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北大报到,“生存式”发言成学生内心OS嘴替,下半年赛程密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6:53 1

摘要:见过世界大赛场面的王楚钦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显得有些紧张,耳根泛红,低头喝水缓解情绪,被网友调侃"i人属性大爆发"。这一反差萌画面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9月3日,北京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日迎来一位特殊新生——奥运冠军、国乒主力王楚钦。

王楚钦身着北大红色文化衫,背着简单背包,低调现身校园办理入学手续,却依然引发了一场"追星热潮"。

教室里,同桌同学提前准备好乒乓球拍和签字笔等待签名,隔壁桌女生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位冠军新同学。

见过世界大赛场面的王楚钦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显得有些紧张,耳根泛红,低头喝水缓解情绪,被网友调侃"i人属性大爆发"。这一反差萌画面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王楚钦此次攻读的是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的非定向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

他在今年4月北大公布的硕士招生拟录取名单中,复试成绩86分,总成绩86分,高居体育部硕士招生第一名。

这意味着他需要和普通研究生一样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与学术研究,而非"挂名就读"。

早在9月1日,王楚钦就已低调完成入学注册手续,还顺利通过了北大新生线上校规校纪考试,以超过90分的成绩完成了开学第一课。

王楚钦的采访语录在开学季意外走红网络。他过去那些"生存式"发言,"多活一天是一天""能赢一场是一场""庆幸我们还活着",精准击中了学生内心OS,成为了全网学生的“嘴替”。

学生党自动带入早八课程、作业ddl下的"只求熬到寒假",每日挣扎于签到、小组作业的"阶段性求生",以及早课昏昏欲睡、魂魄未归的困倦感。

北京大学发布开学视频时,评论区涌现数百条"王楚钦同学开学快乐!"的祝福,网友调侃:"世界冠军开学也要考试,我心态平衡了!"。

这种共鸣源于运动员与学生之间"共同的生存感",都面临着"高压常态化"的环境。学生要应付繁杂而高强度的学习任务,王楚钦则在国际赛场和国内联赛间无缝切换,往来奔波。

北大官方随后发布的2025级研究生欢迎视频,让王楚钦的"新生身份"彻底"出圈"。

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几乎被祝福刷屏,不少北大校友激动表示"欢迎师弟加入",乒乓球粉丝则调侃"以后要叫王研究生啦,学业也要加油!"。

王楚钦能火遍开学季赛道,本质上是因为他和学生群体都有着"嘴上说着摆烂,身体却还在坚持"的心态。

幽默成为化解焦虑的武器,本质都是在有限精力下寻找平衡。

一个世界冠军被学生群体用来代入开学状态,看似调侃,实则让他的人设更加立体:既是赛场强者,也是普通年轻人的"情绪同款"。

然而,王楚钦现实的赛程远比"早八"更残酷。刚开启校园生活的他,很快就要面临"学业与赛事的双重考验"。

9月9日,澳门冠军赛将正式开打,作为中国队的核心选手之一,他必须在入学初期就快速调整节奏,在课堂与训练场之间找到平衡。

根据赛程安排,王楚钦在9月份要参加WTT冠军赛澳门站和中国大满贯比赛,其中在中国大满贯他将身兼三项(男单、男双、混双)。

10月份还有亚锦赛,虽然目前国乒的大名单尚未公布,但考虑到去年国乒只拿到男团、混双两枚金牌,今年极大概率王楚钦、孙颖莎等主力还是会登场并身兼多项。

11月王楚钦和队友们还有欧洲两站冠军赛和国内全运会,但全运会与法兰克福站的冠军赛有时间冲突,这一站国乒可能会放弃。

12月则有成都混合团体、香港年终总决赛、乒超总决赛。这意味着进入9月后,王楚钦和队友们几乎没有完整的休整周期,每一站都攸关排名、积分和国乒整体布局。

这些比赛的份量都很重:亚锦赛、成都混团是要升国旗的,WTT系列比赛影响到球员的积分排名,而全运会在国内关注度最高,等同于"内部大赛",不会被轻易放弃。

未来两个月的密集赛程,将是对王楚钦体能、心理和战术承受力的三重考验。

王楚钦目前正处于体能红灯期。在8月29日的乒超联赛第三阶段揭幕战中,他虽然3:0横扫上海地产小将孙正。

但场边镜头捕捉到他拧开第三瓶电解质水,大口喘气,汗珠顺着下巴滴落的细节,这些画面被球迷截图疯传,成为"过度使用"的直观证据。

2025赛季至今,王楚钦已参加国际赛事4站、乒超联赛9轮,总比赛日高达42天,远超日本乒协对张本智和设定的"单月不超过8个比赛日"上限。

国际乒联新规要求2026年1月1日将冻结奥运积分,这使得2025年9月澳门冠军赛、北京大满贯成为抢分生死战。

国乒男队目前除王楚钦外,仅林诗栋位列世界前八,奥运二号位尚未落袋,教练组面临两难选择:不让王楚钦打,积分就被张本、勒布伦抢走;让他打,又怕伤病。

接下来,无论是乒乓球赛场上,还是在北大课堂上,这位"全能型选手"都将面临学业与赛事的双重考验。

来源:贝西侃体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