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月三上巳节,春和景明,曲水流觞,不负好春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9:30 1

摘要:三月三上巳节,是一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节日,在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间尤为盛行。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三月三上巳节,是一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节日,在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间尤为盛行。

上巳节有祓禊、互赠香草、游春、曲水流觞等风俗,为节日增添了雅趣和风情。

此时,正值春和景明、万象更新之际。旖旎迷人的景色,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心,也留下诸多华美的诗篇。

【1】

溱洧(节选)

先秦·《诗经》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

溱与洧,指溱河与洧河。

上巳节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三月三,人们会来到水边,举行祓禊仪式,用清澈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尘垢与晦气,祈求平安顺遂。

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相聚交流、寻觅爱情的时机。

溱河与洧河之畔,春水缓缓流淌,青年男女手持兰草,相聚在一起,参加上巳节的活动。

女子问男子:一起去洧河看看吗?男子回答说:已经去过了。女子又说:再去看看又有何妨呢?

于是他们笑语盈盈,结伴前行,洧河那边热闹又宽敞,他们相处得轻松愉快,还相互赠送芍药花来表达爱意。

在美好的春日,爱情如春花般灿烂绽放,上巳节也成为青春与爱情的见证。

【2】

上巳

唐·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唐代时,上巳节已成为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此时正值正是春光烂漫之时,人们走出家门,去郊外踏青、宴饮、游乐。

这首诗所描绘的,正是唐朝上巳节的盛大场面,呈现出一幅热闹的春日踏青图。

上巳节这天清晨,整个长安城的人身着盛装,倾城而出,纷纷来到水边参加祓禊仪式,祈求吉祥如意。

人们将车马停在河边,激昂欢快的音乐声震耳欲聋,好像要将地上的尘土震得飞起来,现场充满了欢乐与喧嚣。

柔弱的柳枝随风摇曳,挡住了行走的人,横跨水面的浮桥上,人头攒动,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整个现场热闹非凡。

尽管已经在水边狂欢了一个早晨,但人们意犹未尽,觉得时间还早,于是相约前往九龙津继续游玩和观赏。

【3】

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白居易的三月三日,是一幅温馨闲适的生活画卷。

在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迎来了三月初三上巳节,诗人坐在装饰华丽的厅堂内,凝望着窗外。柳絮随风飘飞,扑向窗纱,燕子轻快地从屋檐下飞过,叽叽喳喳,带来春天的消息。

品尝了几杯用莲子泡制的美酒,又欣赏一曲柘枝舞,然后兴致勃勃地穿上新做的春衫。

走出厅堂,来到庭院之中。台阶靠近池塘,池面平静得像是一面镜子,自己的倒影清晰可见。

门前有一片烂漫的花丛,门户掩映其中,就像一幅画卷。如此美景,应该放下门帘,将这一片烂漫春光收藏在屋内。

夜幕降临,与佳人一起指着楼南的新月,那纤细的玉手,在月光的映照下,温润如玉,更显柔美动人。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如饮酒、观舞、试衣、赏景等,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美好的氛围。

【4】

兰亭集序(节选)

东晋·王羲之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曲水流觞,是上巳节最富有诗意的活动之一。

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一众文人雅士相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大险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不远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水流湍急,像一条银带环绕在兰亭周围。

众人依次排列坐在溪水两旁,将酒杯放在水中,任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赋诗饮酒,轻松惬意。

尽管这里没有美妙的音乐来助兴,但是有酒有诗,足以让人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王羲之与友人沉醉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谈笑风生。这篇《兰亭集序》,也为上巳节增添了几分风雅之意。

来源:幸福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