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9:21 1

摘要:“他是一个完人!无论从军事业务上,还是从作风为人上,都挑不出什么问题。他处处都是在为别人着想,却总是不想着自己。他不好财、不好色,一生中,他的眼里只有战争、人民。对于自己受的委屈,他从来不会去想。”

“他是一个完人!无论从军事业务上,还是从作风为人上,都挑不出什么问题。他处处都是在为别人着想,却总是不想着自己。他不好财、不好色,一生中,他的眼里只有战争、人民。对于自己受的委屈,他从来不会去想。”

这是2007年8月1日,在杨勇已经离开人世整整24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杨小平说出的一番饱含真情的对于父亲近乎完美的评价。

隔着24年的漫漫生死长河,怀着对于父亲无尽的怀念与感恩,我们自然可以说,杨小平对于自己父亲的评价,一定是颇多溢美之词,不可全信的。

可是,如果我们将时间再往前推个八十年,推个九十年,再听一听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于杨勇的真实评价,我们或许就不会认为杨小平对于父亲杨勇的评价是溢美之词了。

1935年6月,在一座古庙前,刚刚结束一场激烈战斗之后,毛主席高兴地拍着杨勇的肩膀,大声说道,你真是员猛将,在关键时刻有那么一股子虎劲!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再次当众夸奖杨勇道,你文武双全,真是个好同志。

1982年,杨勇还出任过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也由此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副总参谋长身份出任此职的人。这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那么,杨勇有何过人之处,以至于被毛主席一再当众夸赞呢?

1、少年英雄主席夸

1913年出生于浏阳文家市贫农家庭的杨勇,13岁在当地里仁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童子军,还担任队长。

马日事变后,年仅14岁的杨勇,就跟随着浏阳农民军,进攻长沙,真是少年出英雄。

自此之后,杨勇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

1927年,杨勇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年后,杨勇就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正式加入革命队伍后,杨勇被分配在红三军团第八团,先后担任过副政委、政委、营长、政治处主任等职。

1933年10月,杨勇担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政委,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并在洵口战役中立下战功,还得到了一枚三等红星奖章,让小小年纪的杨勇在红军队伍里崭露头角。

1933年的洵口战役中,杨勇虽然立下战功,却也身负重伤。

在与敌人近距离搏斗的时候,杨勇带领战士们勇往直前。没想到就在这时,一发子弹突然从杨勇的头顶锐叫着呼啸而过,随着一阵凉飕飕的金属声响过后,子弹直接洞穿了杨勇的头皮,顿时鲜血直流。杨勇抹一把额上脸上的鲜血,继续与敌人厮杀,直至战斗结束。

后来,杨勇的头顶就留下了一处长约两公分,永远不再生长头发的疤痕。

这是杨勇在战斗生涯中第一次负伤。

1934年10月,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率领40万大军,与红军队伍在湘江作战。在艰苦的湘江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以湘江作为屏障,构筑封锁线,妄想以此阻击红军长征。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杨勇带领红四师十团战士们与敌人血战两昼夜,杨勇右大腿被弹片击中,留下来一个永远的伤疤。

这是杨勇第二次负伤。

和这两次负伤相比,杨勇的第三次负伤是最为严重的。

1935年1月,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战役中,杨勇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的时候,忽然,一发子弹从杨勇的右腮入唇,而后又从唇腮处洞穿而出,当场就击落了杨勇的6颗牙齿,血流如注,痛不可忍。

但是坚强的杨勇重伤不下火线。用嘴指挥不了战斗,杨勇就用笔在纸上写下作战命令。

彼时,杨勇的脸上、手上、纸上全都是染红的鲜血,直到体力不支,倒在血泊中。

三次战斗,三次负伤,却也三次战功赫赫,杨勇的大名,也因此响彻红军队伍,就连毛主席都听说了,要亲自见一见杨勇这位久闻大名的战斗英雄。

正因为如此,1935年6月,毛主席才第一次在一座古庙前,见到了杨勇。

见到杨勇之后,毛主席非常高兴,面露微笑亲切地拍着杨勇的厚实肩膀,由衷夸赞道,你真是员猛将,在关键时刻有那么一股子虎劲!

可以说,对于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的杨勇来说,毛主席对他的夸赞,是实至名归,杨勇受之无愧。

杨勇在随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以抗日战争为例,1944年前后,杨勇担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带领战士们连续拔除日伪据点达200多处,歼灭伪军万余人。

1945年,又相继攻克南乐、东平、阳谷等县,歼灭日军万余人之多。

这年11月,杨勇担任晋鲁豫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迅速肃清日伪残余势力,4天内连克巨野等三座城市。

在解放战争时期,杨勇率领第七纵队,在晋鲁豫战场指挥作战,成功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占领冀鲁豫,打通平汉路的妄想。

1947年,杨勇在六营集战斗中,以口袋阵布局,从南北西三路围歼敌人,一举全歼敌军万余人,创造了“运动战”的典范,为此还受到了军区首长的通令嘉奖,杨勇声名大振。

进入新中国,得知朝鲜战争爆发,杨勇立即写报告给中央军委和中央首长,强烈要求去朝鲜打美国鬼子,却一直没有被批准,让杨勇颇为失落。

直到1953年4月,朝鲜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杨勇才出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到达朝鲜战场,商讨停战协议。

此时的杨勇不无遗憾地表示,白来一趟了,没有能和美国佬过过招。

令杨勇没有想到的是,南朝鲜忽又节外生枝,李承晚口放狂言道,反对任何妥协,要单独打下去。

这正中杨勇下怀。

1953年7月13日,夜十点。杨勇一声令下,志愿军二十兵团3个突击团,在1000门大炮的怒吼声过后,率先向南朝鲜4个师发起正面突击。

仅仅一个小时,南朝鲜正面防御阵地就被全面突破,奇袭白虎团一战更是打出了志愿军的英勇善战和神出鬼没。

在随后的金城反击战中,年仅40岁却身经百战的杨勇,带领二十兵团,共歼敌52783人,缴获大量汽车、火炮、武器弹药等战利品,打出了志愿军最后一战的威武霸气。

金城一战,被认为可比拟柏林战役,美国人更因此一战,认为杨勇打仗很“鬼”。

1955年9月,载誉归来的杨勇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3、戎马一生名利抛

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在猎猎飘扬的军旗面前,和杨勇亲切握手,由衷佩服道,久仰杨将军,中日一战,你们打胜了,朝鲜战场你们又打胜了,令人佩服。

1964年,阿尔及利亚总统访华时,特意要求见一见金城反击战的指挥者杨勇。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极了,大赞道,杨勇上将,上将杨勇!这一扬勇,都扬到非洲去了!

这是时隔三十年,毛主席再次对杨勇给予高度赞扬。在毛主席的心中,身经百战的杨勇,一个“虎”字,一个“勇”字,尽显其英雄本色,真是人如其名,让人如雷贯耳。

不过,名播海内外的杨勇,却也有被人忽视,被人轻视的时候。

1978年6月,中国决定派出军事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得知来的人竟然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勇,认为其职务还不够高,拒绝接见杨勇,只命令参谋部派人接待。

代表团得知消息后,纷纷不平,杨勇却笑着劝道,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访问南斯拉夫,又不是特意来见铁托的。他不愿意见我,我也不想见他。

实际上,自1977年调入北京之后,杨勇一直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协助总参谋长邓小平处理国防事务。因为身兼数职的邓小平分身乏术,杨勇实际上包揽了解放军参谋长的大部分工作。

后来,当得知真实情况后,铁托立即派遣南斯拉夫总参谋长访华,并满怀歉意对杨勇小心翼翼道,我们的总统也是刚得知您在中国军队中的地位,是我们之前的接待有不周之处啊。

面对真诚道歉,杨勇大度地一笑而过,低调稳重的杨勇,从未将这些个人小事、私事放在心上。

可是,这次的事件发生后,邓小平却有意让杨勇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是时候让他升总长了。”

然而,邓小平的提议,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中央军委否决了。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让杨得志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

杨勇得知后,没有任何不良情绪,一如既往支持杨得志的工作。

1982年,邓小平再次提议让杨勇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遗憾的是,此时的杨勇已经罹患肝癌,邓小平只得无奈放弃。

1982年9月,杨勇以中央军委常委的身份,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勇也由此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副总参谋长身份出任此职的人。

可惜的是,四个月后的1983年1月6日,70岁的杨勇因病去世。邓小平得知噩耗后,立即赶往301医院,悲痛不已。

身经百战、威名赫赫的杨勇,一生戎马倥偬,眼里心里装的只有战争和人民,即使官至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也从未将个人得失名利放在心上。

他是一个大写的革命者。

文|午梦堂主

参考资料:

1、《杨勇:百战百胜的开国上将,威名赫赫的“三杨”之一,勇冠三军,深受毛主席喜爱》 《党史博采》 2023.6.25

2、百度百科 杨勇

来源:南宫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