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下午,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局主办的“光谷造”系列活动——药品MAH转化平台供需对接专场在武汉生物科技研究院举行。活动聚焦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打通生物医药转化链,加速医药企业新药上市速度,活动现场吸引了超30家医药企业、投
3月28日下午,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推进局主办的“光谷造”系列活动——药品MAH转化平台供需对接专场在武汉生物科技研究院举行。活动聚焦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打通生物医药转化链,加速医药企业新药上市速度,活动现场吸引了超30家医药企业、投资机构及科研单位参会,线上观看人数超500人。
“从实验室到临床,从研发到持证,MAH转化平台是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的关键枢纽。”东湖高新区企服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光谷将依托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加速构建‘研-产-销-投’一体化生态,让更多‘光谷造’创新药走向全球。”
需求方发布:瞄准临床痛点,释放转化动能
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负责人袁胜峰介绍了《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的报告,该平台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CNAS认证及27项发明专利,构建“医-学-研-产-销-投”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0→0.5→1→10→100”转化路径整合临床、科研及产业资源,提供概念验证、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支持,并创新引入科创保险、投贷联动等金融工具降低研发风险。目前,平台已成功孵化化药1类抗肿瘤创新药项目进入Ib临床试验阶段,并深度对接国家政策,助力光谷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湖北广济药业生物技术研究院公司肖其磊做了《生物合成技术转化合作》的演讲,公司重点布局HMO(母乳低聚糖)等合成生物学产品,计划联合上下游企业攻克婴幼儿配方奶粉、老年膳食补充剂等领域的生物合成技术产业化难题。公司可提供提取的小试、中试工艺开发,小规模发酵产品代工,以及国内外注册咨询等技术服务。
供给方发布:硬核技术破解行业瓶颈
在供给方展示环节,武汉班科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张哲带来《基于创新纳米抗体技术的新药开发》项目。公司以独创C型纳米抗体技术平台为核心,深耕呼吸道病毒(如RSV、新冠病毒)及HPV相关肿瘤防治领域,开发差异化抗体药物。其C型纳米抗体凭借强组织穿透力、低免疫原性及低成本生产优势,突破传统抗体半衰期短等瓶颈,重点推进RSV雾化治疗抗体及HPV抗体偶联药物研发,同步布局双抗ADC等抗肿瘤管线。
博仁凯润药业公司杨锋博士也展示了公司的项目,公司以独家单分散小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工业化量产技术为核心,深耕核酸药物递送领域,突破脂质体纳米颗粒(LNP)生产瓶颈,填补国内外产业化空白。公司团队聚焦基因药物递送系统开发,产品覆盖ADC Linker、mRNA疫苗辅料等,国内独家生产数千种PEG衍生物,被业内称为“软黄金”。公司目标5年推动主板上市,并拓展个性化肿瘤治疗及mRNA治疗制剂全球化布局,致力成为药物递送技术平台领军企业。
供需对接,生物医药转化链联动激活创新生态
活动现场,湖北广济药业技术研究院和武汉班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合成生物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现场促成多项合作意向,预计总意向合作金额超3000万元。
自2021年5月开始,企服局已连续5年组织开展“光谷造”资源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总计已组织了30场。活动旨在响应光谷企业的产业链需求,促进区内企业之间及区内外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搭建高新区产业对接的平台,推动“光谷造”做大做强。活动已累计先后面向5000余家企业开展供需信息调研,了解企业真实的供需需求,针对光谷产业链特点,研究分析产业链现状,解析产业链痛点堵点,以企业所需,在产业细分领域做精做优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整合匹配资源,让企业之间合作见效,办成有实效的供需对接的活动。目前,已累计成功对接意向合作企业875家,对接意向602项。
记者张昀,通讯员雷飞凡
值班编辑:卫未
审核、签发:赵阳
来源:武汉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