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菜的麻辣鲜香中沉淀着千年巴蜀的烟火底蕴,郫都作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的发源地,以郫县豆瓣为纽带,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川菜产业生态。郫都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筑牢法治根基、强化精准监督、汇聚代表力量”三套组合拳,让这份醇厚的滋味,既沉淀在青瓦白
川菜的麻辣鲜香中沉淀着千年巴蜀的烟火底蕴,郫都作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的发源地,以郫县豆瓣为纽带,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川菜产业生态。郫都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筑牢法治根基、强化精准监督、汇聚代表力量”三套组合拳,让这份醇厚的滋味,既沉淀在青瓦白墙的乡愁里,更奔涌在现代产业的动脉中,在助力川菜产业转型的实践中让传统风味持续焕发新生。
法治筑基
构筑产业健康发展“防护网”
坚实的制度保障是产业行稳致远的基石。区人大常委会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精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聚焦“舌尖上的非遗”,区人大常委会以《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发展促进办法》的制定为契机,化身产业发展“智囊团”。从传统工艺保护到现代标准制定,从品牌建设到质量追溯,一条条凝聚集体智慧的建议,让三百余年的酱香在法治阳光下历久弥新。这份带着豆瓣醇香的地方规章,既是对传统技艺的深情守护,更是对产业未来的智慧擘画。
在经济监督的广袤田野上,区人大常委会执制度之犁深耕细作,及时出台《成都市郫都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勾勒出法治护航的丰收图景。每季度召开国民经济运行分析会,搭建起政企沟通的“连心桥”;专题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川菜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编织成决策参考的“信息网”;人大代表建议的分析转化,淬炼出政策制定的“金钥匙”,助力川菜产业链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
这些制度既是为传统工艺筑起的“防风林”,又是为产业升级铺设的“高速路”。在传承与革新之间,区人大常委会用法治标尺丈量传统产业的现代化路径,助力百年老字号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生。
精准监督
破解产业升级痛点堵点
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川菜产业城,代表们的调研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鲜活的一线实情:满载原料的货车在园区道路排队等候、传统车间里老师傅对着智能设备犯难、预制菜企业捧着各不相同的标准发愁……这些冒着“烟火气”的问题清单,正是人大监督精准发力的靶心。
循着市委“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产业功能区建设蓝图,区人大常委会立足“立园满园”工作总体部署,多次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深入川菜产业片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园区规划建设、项目落地、运营管理等进行深度调研,累计发现问题8个,提出优化建议20条,助力有效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与服务功能。
面对“智改数转”的发展趋势,区人大常委会以务实之举助推川菜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组建“专家智囊团”深入龙头企业“把脉问诊”,精准开出数字化转型良方;另一方面,远赴福建取经问道,将先进经验转化为破解产业“小而散”困局的本土实践,以调研之实、建议之专、行动之速,为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飞地经济”调研破局区域壁垒,走访企业捕捉最小经济单元脉搏,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世界美食之都”建设,创新开展“产业链解剖式”调研。从汇菇源的菌菇培育到海霸王的冷链物流,区人大代表们沿着产业链“顺藤摸瓜”,搜集问题4个,提出建议6条,助力产业协同度显著提升。
此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心系川菜餐饮企业发展,组织召开餐饮企业代表座谈会。通过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系统梳理收集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3类问题,针对性提出8条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建议,推动餐饮行业提质增效。
从破解“智改数转”难题到打通产业链协同堵点,从优化园区承载功能到助力餐饮企业纾困,区人大常委会的每一次监督问效都紧扣产业脉搏,每一条建议举措都饱含为民情怀。区人大常委会正以调研成果转化的实效为引擎,在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协同化发展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汇聚力量
激活产业创新的“神经末梢”
在郫都区,活跃着一支特殊的“产业发展先锋队”——由非遗传承人、行业领军者、科研专家组成的人大代表矩阵。他们在产业链上建阵地、在一线履职中解难题,成为连接民意与产业的桥梁。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探索“产业链上建‘家站’”模式。依托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川菜产业片区优势,深度挖掘“郫县豆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高标准打造美食产业(绿色食品)人大代表联络站。该联络站以产业链为纽带,通过“代表驻点+行业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提供了“郫都样板”。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更是联系群众、推动产业发展的桥梁纽带。区人大常委会印发《美食(含绿色食品)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郫都区)建设工作方案》,创新构建“双维协同”发展机制。纵向维度形成“常委会主导、产业站点为基础、人大代表为主体”三级联动体系,横向维度整合“专家智库智力支持+产业代表专业支撑+职能部门服务保障”三大资源平台。纵向组织网络与横向协作平台的有机融合,有效推动产业链延伸、创新要素集聚、价值层级提升,助力绿色食品产业实现质效双升。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深入挖掘川菜产业领域人大代表的先进履职事迹,生动报道过郫县豆瓣传统技艺传承人代表张安秋、岳鹏,川菜文化传播者芶思,以及川菜行业领军人物夏长春等人的履职故事。鲜活的典型宣传既展现代表风采、讲好人大与川菜故事,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显著提升郫都川菜产业的品牌影响力。
当人大监督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川菜传承创新的根基便愈发坚实。民主实践的蓬勃活力深度融入产业发展血脉,让川菜在法治护航的制度保障与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双重助力下,向着更辽阔的蓝海扬帆远航、破浪前行。
记者 何曼青
来源: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