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对日本必须保持警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02:01 1

摘要:日本是个地理小国,与中国是邻邦。公元57年,九州的奴国国王于首次遣使来华,到洛阳向东汉朝贡,光武帝赐其“汉委奴国王金印”,这是现今可查的中日交流最早记载。由此,中华文化传入日本的速度加快,日本文明得到巨大进步。

这句话不是随口说的,是有历史依据的,不仅是近代史,还可以继续向前看几千年以来的历史,看中日之间的“恩”“怨”。

日本是个地理小国,与中国是邻邦。公元57年,九州的奴国国王于首次遣使来华,到洛阳向东汉朝贡,光武帝赐其“汉委奴国王金印”,这是现今可查的中日交流最早记载。由此,中华文化传入日本的速度加快,日本文明得到巨大进步。

几千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可谓“恩重如山”,日本对中国则多是“恩将仇报”。说实话,真不知道日本对中国的这种“仇恨”来自于哪里。或许就没什么理由,做日本的邻居,就得承认这个事实。日本另外一个邻居,朝鲜的遭遇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以下是中日之间有历史记载的重大冲突。

1.白江口之战

645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向唐朝学习。但学了没多长时间,居然对“恩师”出手了。

在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灭亡后,日本支援百济的复国势力,与唐朝和新罗的联军进行对抗。

663年,在朝鲜半岛白江口(今锦江入海口),唐朝水军约1.3万人、战船170艘,与日本水军4万余人、战船千余艘遭遇。结果,唐军全歼日军,焚其船只400余艘。

这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的第一次有记录的交战。这一战,日本知道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战败后,日本派遣规模空前的遣唐使向向唐朝学习。

面对敌人求学,唐朝不但没有拒绝,还将自己最好的东西倾囊相授。制度、技术、文化、建筑,包括服饰、建筑、文学,甚至现在日本引以为傲的樱花,等等,都是唐朝传过去的,日本几乎变为了唐朝的一个“微型”翻版。由此,极大提高了日本的发展速度和高度。

2.元日战争

到元朝,忽必烈两次遣使要求日本臣服未果。忽必烈见日本不听话,下令对日远征。

1274年,发动文永之役。元军联合高丽军3.2万人攻占对马、壹岐岛,但在博多湾遭遇日军顽强抵抗,后来因遭遇台风,被迫撤退。

1281年,发动弘安之役。元军分两路再攻九州,日军沿海岸筑石墙死守,元军又遇特大台风,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历史记载中仅有的对日主动作战,都因台风失利。

3.明朝倭患

倭寇大家都知道。8月12日,我发过一篇《明朝倭寇之患为什么那么严重?》的微头条,里面有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自元末至明中期,日本战国时代的浪人、海盗与明朝海盗勾结,劫掠中国沿海,祸患中国持续约三百年。在1553-1556年间,竟出现年侵扰超百次的情况。仅嘉定县就在嘉靖三十年代人口减少三成,耕地抛荒面积达40%。可见倭患危害之大。

4.万历朝鲜战争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意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

1592-1593年,20万日军攻陷汉城、平壤,明朝派出4万军队援朝,李如松收复平壤。1597-1598年,日军再次侵入朝鲜,明朝陈璘、邓子龙与朝鲜李舜臣组成联军,在露梁海战歼灭日军舰队,丰臣秀吉病死后日军撤退。

明朝虽然获胜,但没对日本进行制裁或惩罚。

5.甲午战争

日本借朝鲜动乱的时机,于1894年7月25日对清军不宣而战,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甲午战争爆发。8月1日,清朝、日本政府互相宣战。

甲午战争,日本终于赢了一次。赢了怎么做?可不像中国赢他们,日本是下狠手。

1895年3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赔偿2.3亿两白银。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帝国列强之一。相反,清朝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

6.抗日战争

日本经过甲午战争之后,不但不知足,侵华野心进一步升级,1900年又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31年9月18日,日军突然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随后占领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侵略使中国伤亡超3500万人,其他损失更是无法计数。

从中日甲午战争算起,日本对中国51年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难以计量的巨大伤害,影响更是无法估计;像台湾,余毒至今仍在;还有钓鱼岛,多次引发争端。

纵观横跨1300余年的这些中日冲突,我们会发现,日本若战败,则不了了之,日本一旦获胜,那对中国就是灾难。

日本,一个不算大的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屿,面积仅3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亿左右。但日本又是个经济大国,GDP4.3万亿美元,世界排第4。几千年以来,日本从中国受益良多,但却毫无“感恩之心”。特别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盛行,至今仍然是东亚国际格局的重大隐患。为什么不专注搞和平发展?这一点,让人很困惑。

日本民众的主流应该是没问题的,但相当长时期内,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这应该是事实。日本当局就必须另当别论,那些政客若有自知之明,还存有点公道正义,就应该真心承担二战的责任、承认二战的结果。

就像俄罗斯总统助理帕特鲁舍夫说的,希望日本政府理智行事,停止推行“自杀式”军事化政策,停止向俄罗斯和中国“炫耀武力”。话说的很直接,但很对。希望日本民众能够广泛觉醒,抵制并祛除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

对中国来讲,无路日本政客说什么,“友好”说得再多再甜,130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对日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来源:乐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