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北京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持续的暴雨不仅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更让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在丰台区南苑街道至善街,一户特殊的家庭正面临着汛期带来的多重困境,而丰台区2025年“丰宜助困 救在身边”困难群众救助项目实施单位熠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
2025年8月,北京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持续的暴雨不仅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更让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在丰台区南苑街道至善街,一户特殊的家庭正面临着汛期带来的多重困境,而丰台区2025年“丰宜助困 救在身边”困难群众救助项目实施单位熠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及时介入,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汛期探访:困境家庭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8月19日,作为丰台区民政局社会救助项目第三方服务机构,熠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慰问礼包需求排查工作时,来到了南苑街道至善街——未成年人小金(化名)的家。此前两日的暴雨让这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周边房屋已大多拆迁,商铺搬离,只剩一片荒凉。由于拆迁导致房号缺失,工作人员在小金母亲的电话指引下,辗转许久才找到这处孤零零的院落。
展开剩余69%“家里漏雨厉害,孩子爸走得早,我这腿又不方便,真是不知道该咋办……”小金母亲拄着拐杖,愁眉不展地在门口等候。工作人员注意到,为了挡住拆迁后敞开的院落,她家临时用一块门板充当屏障,一只狗蜷缩在门板下,更显家境的窘迫。进入屋内,光线昏暗的房间里物品杂乱堆放,外间是自建的简易房,里间正房仅能勉强容纳母女二人生活。16岁的小金是一名职高一年级学生,见到工作人员时略显腼腆。据母亲介绍,丈夫去世后,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几个月前被快递车撞伤导致腿部骨折,手术花费不菲,而快递公司的补偿寥寥无几,如今仍需拄拐行走。“前两天下大雨,正房漏雨找拆迁办修了,但自建房没人管,只能找块板临时挡着。”母亲指着自建房墙上裸露的电线忧心忡忡,“我就怕下雨触电,夜里都睡不踏实。”汛期的安全隐患,成了这个困境家庭头顶悬着的“利剑”。
多方联动:从紧急响应到综合帮扶
了解到小金家的情况后,熠家心理的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安抚母女俩的情绪,进行初步心理疏导,缓解她们的焦虑,一边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小组领导当即指示与南苑街道相关负责科室对接,并汇报区民政相关科室。南苑街道干部高度重视,负责此项目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详细询问母女俩的生活困难与实际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考虑到汛期住房安全风险,提出协助她们另寻安全住处。但小金母亲面露难色,坦言自己腿部不便,搬家体力上难以支撑,以及面临拆迁的诸多事宜,更担心女儿正就读职高一年级,频繁变动环境会影响学习状态。
熠家心理的社工细心捕捉到母亲的顾虑,当场表示充分理解,并及时将这一情况向上反馈。经过再次协调,各方达成共识:尊重母女意愿,将汛期安全放在首位。在熠家心理社工的沟通引导下,小金母女也表示会密切关注住房状况,若发现房屋出现墙壁开裂、地基下沉等险情,将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熠家心理工作人员也与区民政局、南苑街道民生保障的同志进一步明确了汛期持续期间的联动机制:熠家心理持续跟进动态了解房屋安全情况和母女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持续提供情绪疏导,帮助她们在汛期保持安心。若后续出现房屋危情,及时上报区民政和街道随时响应房屋修缮需求,以紧密协作的姿态全程护航,确保母女俩平安度过汛期。
暖心回响:暴雨中的“及时雨”
“这些天一直下雨,我每天都担心房子漏雨漏电,没想到熠家心理这么快就帮我们协调了多个政府部门跟进解决问题,还一直耐心疏导我们的情绪,真是比亲人还贴心!”看到这么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忙前忙后为母女俩积极解决问题,小金母亲激动得热泪盈眶。小金也悄悄告诉工作人员:“妈妈这两天不怎么唉声叹气了,多亏叔叔阿姨们对我们的帮助,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此次帮扶行动,是丰台区民政局“丰宜助困 救在身边”项目的生动实践。面对汛期带来的突发困境,区民政、街道、第三方服务机构各司其职、协同发力,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更让困难家庭感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关怀。正如熠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闻婕所说:“救助不只是物质上的暖心帮扶,更是心理上的希望传递。在多方联动的温暖守护下,我们相信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前行的路。”
目前,小金家的生活已逐步恢复稳定,母女俩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这场暴雨中的暖心接力,彰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生温度,也为丰台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写下了温暖注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