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赵朴初先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以表彰朴老在抗日救亡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赵朴初先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以表彰朴老在抗日救亡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
赵朴初先生在抗日救亡时期到底做出哪些突出贡献:
一、成立组织,安置难民
1937年8月,“八一三”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起的侵华战争全面升级,淞沪会战爆发,日寇战机对上海狂轰滥炸,导致许多人无家可归,难民激增至130万,租界内最多时达70万。
国难当头,赵朴初先生、吴大琨先生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佛教护国和平会”,组织僧侣救护队,实施抢救淞沪会战伤员,开展收容、安置难民等一系列工作,冒着生命危险,将难民带至宁波同乡会等处安置,与黄涵之等人牵头的“慈联会”,先后建起收容所50多处,安置难民高达50万人次,真正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撑起一方安身之所。赵朴初先生一时间被人们誉为“活菩萨”。
二、培训难民,输送参战
赵朴初先生不满足于安置难民,而是在此基础上,对难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抗日救亡教育,为抗日军队输送有生力量。
赵朴初创办“少年村”,为流浪孩子筑起避风港,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启蒙教育,播撒希望,振奋精神,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骨气的中国人。
赵朴初对难民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中青年难民进行培训,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开展抗日救亡教育,动员中青年难民参加新四军,加入抗日救亡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与新四军取得联系,凭借过人胆识,多方运筹,先后三次分批向皖南新四军输送1200多名经过培训的青年难民,为抗日军队输送有生力量。
1939年,赵朴初先生获悉新四军特别缺乏无线电报务人员,立即积极运筹,以难童学技术、谋出路为由头,创办“难民无线电培训班”,得到了上海租界工部局的同意,“难民无线电培训班”于1939年7月1日在宁波路190号正式开班。这个班先后开办两期,共培训无线电报务员50多人,其中38人被秘密送往新四军,解了新四军缺乏无线电报务员的燃眉之急……
赵朴初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5年了,但是,赵朴初先生在抗日救亡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已经载入史册,永世长存!
来源:庐州闲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