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四川喝酒待了半个月,说句不好听的,一般人来四川还真受不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2:24 1

摘要:刚从成都飞回北京,坐在办公室里还忍不住嗦了口冰粉 —— 这半个月的四川之行,让我这个北方汉子彻底破防了。倒不是水土不服,而是被这 “天府之国” 的独特魅力 “折磨” 得又爱又恨。

刚从成都飞回北京,坐在办公室里还忍不住嗦了口冰粉 —— 这半个月的四川之行,让我这个北方汉子彻底破防了。倒不是水土不服,而是被这 “天府之国” 的独特魅力 “折磨” 得又爱又恨。

今天必须跟各位唠唠,为啥说一般人来四川真 “受不了”。

1.美食辣到“灵魂出窍”

来四川前,我自认也算吃辣界的 “青铜选手”。直到在街边小店点了碗红油抄手,第一口下去直接眼泪狂飙 —— 这哪是辣,分明是火焰在舌尖蹦迪!本地人还笑呵呵地递来一瓶唯怡豆奶:“遭不住就喝这个,解辣神器。”

后来才知道,四川的辣讲究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光是红油里的香料就有十几种。最绝的是,明明辣得胃痛,第二天又忍不住钻进火锅店,对着九宫格大流口水。

2.气候潮湿黏人

四川的气候太“滋润”了!湿度大,天气闷热,待久了整个人都黏糊糊的。而且这种气候还特别适合微生物生长,对酿酒来说是好事,但对人来说,就容易让人感觉不舒服,身体总是湿湿的,皮肤也容易出问题。这气候,对那些适应不了的人来说,简直是“折磨”。

3.谜之方言

在成都打车,司机师傅热情地跟我唠嗑:“妹儿,你爪子嘞?” 我一愣:“师傅,我是男的……” 后来才知道,“爪子” 是 “干啥” 的意思。更绝的是去菜市场买菜,老板说:“这个海椒安逸得板!” 我盯着摊位上的辣椒直发懵 —— 海椒不是海里的辣椒吧?直到同事翻译:“他说这辣椒特别棒。”

半个月下来,我勉强能听懂 “巴适”“要得”,但遇到 “摆龙门阵”“打牙祭” 这类高阶词汇,依旧两眼一抹黑。

4.酒桌规矩多

四川的酒桌文化太“讲究”了!敬酒、碰杯、猜拳,一套一套的,规矩多得很。而且在酒桌上,那氛围,那讲究,要是不懂规矩,很容易闹笑话。

比如敬酒的时候,要先敬长辈,再敬同辈,最后才能敬晚辈;碰杯的时候,杯口要低于对方的杯口,表示尊重;猜拳的时候,那喊声,那手势,要是不会,只能干瞪眼。这文化,对那些不熟悉的人来说,一头雾水。

四川人爱喝酒,那是刻在基因里的。在酒桌上我喝到了一款本地酒——南池翠N9,印象深刻。

开瓶瞬间,浓郁的窖香扑鼻而来,入口绵甜爽净,细细品味还有花果香在舌尖打转。原本以为会辣喉咙,结果顺得像丝绸滑过食道,喝完第二天头也不疼。

后面问了客户才知道,这酒背后藏着个酿酒江湖。酒厂扎根邛崃37年,是四川老八大原厂之一,手里攥着2000多口老窖池,连空气里都飘着酒糟香。他们用五种粮食按黄金比例配伍,在陶坛里沉睡了整整9年,再用15年老酒勾调,酒体醇厚得能拉出丝线。

最绝的是定价 —— 百元出头就能喝出三四百的品质,当地人直接拿它当 “名酒平替”,婚宴、家宴甚至宵夜摊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在四川待了半个月,我也算是被“熏陶”了。尤其是对白酒,有了更深的认识。大伙都有什么看法?

来源:我将时来运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