,此次起火原因为村中老人在樟树旁的神台上烧香所致。
消防安全知识科普
清明节既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也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
祭扫用火、出行高峰
春季天气多变等因素叠加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收好这份指南
防患于未“燃”
来源:临汾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