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今天,随着亲密关系的形态比以往更加多元化,人们发生一段新的关系的方式更自由,也更灵活,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视角来判断发生关系的可行性——
彼此吸引的两个人,约会到什么时间、状态可以发生关系?
我们以前在文章里提到过,有研究发现,比起约会早期就发生关系,约会数周再发生关系,以及约会数周还没发生关系的人,对当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1]。过去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大家更多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感情是否足够真挚、关系是否足够稳定,决定了是否跨出那一步。
但在今天,随着亲密关系的形态比以往更加多元化,人们发生一段新的关系的方式更自由,也更灵活,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视角来判断发生关系的可行性——
充分了解与评估对方的健康史、健康状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很多研究发现,人们在发生关系前,对了解、预防性传播感染(STI)的行动远远不够:
一份研究显示,48% 的受访者认为在发生关系前,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很重要
但真正沟通过彼此健康状态的只有 34%
更进一步,在第一次发生关系前进行或要求进行检测的人,仅有 8%[2]。
也就是说,即便大家意识到「健康沟通」很关键,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人并不多。
而在对各种性传播感染的认知中,对 HPV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了解与关注尤其亟待提升。
因为HPV 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性传播感染之一。虽然近年来大家对 HPV 的认知有所提升,但对它的传播方式、预防手段和致病风险仍存在不少误解。更糟糕的是,这些误解往往制造了「病耻感」,让人羞于谈论、延误预防与就医。
例如,有人认为:
HPV 就是「性病」
生活比较「乱」的人才会感染
单身就不用担心感染
戴套就可以预防……
正是这些误区,阻碍了我们更科学、更主动地应对 HPV。
看看下面六个关于 HPV 的误区,你是否也有过?
误区一:
「HPV 是小概率事件,没那么容易『中招』」
事实是,HPV 感染非常常见。
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模型研究估算,在 HPV 疫苗上市前,至少有 1 位异性伴侣的人一生中,感染 HPV 的平均概率为女性 84.6%,男性 91.3%[3]。
HPV 感染大多为一过性的,人体免疫系统通常可以自行清除大部分病毒[4],因此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感染过。
误区二:
「发生关系时只要小心一点,比如仔细观察、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避免 HPV 感染」
事实是,靠观察外观、使用安全套,无法完全避免风险。
大多数 HPV 感染没有症状,这意味着即使隐私部位外观完全正常,也可能已经感染 HPV;
安全套不能完全避免 HPV 感染,因为 HPV 可以经过黏膜和皮肤传播[4],未被安全套覆盖的部位接触仍有可能感染;
另外,即使仅发生一些边缘行为,感染也可能发生在咽喉、口腔、肛门等部位。
误区三:
「感染 HPV 就是性病、就会患癌,感染了很羞耻,不敢和别人说 」
事实是,大多数 HPV 感染是无症状的,不必谈 HPV 色变,更不必因 HPV 感到羞耻。
约 50% 的 HPV 感染可在 6 个月内被机体清除,约 90% 的 HPV 感染可在 24 个月内清除[4],并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只有少数情况会发展成宫颈癌等疾病;
HPV 感染属于性传播感染,而性病则已经被诊断为明确的疾病。我国重点监测和防治的六种性病中[5],只有尖锐湿疣与高危型的 HPV 感染有关[4];
研究发现,知道 HPV 是性传播感染,会增加女性的羞耻感(shame)和污名感(stigma);但是,当她们再额外了解到,HPV 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病毒,就能显著降低女性的羞耻、污名和焦虑[6]。所以,科普、传播科学的 HPV 知识很重要,有助于减轻感染者的心理负担。
尽管如此,也不能对 HPV 掉以轻心。由 HPV 引起的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恶性肿瘤,它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如果早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也可以治愈[4]。所以女性要重视 HPV 的预防与筛查。
误区四:
「男性感染 HPV 没关系,只有女性危险」
事实是,男性同样面临风险。
男性感染高危型 HPV 也可能致癌,由 HPV 感染导致的癌症中,除了仅针对女性的子宫颈癌,另外还有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口腔癌和喉癌[4];
同时,男性感染也会成为女性伴侣持续感染的风险来源;
女性感染 HPV 的致癌风险确实比男性更高,在全球与 HPV 感染相关的 73 万例癌症新发病例中,女性占 66 万例、男性占 7 万例[4];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目前暂无针对男性的 HPV 常规筛查项目[7],所以男性携带 HPV 就更加隐秘,存在潜在的风险。
误区五:
「生活很『乱』的人才会感染 HPV,单身、只有一个固定伴侣,就不用担心感染 HPV」
事实是,HPV 感染与是否有性行为、伴侣数量没有必然关系。
性行为不是感染 HPV 的唯一途径 ,HPV 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酒店浴巾毛巾、公共厕所、浴室等清洁消毒不到位接触到皮肤粘膜也可能传染 HPV[8];
HPV 感染和伴侣数量没有必然关系。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 HPV 疫苗上市前,即使只有一个性伴侣,从性活跃开始到 70 岁期间感染 HPV 的累积概率也有 58.4%[9]。
误区六:
「年纪小的人(比如青少年、大学生),还不用担心感染」
事实是,青少年感染率高,需要早预防。
青少年感染率高:一项全球系统性综述研究显示,15~19 岁男孩 HPV 感染率达 28%[10],因此青少年及其家长,也更应该具备预防意识;
早期预防效果好:HPV 疫苗接种年龄越小,获益越大[4]。美国 CDC 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2022 年间,20~24 岁女性接种 HPV 疫苗后,宫颈癌前病变率下降了高达 80%[11]。
这些关于 HPV 的误解,并不只是知识层面的偏差,它们往往会在现实中带来严重后果。
有些人因为觉得 HPV「难以启齿」,选择拖延或逃避,错过了最佳的预防和筛查时机;有些人不敢和伴侣沟通,导致在关系中形成反复的交叉感染;更大的健康风险在于,HPV 感染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发展。
而这一过程中,感染者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Ta 们不仅要面对疾病的困扰,还可能因病耻感和恐惧而产生更大的焦虑,感到孤立无援、迷茫和无助。
因此,我们更需要建立起正确的认知:HPV 并不可怕,大多数感染都能自愈;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少数高危、持续的感染。而降低风险的关键在于科学预防和定期筛查。
只有当我们把 HPV 放在正确的语境下,去掉不必要的羞耻和恐惧,才能让更多人愿意面对它、谈论它,并且积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正因如此,我们想邀请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HPV 的真实经历️:
感染之后,你做过哪些应对措施?
比如就医治疗、和伴侣沟通、生活习惯的调整……
在治疗或处理过程中,你有没有被一些常见的误区误导,或是遇到过困惑、走过弯路?
比如拖延就医、觉得不好意思和别人说……
这段经历带给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焦虑、恐惧、迷茫、无助,或是逐渐平静下来……
确诊或治疗过程中,你觉得最困难、痛苦的部分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曾得到哪些帮助?
这段经历过后,你对 HPV 的认知和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
你的讲述能让更多人意识到:HPV 是一种普遍存在、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应对的健康议题。(我们会为参与后续深度访谈的读者提供补助)
扫码立即参与征集
(征集完全匿名,请放心填写)
⬇️
每一个故事,都是让更多人走出恐惧与病耻感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听见你的声音。
References:
[1]Willoughby B J, Carroll J S, Busby D M. Differing relationship outcomes when sex happens before, on, or after first dates[J].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4, 51(1): 52-61.
[2]Rushmore J, Copen C E, Schneider J, et al. Changes in Partner-Seeking and Sexual Behavior Among US Adults During the First 2 Year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J].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24, 51(8): 527-533.
[3]Chesson H W, Dunne E F, Hariri S, et al. The estimated lifetime probability of acquiring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J].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14, 41(11): 660-664.
[4]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5年版)[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5,26(07):775-812.DOI:10.16506/j.1009-6639.2025.07.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性病防治管理办法》https://www.nhc.gov.cn/wjw/c100305/202201/a1e41aaf76c5491180a690fcda0d7a0c.shtml
[6]Waller J, Marlow L A V, Wardle J.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knowledge of HPV and feelings of stigma, shame and anxiety[J].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7, 83(2): 155-159.
[7]Zou K, Huang Y, Li Z.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men benefits both men and women[J].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022, 12: 1077651.
[8]健康杭州.http://www.hangzhou.gov.cn/art/2022/3/1/art_1228974667_59050840.html
[9]Chesson H W, Dunne E F, Hariri S, et al. The estimated lifetime probability of acquiring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J].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14, 41(11): 660-664.
[10]Bruni L, Albero G, Rowley J,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estimates of 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 prevalence among 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23, 11(9): e1345-e1362.
[11]Gargano J W. Trends in cervical precancers identified through 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impact monitoring project, five sites, United States, 2008–2022[J].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25, 74.
本文关键词:hpv、性生活、伴侣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亮 红心,传递健康
来源:知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