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风季的福建,水库大坝的巡查数据实时跳动在云端;深山的矿区里,AI正24小时紧盯边坡位移;应急通信车的天线在暴雨中架起“生命通道”……这些场景不再是科幻画面,而是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用硬核科技编织的安全防护网。今天,就带您探秘这些藏在身边的“安全卫士”!
台风季的福建,水库大坝的巡查数据实时跳动在云端;深山的矿区里,AI正24小时紧盯边坡位移;应急通信车的天线在暴雨中架起“生命通道”……这些场景不再是科幻画面,而是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用硬核科技编织的安全防护网。今天,就带您探秘这些藏在身边的“安全卫士”!
智慧矿山让石头“会说话”的守护者
深夜,某矿区中控室的电子大屏突然弹出红色预警:矿坑一处边坡位移量已超安全阈值!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收到风险推送,AI算法同步启动智能分析——预判数小时内该区域或面临滑坡风险。依托凯特科技智慧矿山系统的智能监测与分析能力,本年度已多次成功实现安全预警,为矿区生产筑牢防护屏障。
三大核心构筑矿山监管“最强大脑”
• 一张图:汇聚分散数据,打造矿山感知数据“一张图”,为监管人员提供直观、全面的决策依据。
• AI预警矩阵: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状态追踪与故障提前预判,并全面接入水文地质、边坡稳定、“电子封条”状态、用电监测、手机信令等多元数据。
• 数字孪生应用:以“一张网、一朵云、一座池”为底座构筑安全生产监管一体化格局。
台风防御给暴雨装上“预警雷达”
台风“杨柳”逼近时,福建遭遇滂沱大雨,四创科技的预警系统提前锁定可能受灾的区域,密切配合水利、应急部门监视流域雨水情变化,全力保障防洪工程体系调度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汛指挥部通过平台调取实时水库水位数据超万次……
数字防汛三重奏
预警传播网:今年累计推送台风信息2.4亿次,覆盖沿海所有渔村。
水库云监护:47个县区4000+用户使用“电子巡查员”,发现隐患响应速度提升3倍。
城市生命线:新研发的管网监测仪让福州内涝点减少38%。
应急通信灾难现场的“信号生命线”
在“三断”极端环境下,应急通信车在20分钟内架起临时基站,无人机将受灾画面实时回传指挥中心——这支全省唯一由省应急管理厅授权、专注应急通信的保障队伍已累计完成103场政府应急综合演练、49次应急处置任务。
硬核保障体系
• “海陆空”装备:11辆指挥车+单兵终端+系留无人机。
• 双网冗余设计:1.4G宽带与350M、370兆窄带集群并行。
• 宣教矩阵:200块应急宣教大屏今年播放防灾减灾视频超50万次。
数字安全给信息加上“量子锁”
今年福建区域电子印章部署规模持续扩大,且在规模化应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稳定,区域整体网络攻击拦截效果也随之显著提升——这都要归功于省电子信息集团打造的“密码堡垒”。
安全防护“组合拳”
• 量子随机数支撑能力:可稳定生成高安全性真随机数,从源头强化数据加密防护,大幅降低被破解风险。
• 信创适配成果:核心密码产品已实现国产化适配,保障技术自主可控,筑牢数字安全底层基础。
【专家访谈】
省应急管理厅技术处负责人表示:“这些创新技术正在改变传统防灾模式。比如矿山电子封条系统,使非法开采行为同比下降92%;水库管护平台让巡查效率提升4倍,真正实现'人防+技防'的融合。”
【市民有话说】
“上次台风天收到带精准定位的预警短信,连我们小区地下车库的防汛准备都提醒到了!”——福州鼓楼区居民陈女士
“以前总担心亲人在矿上的情况,现在手机上能查到他在矿里的在岗状态,还能收到安全状态提醒,安心多了。”——龙岩某矿业公司家属王阿姨
从地底矿山到云端数据,从防汛前线到量子实验室,省电子信息集团正用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安全边界。在这张看不见的防护网背后,是200+研发人员的昼夜攻关,是103场应急演练的反复打磨,更是“科技为民”的初心坚守。下次当您收到精准的灾害预警,使用便捷的电子印章,或许就能感受到这些“安全卫士”的无声守护。
来源:福建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