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的动态变化备受瞩目,而博鳌亚洲论坛 2025 年年会无疑成为了 AI 技术发展的重要风向标。vivo 这家在科技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宣布成立机器人研究院,其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所提出的“渐进式发展”战略,并非空穴来风。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的动态变化备受瞩目,而博鳌亚洲论坛 2025 年年会无疑成为了 AI 技术发展的重要风向标。vivo 这家在科技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宣布成立机器人研究院,其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所提出的“渐进式发展”战略,并非空穴来风。这一战略强调技术落地需匹配用户需求,例如在智能手机领域,用户对于更智能、更便捷的操作体验有着迫切需求,vivo 正是基于对这些需求的精准把握,才提出了这样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
清华大学团队基于深入的研究和精准的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十年机器人硬件成本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从原本的 1 万美元降至万元人民币。这一预测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综合了技术进步、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市场规模扩大等多种因素。随着成本的降低,机器人在养老等社会场景的应用将得到极大推动。比如在养老领域,机器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陪伴、健康监测以及紧急救援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阿里通义千问发布的全球首个 70 亿参数全模态大模型 Qwen2.5-Omni 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语音合成与多模态处理方面达到人类水平,这一成就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大量数据的支持。其端侧适配性为智能终端设备带来了革新的可能,以智能手机为例,这意味着更智能的语音助手、更精准的图像识别等功能将成为常态,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算力市场与资本动向方面,全球 AI 算力需求呈现出持续井喷的态势。科创 AIETF 单日成交突破 1.07 亿元,这一数据充分折射出市场对于算力基建的坚定信心。据 Frost & Sullivan 权威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市场规模已高达 6.16 万亿美元,并且预计在 2027 年将突破 11 万亿美元,这一增长趋势令人瞩目。
资本市场在 AI 领域呈现出分化的态势。在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成分股中,萤石网络、云从科技等技术型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逆势上涨。以云从科技为例,其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其在安防等领域获得了大量订单,从而推动了股价的上涨。而软件 ETF 近五日吸金超 7200 万元,杠杆资金持续加仓,这显示出投资者对于软件行业在 AI 领域发展前景的看好。
在政策与区域发展方面,内蒙古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地方政府对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决心和力度。计划三年内建成百万 PFLOPS 智能算力中心,旨在打造全国绿色算力交易枢纽。这不仅有利于内蒙古本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也将为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商务部联合多部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场景落地,宝马集团与阿里合作研发车载智能系统,实现语义理解与生态整合的技术突破。这一合作是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强强联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和安全的驾驶体验。例如,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实现导航、播放音乐等操作,车辆能够自动识别路况并提供最佳的行驶建议。
在行业应用纵深发展方面,金融领域的贝宝通过 AI 实现跨境商户服务个性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指出,AI 将重构就业市场结构,一些重复性高、规律性强的工作可能会被 AI 所取代,而与之同时,也会催生出许多与 AI 技术研发、应用和管理相关的新岗位。
制造业方面,联想集团依托“端-边-云-网”架构加速 AI 基础设施部署,DeepSeek R1 大模型推动企业级 AI 应用成本下降 60%,这一成果催生从训练到推理的产业范式转移。当前AI产业呈现"技术突破-资本驱动-政策引导-场景落地"的协同发展态势,建议重点关注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算力基建等核心赛道。
来源: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