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蛋白有益?加拿大研究:或降癌症死亡风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09:35 1

摘要:“吃肉致癌”的说法流传多年,不少人为了健康刻意减少猪肉、牛肉、鸡蛋等动物蛋白的摄入,转而只吃豆制品、坚果等植物蛋白。但最近一项来自加拿大顶尖大学的研究,却给所有“肉食爱好者”带来了意外惊喜——多吃动物蛋白,或许能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吃肉致癌”的说法流传多年,不少人为了健康刻意减少猪肉、牛肉、鸡蛋等动物蛋白的摄入,转而只吃豆制品、坚果等植物蛋白。但最近一项来自加拿大顶尖大学的研究,却给所有“肉食爱好者”带来了意外惊喜——多吃动物蛋白,或许能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usual intakes are not adversely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cardiovascular disease-,or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risk:an NHANES III analysis "的研究论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项研究,看看动物蛋白和健康之间到底藏着怎样的关联,也给大家一份实实在在的饮食建议。

先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这么在意“蛋白来源”?

在聊研究之前,得先明白一个前提:蛋白质对健康的重要性,几乎不用多说。作为人体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它是构成细胞、修复组织、维持免疫功能的“基石”——小到伤口愈合,大到抵抗疾病,都离不开蛋白质的支持。

但一直以来,“动物蛋白好还是植物蛋白好”的争议从未停止:

有人说动物蛋白(肉、蛋、奶)里有饱和脂肪,会增加心血管负担,甚至诱发癌症;

也有人说植物蛋白(豆类、谷物、坚果)氨基酸不全面,长期吃容易营养不良;

更有不少人被“红肉致癌”的说法吓住,直接把肉从餐桌上划掉。

这些争议的核心,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到底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寿命,尤其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

而这次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恰恰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研究一锤定音:动物蛋白不仅不致癌,还可能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研究团队没有凭空猜测,而是选择了“大数据验证”——他们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III)中的海量数据,涵盖了数千名成年人的饮食情况和长期健康追踪结果。

要知道,NHANES是全球公认的权威健康数据库之一,数据量大、追踪时间长,得出的结论可信度极高。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两个核心指标:

参与者日常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摄入量;

这些参与者后续是否因全因(各种原因)、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

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颠覆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

首先,无论是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都和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没有“不良关联”——也就是说,只要你正常摄入,既不会因为吃动物蛋白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也不会因为吃植物蛋白提高整体死亡风险;

更关键的是,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惊喜关联”:摄入更多动物蛋白的人,癌症死亡风险反而更低——注意,这里说的是“关联”而非“直接因果”,但这已经足够打破“动物蛋白致癌”的谣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研究团队推测,可能和动物蛋白的“营养优势”有关:

动物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且吸收率更高,能更好地维持肌肉量、增强免疫力。而免疫力强的人,对抗癌细胞的能力也更强,自然可能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反观很多刻意避开动物蛋白的人,虽然吃了很多植物蛋白,但如果搭配不当,反而会导致氨基酸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机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纯素食者”反而更容易生病。

别误解!“多吃动物蛋白”不是让你“狂吃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兴奋地说:“那我以后可以放开吃红烧肉、炸鸡了?”

别急,这里必须强调一个关键前提:研究说的是“适量多吃动物蛋白”,而不是“无节制吃高油高盐的肉”。

如果你的“多吃动物蛋白”,是指每天抱着油炸鸡腿、肥肉肘子不放,那不仅不会降低癌症风险,反而会因为摄入过多脂肪和盐分,增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这些都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帮凶”。

真正健康的“动物蛋白摄入”,其实有3个核心原则:

选对种类:优先选“优质动物蛋白”,比如瘦肉(鸡胸肉、牛肉里脊)、鱼虾(尤其是深海鱼,含Omega-3)、鸡蛋(蛋清蛋黄都要吃)、低脂牛奶/酸奶,少选加工肉(香肠、培根、腊肉)和肥肉;

控制总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鸡蛋1个——大概相当于“每天1个鸡蛋+1手掌心瘦肉+1小块鱼”的量,过量反而不好;

合理搭配:不要只吃动物蛋白,也得搭配植物蛋白——比如吃红烧肉时配一盘豆腐,喝牛奶时加一把坚果,这样既能互补营养,又能平衡脂肪摄入。

给普通人的最终建议:别再纠结“蛋白来源”,关键是“均衡”

其实看完这项研究,我们最该明白的不是“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好”,而是“不用刻意排斥某一种蛋白”。

健康的饮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如果你喜欢吃肉,只要选瘦肉、控制量,搭配蔬菜和主食,就不用怕“致癌”;

如果你是素食者,只要注意用多种植物蛋白搭配(比如豆类+谷物,就能补充全部氨基酸),再额外补充维生素B12(植物中含量少),也能保持健康。

毕竟,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且综合”的——比起纠结“吃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更重要的是避免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习惯,保证每天有蔬菜、有水果、有全谷物,再配合适量运动。

最后总结一句话:不用把“吃肉”当成洪水猛兽,适量吃、选对肉,动物蛋白也能成为健康的“好帮手”。你平时喜欢吃哪种动物蛋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SCI医学科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