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上市关键期,厦门“小巨人”企业在青岛建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09:02 1

摘要:9月3日,立洲精密发布公告称,计划以全资子公司立洲(青岛)五金弹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立洲”)作为投资主体,投资2.2亿元建设立洲高精密弹性件(青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同时,立洲精密及青岛立洲拟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青岛高新区投资项目协议

备战北交所IPO的厦门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洲精密”),传来新动态。

9月3日,立洲精密发布公告称,计划以全资子公司立洲(青岛)五金弹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立洲”)作为投资主体,投资2.2亿元建设立洲高精密弹性件(青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同时,立洲精密及青岛立洲拟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青岛高新区投资项目协议》。

作为一家来自厦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立洲精密2023年挂牌新三板。今年6月底,企业发布招股书,拟冲刺北交所上市,相关募集资金将用于立洲高精密弹性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从此番发布的公告来看,立洲精密在青岛投资建设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产品将主要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恰与青岛布局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相契合。

对青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含金量较高的项目。

冲刺北交所的厦门“小巨人”

图片来源:立洲精密半年报

此番立洲精密之所以选在青岛建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主要是因为企业此前便已将青岛视作北方业务发展重点区域。

企业官网显示,立洲精密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立于福建厦门,主要从事中高端精密弹性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汽车制造、工业机械、电子电器、医疗及其他领域。

建厂初期,立洲精密服务于厦门及周边城市的领先工业。2001年,为满足北方市场需求,青岛立洲正式成立。

招股书显示,青岛立洲注册资本993万元,注册地位于青岛高新区。截至2024年末,青岛立洲总资产为4933.22万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755.95万元。

如今,立洲精密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南北三工厂的全方位、全地域大型集团化企业,在去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立洲精密成功上榜。

三工厂中,除前述提到的立洲精密与青岛立洲外,还有一个是位于福州的福州立洲弹簧有限公司,青岛立洲系唯一位于北方的工厂。

因此,企业选择在青岛建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或有继续扩大在北方市场布局的意图。这一点,在企业此番发布的公告中也能看出一二:

为适应公司业务规模及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产品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发挥规模优势。

而梳理立洲精密近期在资本市场的相关动作,其在青岛投资建厂,应该还有更深的战略考量。

2023年挂牌新三板的立洲精密,正稳步推进在北交所上市相关进程。

早在2023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刚两个月的立洲精密,便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北交所上市辅导,不过由于彼时其身处新三板基础层,而非被视作北交所后备军的创新层,企业方面坦言,存在因未能进入创新层而无法申报的风险。

直至今年6月19日,立洲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通过辅导验收,并于当月底披露招股书(申报稿)。

6月24日,立洲精密向北交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并在一周后的6月30日披露招股书(申报稿)。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立洲精密营收分别为1.59亿元、1.91亿元、2.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6%、15.89%;净利润分别为2726.57万元、3997.56万元、5465.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6.62%、36.73%。

近年来,立洲精密在企业经营方面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会为企业冲刺北交所带来信心。

这一趋势在今年的半年报中也得以延续。报告期内,企业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8.2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760.69万元,同比增长11.84%。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中同样也披露了此次募集资金的用途——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立洲高精密弹性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招股书提到的“立洲高精密弹性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并非立洲精密要在青岛建设的立洲高精密弹性件(青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另外,今年7月25日,北交所公布对立洲精密IPO的审核问询函,直指公司治理、财务真实性及募投必要性等问题,如在行业平均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的背景下,立洲精密却逆势上扬至42.7%,北交所要求企业结合销售单价、单位成本及构成,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各类产品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8月27日,立洲精密发布公告,称由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内容涉及面较广,现场统计整理工作量较大,企业已向北交所提出延期回复的申请,预计在9月19日前提交回复。

在企业冲刺北交所迎来关键节点的背景下,立洲精密选择在青岛投资建厂,颇有“搏一把”的意味。

那么,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能为立洲精密登陆资本市场带来助力吗?

能否与青岛产生化学反应?

此番立洲精密发布的公告中,披露了项目选址、投资额、规划等更多细节信息。

公告显示,青岛立洲拟在青岛高新区正阳西路以北、锦霞路以南、宝源路以东、华东路以西购买约21.3亩工业用地使用权投资建设立洲高精密弹性件(青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拟建设研发办公楼、生产车间等,主要从事高精密金属弹性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配套用于汽车(新能源与自动驾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含低空飞行器)、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从选址来看,项目落在青岛高新区,与青岛立洲注册地相隔不远,但并非是对原有企业的升级扩建,而是实实在在的又在青岛新落地了一个项目。

从投资额度看,其可以直接带来1.1亿元的固投,在当今投资形势下,这样真金白银的注入,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然,衡量一个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之于一座城市发展的作用,不能单纯从投资额度、规模等方面来审视,而是要看其与当地产业布局的耦合度。

具体到立洲精密在青岛布局的这个项目来看,其主要从事高精密金属弹性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换言之,这个项目既涵盖了上游的研发与设计,也涵盖了中游的生产制造,同时也涵盖了下游的销售环节,基本上囊括了一整条产业链。

特别要提到研发和设计,这很有可能代表了立洲精密今后将有更多核心研发技术,在青岛实现落地。

根据厦门火炬高新区官微今年8月一则报道显示,立洲精密每年都会将销售额的7%左右投入研发,现已成功研发耐超高离心力自锁挡圈成型技术、双向扭转叠层成型技术等,打破了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公告显示,立洲精密与青岛立洲共同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自动上料式弹簧端部校平处理装置”的专利。

对一座城市而言,想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掌握核心研发技术是一个必选项。

目前来看,立洲精密产品主要还是应用于汽车领域。公开报道显示,在弹性件领域深耕30余年的立洲精密,客户涵盖博世、大陆、舍弗勒、大众、比亚迪、中国中车、瑞凯威、ABB、艾默生等世界知名品牌。

近年来,青岛致力于在造车领域有所建树,而通过聚焦高端精密金属弹性件等核心零部件,进一步提升产品本地配套率,以此提升自身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存在感与影响力,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除汽车产业外,项目聚焦的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含低空飞行器)、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同样也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重点布局的领域。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智能机器人领域。

在“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青岛将人工智能列为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并明确提出要聚力突破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全力打造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重要的研发制造中心,而项目所在的青岛高新区,正是青岛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今年8月,青岛高新区官微的一则报道中也曾提及立洲精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立洲弹簧生产的波形垫片,为人形机器人关节等关键部位提供了可靠的配套支持。

未来,随着项目落地,借由立洲精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持续突破,有望进一步壮大青岛高新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实力,进而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助力。

因此,立洲高精密弹性件(青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的落地,不仅对于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壮大、产业链集聚以及人才吸引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望对青岛未来经济走向和城市地位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来源:凤凰网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