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见水稻种子在经过两至三天的叠盘暗化后,探出了嫩生生的小苗。伴随着机械的轻微嗡鸣声,工人熟练地将秧盘搬运至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旁,秧盘稳稳“坐上”特制“电梯”,缓缓开启奇妙的培育之旅。其间,自动喷淋装置洒下细密的水珠,均匀润泽着每一个秧盘,为秧苗的成长营造出适宜的
3月28日,在店下镇的农垦智慧育苗中心内,全自动育秧流水线开启了运转。
只见水稻种子在经过两至三天的叠盘暗化后,探出了嫩生生的小苗。伴随着机械的轻微嗡鸣声,工人熟练地将秧盘搬运至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旁,秧盘稳稳“坐上”特制“电梯”,缓缓开启奇妙的培育之旅。其间,自动喷淋装置洒下细密的水珠,均匀润泽着每一个秧盘,为秧苗的成长营造出适宜的湿度环境。
“今天,我们启动今年的第一批育秧工作,约有九千盘秧苗在培育中。”福鼎市农垦智慧育苗中心负责人蓝春建介绍,育苗中心采用气吸振动整盘式智能化高效水稻育秧紧密播种系统,可精准控制每穴2—4粒播种量,平均每亩田需要培育30盘左右秧苗。育苗中心通过数字化环境调控系统,秧苗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肥料等要素实现了全程智能化管控,不仅摆脱“倒春寒”等气候的制约,还省工、省时、省力。
“去年,我尝试采用了这里的工厂化育秧,效果十分显著。育秧成本降低了,水稻也增产增收了,就连肥料都能省下不少。所以今年蚕豆采收后,我打算再找育苗中心育秧3000盘。”店下镇三佛塔村种植大户方祖彩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工厂化育秧的好处,“过去人工育秧,我得自己播种,用地膜覆盖,而且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天热了要把膜掀开,冷了又要盖上,非常麻烦。如今我只要把自己的需求告诉育苗中心,二十多天后,育苗中心按时把秧苗交付给我,我直接拉到田间播种,方便太多了。”
“工厂化托管”模式正在改变传统农耕图景。不仅种植户缩短了劳作时间,立体循环式的工厂化育秧还大大节约了育秧用地,种、肥、药、水等多项资源也得以有效节约。
“去年我们一共完成700多亩的育秧订单,主要来自太姥山镇和店下镇这两个种植大镇。今年育秧高峰期将至,预计育秧总量可能将达到1600多亩。我们将全力以赴完成育秧任务,全力满足种植户们的需求。”
春潮涌动处,科技正为农耕注入新动能。据了解,福鼎市农垦智慧育苗中心项目于2024年4月29日正式启用,破解了散户育秧质量参差、抗风险能力弱等痛点,且具有对穴播种、调整播种量等优点,对种子适应强、损伤轻、效率高、可调整,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让种植户切切实实地享受到现代化农业的“红利”。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文图:王绮蓼
编辑:杨譞
审核:汪晶晶
监制:张新辉
总监制:王良伟
来源:幸福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