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稻田间,汉中市南郑区的连片水稻正渐次成熟。9月1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植保总站等单位的5名专家深入协税镇、新集镇多个村庄,实地查看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专家组一行穿行田埂,仔细察看穗粒健康状况,并与市区农技人员现场交流。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
秋日稻田间,汉中市南郑区的连片水稻正渐次成熟。9月1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植保总站等单位的5名专家深入协税镇、新集镇多个村庄,实地查看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专家组一行穿行田埂,仔细察看穗粒健康状况,并与市区农技人员现场交流。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对南郑区水稻绿色防控成效予以“技术新、覆盖广、效果实”的高度认可。
此次调查评估源于汉中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的实施要求,旨在系统检验水稻病虫害防治及绿色防控实施效果。南郑作为汉中市三个被抽查区县之一,展示了系统化的绿色植保集成技术体系。
据介绍,南郑区在水稻生产中大力推行生态控害技术,逐步构建“天敌+农艺+生物诱控”立体防控模式。不仅广泛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和稻田养鸭,还创新推广田坎种植大豆实现抑草减虫,显著增强农田生态系统自控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南郑区今年引进多项科技新手段,包括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免疫诱抗剂、二化螟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等,形成“二化螟迷向+免疫诱抗”技术组合,在7个镇街的水稻主产区联合20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13万亩。与此同时,区内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陕西瑞飞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获评省级五星级服务组织,全年完成水稻统防统治15.71万亩次。
图为专家们深入南郑区水稻产区调研
评估数据显示,南郑区水稻绿色防控覆盖率已达56.3%,统防统治覆盖率54.6%,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实现了化学农药减量与植保贡献率提升的双重目标,为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毅 通讯员 王琦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