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润珠源:全国诗人与曲靖的一场“在地性”诗意对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22:01 1

摘要:荷风漫卷麒麟水乡的碧叶,清泉轻叩珠江源头的爨碑,乡野蝉鸣与书城诗声交织回响——金秋滇东,一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诗歌盛会,让曲靖与全国诗人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大地文脉对话。近日,“诗会曲靖·发现宝藏之城”采风活动举办,霍俊明、李元胜等二十余位著名诗人循“水”而来、逐“

荷风漫卷麒麟水乡的碧叶,清泉轻叩珠江源头的爨碑,乡野蝉鸣与书城诗声交织回响——金秋滇东,一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诗歌盛会,让曲靖与全国诗人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大地文脉对话。近日,“诗会曲靖·发现宝藏之城”采风活动举办,霍俊明、李元胜等二十余位著名诗人循“水”而来、逐“韵”而行,深入曲靖“珠江源头、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古鱼王国、红色沃土、爨文化故乡”五张靓丽名片所在之地,为这座滇东“宝藏之城”留下兼具烟火气与精神高度的诗意注脚。

荷风为媒:“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的诗意开篇

晨雾未散,麒麟水乡的荷塘已浸在朦胧诗意里:晨雾如素纱轻笼水面,碧叶晕染成流动的水墨,露珠折射着细碎晨光,荷风裹着清甜水汽漫过堤岸,每一寸景致都透着土地的本真。这里正是曲靖“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这张名片的鲜活切片,也是此次采风的起点。

栈道旁,印着“莲叶何田田”的白布随风轻晃,古典意趣与荷塘实景自然交叠;乌篷船的桨声中,混着游客随口吟出的即兴诗句,一场无拘无束的“自然诗会”在天地间自在生长。荷塘边的开幕式上,《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道出心声:“诗与城相遇,便再无距离;诗歌要扎进土地的肌理,从水土的呼吸里汲取力量。”活动启幕后,掌声与蛙鸣、叶响交织,奏响了这张“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名片的专属序曲。

乘船穿行于荷间,诗人们沉浸式感受着这份自然之美。有诗人提笔写下:“每片荷叶、每声蛙鸣都是带着呼吸的意象,撞入眼底的自然之美,更能叩击人心。”在他们眼中,麒麟水乡的温润与内敛,正是这张名片最动人的本色。

乡野寻韵:马龙土瓜冲村的清凉旅居意趣

告别荷塘,诗人们的脚步转向马龙土瓜冲村——这座因“19.7℃清凉旅居”声名远播的村落,曾获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点赞“把生态气候优势转化为旅居发展优势,让乡村既有山水风光,又有生活烟火”。这份认可,也成了诗人们探寻曲靖乡土魅力的“引路牌”。

刚入村口,木质的“19.7℃清凉旅居”标识便映入眼帘,风里飘来的绣球花柔香,恰好呼应着“山水与烟火交融”的期许。沿村道漫步,山坡与庭院边的绣球花肆意绽放,粉紫花色为乡野添了几分灵动;村口的稻田翻涌着碧浪,村民递来的热茶带着暖心温度,庭院里“云咖”的香气混着晚风萦绕鼻尖——眼前的一切,将“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模样具象呈现。诗人们不时驻足,有人掏出便签写下:“土瓜冲的风里,既有荷田延续的诗意,更有日子该有的温热。”

“坐在院子里听蝉鸣,才懂‘旅居’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住进生活里。”一位诗人倚着青瓦屋檐感慨。夕阳西斜时,村广场的“田园诗歌会”悄然启幕:几张木桌随意摆开,村民搬来竹椅围坐,诗人们伴着稻田的晚风即兴吟诵,“19.7℃的风里,藏着稻穗的香、绣球的软”的短句刚落,便惹来阵阵掌声。云南省作协诗人王单单说:“这里的魂,是没丢绿水青山的本,也守住了乡村生活的真——这样的地方,本就该生长出最贴地的诗意。”

活动尾声,工作人员将“旅居体验卡”递到诗人们手中。“这更像个约定。”一位诗人摩挲着卡片笑言,“忘不了这场稻田边的诗歌会,以后肯定还来,把这里的日子慢慢写成诗,也把曲靖的美讲给更多人听。”

文脉寻根:“珠江源头”与“爨文化故乡”的千年和鸣

白日的乡村意趣尚未消散,夜幕便将诗人们引向爨文化博物馆——院落中,“爨宝子碑”复刻品静静矗立,透着岁月沉淀的庄重。讲解员轻声介绍:“这通碑刻于东晋义熙元年,既是研究爨氏政权的珍贵史料,更以独特书法被誉为‘南碑瑰宝’。”作为曲靖“爨文化故乡”这张名片的核心载体,博物馆让千年文脉有了可触可感的模样。

随后,庭院剧《爨碑传奇之天书豆腐》温情上演:演员身着魏晋古装,以民间故事为线索,将爨碑历史巧妙织入剧情,没有生硬的说教,却让观众在情感流动中读懂这份文化的深厚魅力。有诗人赞叹:“用庭院剧讲爨文化,像给历史添了层暖意,也让这份文脉多了份温度。”

次日,诗人们前往珠江源风景区——这里是曲靖“珠江源头”这张名片的核心承载地。在南方母亲河的源头,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涌出,带着大地的温润。本地文化工作者身着民族服饰、手持诗集在此等候,一场“以水为媒”的文化之约就此展开:“水韵成诗”环节,集体朗诵声绕泉回荡,诗句与叮咚泉声交融,似跨越千年的应答;“笔墨传情”间,众人取珠江源泉水研墨,在宣纸上写下爨体诗句——墨香之中,“珠江源头”的自然灵秀与“爨文化故乡”的人文厚重悄然相连。有诗人提笔时感慨:“珠江源的泉水是‘珠江源头’的灵魂,爨体是‘爨文化故乡’的根基,而诗歌,正是联结二者的纽带。”

书香致远:诗歌里的曲靖城市精神传承

诗歌的气息从乡野漫进城市的文化空间——曲靖书城内,“诗会曲靖·书海论诗”的横幅映着读者的笑脸,从白发老者到眼眸明亮的孩童,手中捧着诗集,眼中满是对诗歌与家乡的期待。

讲座环节,诗人们聊起土瓜冲的“田园诗歌会”,话语间满是触动:“稻田边的吟诵最是动人,风里的稻花香、村民的鼓掌声,都是‘生活之暖’的鲜活素材,比刻意构思的诗意更有温度。”提及在村里的感受,有诗人动情地说:“土瓜冲让我们明白,乡愁不是遥远的回忆,而是能触摸到的生活,这也是曲靖打动人心的关键。”台下笔尖划纸的沙沙声,成了最默契的回应。

签名赠书时,一位初中生捧着诗集挤到前排,兴奋地说:“听你们讲土瓜冲、珠江源和爨文化,我才知道家乡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故事!以后我也要写诗,把这些美写进曲靖的田园诗里。”诗人们笑着在诗集上签名,还写下“期待你的家乡诗,期待你为曲靖添彩”的寄语。

诗人们纷纷表示:“这场活动不只是诗人的采风,更是诗歌与土地的深度对话。曲靖的五张靓丽名片里藏着自然之美、人文之厚,而‘田园诗歌会’这样的瞬间,让诗歌真正扎根大地,也让更多人看见、爱上这座城。”

结语:以诗为媒,让曲靖文脉永续流淌

采风活动落下帷幕,诗人们对曲靖“自然之美、人文之厚、生活之暖”已达成深度认同——从麒麟水乡的荷风,到土瓜冲的“山水与烟火”,再到珠江源的清泉、爨文化的墨香与书城里的诗歌热情,每一处景致、每一段体验,都是对曲靖五张靓丽名片的礼赞,也成了诗人们笔下的深情篇章。

据悉,本次活动由《诗刊》社、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曲靖市融媒体中心主办,中国诗歌网、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曲靖市文联承办。接下来,曲靖将持续以诗为媒,进一步擦亮“珠江源头、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古鱼王国、红色沃土、爨文化故乡”五张靓丽名片,让千年文脉在诗意中永续流淌,吸引更多人走进曲靖、读懂曲靖、留在曲靖。

曲靖融媒记者 陈泓洁 张鑫磊 张桐 甘鹤 邱艳霞 张亚玲 王益 王启宇 张懿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