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常州经济发达、文教昌盛,江苏理工学院升格大学的消息已经流传很久,这所大学的更名比较尴尬,按说应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不过这个名字是江苏大学的曾用名,可能会难以通过。
江苏的城市高教布局中,常州可以说有数量也有质量,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和常州工学院组成本土“三驾马车”,另外还有南航、河海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的校区。
作为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常州经济发达、文教昌盛,江苏理工学院升格大学的消息已经流传很久,这所大学的更名比较尴尬,按说应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不过这个名字是江苏大学的曾用名,可能会难以通过。
于是,江苏理工学院又提出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大学”,这个名字符合其历史沿革,但当前国内技术师范高校比较多,江苏理工学院能否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特别是在学生就业渠道方面实现接轨,可能也是一个现实挑战。
与江苏理工学院一样面临更名难题的,还有同城兄弟常州工学院。虽然常州工学院现在并没有更名计划,但去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机械硕士、能源动力硕士和电子信息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去年软科国内排名325位,升格为大学也只是时间问题。
升格为大学并更名,对一个院校来讲是一件大事。特别是江苏名校林立,如果高校名字乏善可陈,就会埋没其中,难以产生吸引力。江苏的高校中,江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都是这些年成功更名的范例。
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类似,常州目前已经有了以城市命名的常州大学,发展势头也不错。所以其他两个高校可以考虑错位发展,直接冠名“江苏”,体现苏南区域的省份代表性。
江苏技术师范大学,同样适用于常州工学院。如果江苏理工学院不愿意用这个名字,常州工学院可以考虑,或者更名为“江苏科技师范大学”。常州工学院曾在2003年成建制并入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现有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第二级认证,所以更名职业师范类高校并不突兀。
江苏工程大学,可能更符合其学科特点。“工程大学”多为包含“工程”的理工类院校统称,也比较多见。但目前江苏省内有南京工程学院,还没有一所冠名“江苏”的工程大学,常州工学院可以借势而上,先发制人。
常州工学院现有50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类别占据主体,其中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上刚获批的3个专业硕士点,去年获批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工程大学”的名号实至名归。
江南科技大学,或许可让人耳目一新。无锡轻工学院更名江南大学,即可赢得百年学府的印象。其实,常州同处于江南中心区域,烟雨江南的景致别具一格,苏州园林名扬天下,常州园林同样历史悠久,明清两代盛极一时,近园、意园、约园、、未园暂园等数量多达 40 余个。
换个思路,用“江南的诗意”打造“新工科”品牌,可能更有利于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常州工学院在苏南区域就业率非常高,去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2%,其中留常率超36%。
这就是常州工学院,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西魏遗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