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初的上海,几乎天天下雨。记者从铁路上海站获悉,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团队给上海站站房屋面换上了“新装”,一片整洁的白色TPO防水卷材覆盖其上,解决了上海站困扰已久的漏雨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9月初的上海,几乎天天下雨。记者从铁路上海站获悉,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团队给上海站站房屋面换上了“新装”,一片整洁的白色TPO防水卷材覆盖其上,解决了上海站困扰已久的漏雨难题。
据悉,这项覆盖北进站口上方、东西廊道等关键区域的屋面大修工程,历时近三个月完成。如今,在高温、大风、大雨的检验下,这座繁忙的交通枢纽筑牢了“防水屏障”。
图为穿上“雨衣”后的上海火车站屋顶。上海房建公寓段供图
此次大修项目的核心挑战,在于首次大规模采用新型TPO防水卷材替代传统黑色SBS沥青防水层。这不仅是一次施工任务,更是一场对技术能力的考验。
传统SBS卷材热熔法施工需频繁使用燃气喷火枪动火,在车站屋面作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此,上海房建公寓段组织专业团队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对比多种材料特性,最终确定采用无明火施工的TPO卷材——先通过防水涂料实现大面积粘合铺贴,仅在卷材接缝处用热风焊接,全程减少90%以上动火作业,从源头规避了安全风险。
“00后”姚佳琦是团队里的安全员,也是项目安全防线的“守护者”,每天开工前,他都会提前抵达现场,逐一检查施工设备、防护用具是否达标,仔细核对作业区域的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他始终紧盯现场。为了确保安全管理无漏洞,他还牵头完善了“施工安全日记”制度,要求每天记录作业内容、安全检查情况、隐患整改结果,让每一项安全工作都有迹可循。
近距离展示上海站屋顶的新款“雨衣”。上海房建公寓段供图
刚工作一年的郑浩天、杨佳一则把此次项目当作成长的“练兵场”。从熟悉TPO卷材的性能参数,到掌握热风焊接的操作技巧,两人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热情。面对数十米长的卷材铺贴任务,他们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施工师傅请教,快速掌握了分点协作的作业方法。在处理通气管周边、排水沟两侧、女儿墙夹角等细部节点时,他们更是沉下心来,跟着师傅们手持滚轮与热风焊枪,蹲在作业面上一点点封填潜在渗水点,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隐患。
夏季的上海站屋面,堪称“高温战场”。阳光直射与屋面热反射叠加,作业面温度最高接近60摄氏度。每天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这批青年铁路职工已身着防护服、头戴安全帽,准时出现在施工区域。凌晨四点半的上海站,成了他们近三个月来最熟悉的风景。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