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1角硬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早已退出主流支付舞台,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面值太小,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些人拿到就随手丢进抽屉。
提起1角硬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早已退出主流支付舞台,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面值太小,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些人拿到就随手丢进抽屉。
但在收藏圈,1角硬币的故事可一点都不普通。某些稀缺年份,早已从“零钱”变成了“宝藏”。一枚1986年的麦穗1角,因为发行量极少,拍卖成交价高达3万多元;另一枚2000年的菊花1角,也因未公开发行而身价过千。
今天就带你走进被遗忘的1角硬币世界,看看这些小小的硬币,是如何在收藏市场里一步步走上价值巅峰的。
自建国以来,我国一角硬币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早期的麦穗图案,到后来的长城币,再到大家熟悉的菊花系列,它们不仅是流通工具,也记录了时代的印记。
随着移动支付普及和纸币替代,1角硬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人甚至觉得它“可有可无”,这也让不少被随意保存下来的1角,成为后来收藏市场的潜力品。
影响硬币价值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三个:
发行量:数量越少,越容易涨价
发行背景:特殊年份或未公开发行的,更受关注
品相保存:全新未使用、原光币,远比磨损严重的流通币更有价值
这三个条件叠加,就决定了一枚1角硬币能否从“面值币”摇身一变成为“藏品币”。
在所有1角硬币里,1986年麦穗1角无疑是“硬币之王”。
当年只发行了660枚,主要用于装帧套币,从未真正进入流通市场。正因如此,它的稀缺程度远超普通币。
市场价格:
普通流通币几乎见不到,全新品或装帧拆出品,拍卖成交价高达34658元
这一枚硬币的价格,足以秒杀不少大面额纸币,让人感叹“小身材大价值”。
另一枚“明星”硬币,就是2000年版的菊花1角。
它从未公开发行,只作为纪念册中的装帧币出现,数量有限。虽然不像1986年麦穗1角那么极致稀缺,但在收藏圈仍然被视为难得一见的精品。
市场价格:
单枚行情在千元左右,若保存完好,整卷、整捆价值更高
从面值0.1元涨到上千元,升值幅度之大,让它成为不少藏友梦寐以求的“收藏黑马”。
1角硬币,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小零钱”,但在收藏市场,它早已上演了从“面值币”到“万元币”的逆袭。
1986年麦穗1角,一枚拍出3万多元;2000年菊花1角,市场价过千。普通的1角硬币或许没有太大价值,但那些稀缺年份,已经成为藏友们眼中的珍宝。
所以,如果你家里还有这些“被遗忘的零钱”,一定要仔细翻一翻,说不定你的抽屉里,就躺着一枚价值不菲的财富。
你手里有没有老年份的1角硬币?欢迎留言分享,也许下一个惊喜的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
来源:小小收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