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知道餐饮行业竞争激烈,要说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品类,前三名一定有新茶饮的身影。如今的新茶饮赛道,不仅玩家多,还隔三差五就有新玩家入局。正因如此,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奶茶一条街”——短短一两百米的街道上,聚集了十几家奶茶店。
都知道餐饮行业竞争激烈,要说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品类,前三名一定有新茶饮的身影。如今的新茶饮赛道,不仅玩家多,还隔三差五就有新玩家入局。正因如此,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奶茶一条街”——短短一两百米的街道上,聚集了十几家奶茶店。
面对如此白热化的竞争,品牌们不得不玩命内卷,而内卷的核心就在于产品。于是,高频上新成了品牌吸引消费者眼球、保持热度和新鲜度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寻找刺梨、油柑、黄皮等小众水果,到“研发”出臭豆腐、螺蛳粉、香菜等“邪修”口味,品牌们希望借此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与此同时,在疯狂比拼口味和制作方式之外,新茶饮品牌还不得不顺应一个大趋势——作为奶茶的主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正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惜命”。于是,原本靠“糖”起家的新茶饮,也开始“养生”了,纷纷在健康概念上做起了文章。
01
新茶饮的健康进阶:
从“隐性不健康”到“显性健康”
新茶饮的健康探索大致沿着两条路线展开:一边点掉不健康的debuff,一边为奶茶添上健康的buff。而“点掉不健康的debuff”,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植脂末。
众所周知,在奶茶刚兴起的时候,许多奶茶品牌都曾选择植脂末作为原料之一。随着“植脂末”的健康隐患逐渐被大众认知,越来越多奶茶店开始用鲜奶来替代植脂末,希望以此减轻消费者的健康顾虑。
喜茶宣传海报丨图源小红书@喜茶
除了植脂末之外,另一个被重点改造的对象是糖。随着年轻人对糖分越来越敏感,奶茶品牌开始了持续性的控糖行动。部分品牌通过使用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糖苷等代糖来替代传统蔗糖,推出多种“0卡糖”的产品;也有品牌在原料和做法上入手,以降低产品的含糖量。例如,去年奈雪推出了“不加糖鲜果茶”系列,宣称该产品为0添加糖,所有的甜味100%来自水果。
除了尽力剔除诸如植脂末、传统蔗糖等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的成分,品牌也尝试为产品添加“健康”DNA。如今,“减糖控糖”等已成行业基操。在此基础上,品牌若想要借“养生”“健康”等概念引流、获客,如何让产品具备“健康+”的底色就尤为重要。对于现制饮品而言,想获得“健康+”标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原材料入手。
目前,不少品牌纷纷引入羽衣甘蓝、苦瓜、奇亚籽等大众认知中的健康食材来打造新品。例如,喜茶推出的羽衣纤体瓶,品牌在宣传中强调该产品是“零农残羽衣甘蓝100%鲜榨”,主打“轻负担、超纤体”的概念。目前,羽衣甘蓝相关产品已经成为了不少品牌的“座上宾”。其火爆程度甚至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10倍。
除了引入天然健康食材,品牌还瞄准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从中药文化汲取灵感。它们将陈皮、茯苓、桃胶、枸杞等药材融入饮品,打造了时下正火的中药奶茶。
此外,许多品牌现在还将“健康”放在了明处,主动在宣传页标识含糖量、咖啡因、热量等指数,试图让消费者在点单时更加没有“负罪感”,不再在喝与不喝之间反复横跳。
02
新茶饮卷健康的背后:
一群“惜命”的年轻人
为什么说奶茶纷纷开始“养生”是被一群“惜命”的年轻人逼的呢?
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奶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产品,更是一种“小确幸”,是一种情绪的寄托。“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引发爆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情感依赖的另一面是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日益重视,这让现在的年轻人格外“惜命”。
奶茶高糖、高热量所带来的健康隐患,成了很多年轻人下单时的“绊脚石”。现在的年轻人既想要喝奶茶,也想“苟住小命”。他们会以近乎苛刻的眼光去审视配料表,警惕任何可能伤害身体的debuff。这种消费行为倒逼品牌们不得不开始“养生”。
不仅如此,这届年轻人的强烈分享欲也让品牌在“养生”上有着十足的动力。无论是加入小众健康食材,还是融入中药材,这类奶茶因其新鲜感和话题性成为了一种“社交符号”。正如之前黄皮和油柑等小众水果轮番走红,品牌们也在挖空心思寻找各种新奇原料,打造既符合养生概念又具备传播度的产品,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钱包。
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既需要奶茶的小确幸来治愈自己,也需要让自己喝得没有负罪感。这种“苛刻”的要求让奶茶品牌们在健康进阶这条路上越战越激烈。
03
新茶饮的健康产品:
一路走来争议不断
和其他带有健康标签的产品一样,新茶饮宣称的健康、养生概念同样争议颇多。
上月,网易财经发布了一项针对喜茶、奈雪、蜜雪冰城、茉莉奶白、霸王茶姬、爷爷不泡茶、沪上阿姨、茶百道等8个品牌的测评。其发布的文章提到:
“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奈雪(金色山脉珍珠奶茶)、茉莉奶白(栀子奶白)、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爷爷不泡茶(空山栀子)被检出反式脂肪酸”。
针对这一结果,喜茶回应称:
媒体的报道中,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产品被检测出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13g/100g,该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关于“0反式脂肪酸”(低于0.3g/100g)的声称要求,并解释检测出的反式脂肪酸来源于产品使用的真奶原料。
在喜茶发出声明后,网易财经又发文五问喜茶的“严正声明”。双方有来有回的过招,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表示“瞬间觉得手上的奶茶不香了”,也有网友认为“只要是正常反式脂肪酸都能接受”。
不只是今年,关于奶茶含糖量、反式脂肪酸等健康指数的测评由来已久。每当有测评报告发布,网上总会掀起一阵热议。既有人支持测评机构“揭露真相”,也有网友觉得它们有“故意尬黑带节奏”的嫌疑。
在争议的过程中,最迷茫的当属那些买奶茶的年轻人。昨天刚喝了一杯标着0反式脂肪酸的奶茶,第二天就被爆出检测出含有反式脂肪酸。那这奶茶是喝还是不喝呢?类似的事情多了,消费者有时候难免怀疑自己是不是品牌play的一环,自己的健康焦虑是不是成为了商家眼中的商机。
对于那些加入了健康食材和中药材等养生buff的奶茶,它们真的可以养生吗?关于这个问题,网上也是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但是,有品牌借着养生在宣传上打擦边球,这一点常被消费者诟病。
例如,喜茶的“去火*纤体瓶”中的去火并不是我们大众理解中的“去火”,而是指饮品清爽的口感,可去除生活的燥热感;奈雪的“袁基·奈雪瘦瘦小绿瓶”,这里的“瘦瘦”并不是功能性的标识,而是指新方形瓶型更瘦。
虽然这些说明详情都放在了商品的详情页,但是有多少消费者在点单的时候会仔仔细细去看这些说明,品牌心中大概率也是有数的。网友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去社交媒体吐槽而已。
截图源自奈雪、喜茶点单小程序
写在最后:
在这场“养生”大战里,品牌最重要的是“真诚”,诚实地告诉消费者真相,而不是玩文字游戏;消费者要做的就是“理性”,理性看待产品宣传、理性消费。
*封面图源小红书@茶救星球创业中心
-END-
来源:马克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