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20:00 1

摘要:哀鸽,学名 *Zenaida macroura*,是北美大陆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因其独特而忧伤的鸣叫声而得名,常被视为温柔、和平与安宁的象征。

哀鸽,学名 *Zenaida macroura*,是北美大陆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因其独特而忧伤的鸣叫声而得名,常被视为温柔、和平与安宁的象征。

---

**一、 基本资料**

* **中文名**: 哀鸽

* **英文名**: Mourning Dove

* **学名**: *Zenaida macroura*

* **分类**: 鸽形目 (Columbiformes) 鸠鸽科 (Columbidae)

* **保护 status**: 无危 (Least Concern)。种群数量巨大且稳定,是北美最受欢迎的狩猎鸟类之一(在法规允许的季节和范围内)。

---

**二、 形态特征**

* **体型**: 中等体型,体长约 **23-34厘米**,翼展约 **37-45厘米**,体重约 **112-170克**。身材流线型,显得优雅而修长。

* **羽毛**: 整体呈**淡灰褐色**,给人一种柔和、朴素的感觉。具体细节包括:

* 头部和颈部呈淡粉灰色。

* 背部、翅膀和腹部为灰褐色,翅膀上带有黑色斑点。

* 尾巴长而尖,呈锥形,外侧尾羽为白色,在飞行和起飞时非常显眼,是重要的识别特征。

* 眼睛周围有一圈细小的蓝色皮肤,眼睛呈深褐色。

* **性别差异**: 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但雄鸟通常体型稍大,羽毛颜色更鲜艳一些,颈部和胸部带有粉红色或紫红色的虹彩光泽,而雌鸟则更偏向灰褐色。

---

**三、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范围**: **几乎遍布整个北美大陆**,从加拿大南部、美国全境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和巴拿马。也会根据季节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短距离迁徙(北方的哀鸽会南迁过冬)。

* **栖息地**: 适应性极强,出现在各种开放或半开放的环境中,包括:

* 农田、田野、草原、沙漠灌木丛

* 郊区、城市公园、花园、高尔夫球场

* 林地边缘

* 它们非常亲近人类,经常在后院喂食器附近活动。

---

**四、 行为与生态习性**

* **鸣叫**: 其著名的“哀鸣”声是雄鸟发出的,用于求偶和宣告领地。叫声是一种低沉、忧郁的“呜-呜-呜-呜”(hoo-ah-hoo... hoo... hoo),常常被误认为是猫头鹰的叫声。飞行时,翅膀会发出独特的口哨声。

* **食性**: 几乎**完全素食**。主要在地面觅食,食物中 **99% 是各种植物的种子**,如谷物、杂草种子、向日葵籽等。偶尔也会吃小蜗牛或昆虫。它们会吞下小砂石储存在嗉囊中,帮助磨碎坚硬的种子。

* **飞行**: 飞行速度极快且直线飞行,姿态敏捷,在起飞和降落时常常发出尖锐的翅膀哨音。

* **繁殖**:

* **繁殖季**: 很长,在温暖的地区一年可繁殖 **2-6 窝**。

* **求偶**: 雄鸟会进行精彩的飞行表演,垂直飞向高空,再滑翔降落。

* **筑巢**: 巢非常简陋,通常由雄鸟收集材料(小树枝、草),雌鸟搭建。巢只是一个平台状的结构,甚至常常可以从下面看到鸟蛋。它们喜欢在树木、灌木、窗台、花盆甚至地面上筑巢。

* **产卵与孵化**: 每窝产 **2 枚**白色的卵。双亲共同孵化,约 **14-15 天**后雏鸟出壳。

* **育雏**: 雏鸟是**晚成雏**,刚出生时浑身无毛,非常脆弱。父母会用一种叫做“**鸽乳**”的特殊分泌物(由嗉囊脱落细胞形成)喂养雏鸟。大约两周后雏鸟离巢,但还会继续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

**五、 文化与象征意义**

* **象征和平与希望**: 与它的近亲鸽子一样,哀鸽也常被视为和平、安宁与纯洁的象征。

* **精神象征**: 在许多北美原住民文化中,哀鸽的叫声被视为一种安慰和精神指引。在一些信仰中,看到哀鸽意味着逝去的亲人一切安好,或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哀悼”的象征**: 其忧伤的叫声自然让人联想起失去与哀悼,因此它也被与慰藉和情感疗愈联系在一起。

---

来源:鸠由自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