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靖街道林湾村: 农家书屋成“文化粮仓” 点亮精神文明新图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0:01 1

摘要:80年前,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浴血奋战,用生命与信念捍卫了民族尊严;80年后,我们在和平年代回望历史,传承精神。在安靖街道林湾村,农家书屋正成为村民汲取知识、铭记历史、涵养心灵的重要阵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

80年前,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浴血奋战,用生命与信念捍卫了民族尊严;80年后,我们在和平年代回望历史,传承精神。在安靖街道林湾村,农家书屋正成为村民汲取知识、铭记历史、涵养心灵的重要阵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后,林湾村村民自发来到书屋,翻阅历史书籍,交流感悟,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融入日常生活。

铭记历史

书香中传承抗战精神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林湾村的不少村民通过电视、网络收看了大会直播。大会上庄严的升旗仪式、抗战老战士方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大家心潮澎湃。

“听到总书记说‘和平来之不易,正义不可战胜’,我特别感动。”村民曾凤说,“我们这一代人更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直播结束后,不少村民相约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20平方米的空间里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文化氛围,书架上整齐排列着2000余册图书,其中不乏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村民们围坐在阅读区,手中捧着书本,神情专注。“以前我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剧。今天看完大会,再来书屋翻一翻真实的史料,感受更深刻。”村民周心雅特意挑选了一本《抗战英烈故事》,准备带回家与父母一起阅读。

在书屋的另一侧,几位年轻人也在翻阅抗战题材的书籍。他们表示,纪念大会让他们深受震撼,而农家书屋的这些书籍则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周婷激动地表示,在农家书屋不仅读到了历史,更看到了未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更好地传承抗战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到来,村民也都想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我们也提前准备了一批抗战主题书籍,方便大家查阅。”林湾村党委副书记杜娟表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希望通过农家书屋这一平台,让村民在阅读中了解历史、传承精神,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动力。

文化粮仓

家门口的精神港湾

林湾村的农家书屋不仅在特殊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平日里也是村民们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林湾村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丰富图书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林湾村的农家书屋虽面积不大,却温馨而充实。书屋左侧整齐摆放着政经类和儿童类书籍,右侧则是文化类和综合类读物。每天,苏婷都会不定期巡查,将未归位的图书整理好,确保书架整洁有序。“我们有一本‘百姓点单’意见簿,村民可以写下想看的书。”苏婷表示,根据村民需求,书屋会及时上新满足不同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求。“很多村民在观看完纪念大会后都来到这里寻找抗战相关的书籍,我们也是提前又增加了一些经典的抗战历史读物和一些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文学作品。”

不仅如此,林湾村还在硬件方面做足了功夫,通过优化空间布局,配备舒适的阅读座椅、照明设备;增加设备,安装空调、设置便民服务箱等举措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村民提供最优质的阅读体验。“这里有免费空调和茶水,比在家看电视舒服多了,还能增长知识。”村民曾凤笑着说。

据了解,农家书屋可容纳20至30人同时阅读,管理员严格执行借阅登记、图书维护制度。遇到破损的图书,会及时修补;对逾期未还的村民,也会温和提醒。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村民随时来“充电”都格外舒心。“我们要把农家书屋打造成真正的‘文化粮仓’。”杜娟表示,林湾村将继续倾听村民意见,进一步优化书屋服务,计划引入更多数字化阅读资源,提升服务能力,让这座“家门口的书屋”真正成为连接知识与乡村、点亮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纽带。

记者 郭芯屹

来源:天府郫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