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母亲让一位姑娘进门喝水解渴,无意间结成了好姻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8:12 1

摘要:我从农业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县城工作,但因为父亲去世,我选择回到了张家村,照顾孤身一人的母亲,同时担任了乡上的农业技术员。

本文为虚构故事,为方便阅读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仅为叙事呈现,与故事内容无关,感谢您辛苦阅读!

1

那是1988年的夏天,家乡的天气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从农业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县城工作,但因为父亲去世,我选择回到了张家村,照顾孤身一人的母亲,同时担任了乡上的农业技术员。

那时的农村,各种新型农业技术开始引入,而我,就是那个被派往基层的“新农业”传播者。

回到农村的第三个月,我仍然无法完全适应村里的生活节奏。

母亲却很高兴能有我在身边,她总是变着法儿地做好吃的。

那天中午,我刚从田间回来,额头上的汗水还没擦干。

“国强,快来吃饭。”母亲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面条喊道。

我正要坐下,忽然听见门外有人说话:“大婶,打扰了,能否给碗水喝?”

那是一个清脆的女声,带着几分局促。

“哎呀,快进来快进来。”母亲放下碗筷,热情地招呼道,“天这么热,喝口凉水解解渴。”

我抬头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年轻姑娘,约莫二十五六岁,穿着简朴的蓝色衣裳,脸颊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眼睛却明亮有神。她手里拿着一个草帽,应该是用来遮阳的。

“谢谢大婶。”姑娘走进屋,有些拘谨地站在那里。

“坐,别客气。”母亲倒了一杯凉开水递给她,然后转头对我说,“国强,这是哪个村的姑娘?”

“我是李家庄的,叫李秀梅。”不等我回答,姑娘就自我介绍道,“今天来张家村参加农业学习班,没想到天气这么热,水壶里的水早喝完了。”

2

农业学习班是县里新办的,目的是向各村传授新型农业技术。作为技术员,我也是学习班的辅导员之一。

“哦,你是来参加学习班的啊?我儿子就是农业技术员呢!”母亲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拉着李秀梅上下打量,“国强,这么有缘,你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母亲的话让我有些尴尬,而李秀梅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低下头小口喝着水,耳根微微泛红。

“婶子客气了,我就是个普通社员,懂得不多。”她声音轻柔地说。

“懂不懂的不要紧,重要的是肯学。来,尝尝我做的面条,刚出锅的。”母亲不由分说地拉她坐下,又添了一副碗筷。

这是我第一次和李秀梅见面。

那次简短的午餐后,我和李秀梅在学习班上又见了面。她坐在教室的前排,认真地做着笔记,时不时抬头提问,那专注的样子与其他三心二意的学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课后,她主动走过来向我请教几个问题。当我们交谈时,我发现她虽然没上过多少学,但思路清晰,理解能力很强。

她能将我讲解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农作物生长情况联系起来,提出几个我都没想到的问题。

“张老师,你说的这个新型杂交水稻技术真的能提高产量那么多吗?”她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具体到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还需要实践检验。”我如实回答。

“那能不能在我们村试一试?我可以负责日常管理和观察记录。”她的提议让我有些意外。

3

在李秀梅的热情推动下,县里决定在李家庄设立一块实验田,尝试推广杂交水稻。而我,作为技术指导,需要定期前往李家庄进行技术指导。

每次去李家庄,李秀梅都会早早地在村口等我,然后带我去看实验田的情况。她细心地记录着每一个变化,从秧苗的高度到叶片的颜色,无不详尽。

“张老师,你看,这一小片稻子的叶片比其他的要黄一些,是缺少什么营养吗?”她指着田间的一株稻子问我。

我蹲下身仔细检查:“可能是缺少氮肥,明天我带些来,你按我说的比例施下就行。”

“嗯,我记下了。”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认真地写着。

在与李秀梅共事的日子里,我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去李家庄的日子。

她的勤劳、聪明和那份对土地的热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正在实验田查看稻子的生长情况,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张老师,不好了!”李秀梅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孙队长说要取消实验田,说什么新品种不可靠,会影响全队的收成!”

孙满堂是李家庄的生产队长,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在村里颇有威信。从我第一次到李家庄,我就感觉到他对我的排斥,总是冷眼旁观我们的工作,偶尔还会讽刺两句。

“他凭什么取消?这是县里批准的项目。”我有些生气。

“他说……”李秀梅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他说什么?”

“他说你是大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际,指导不了生产。”李秀梅低声说道,“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他好像……对我……”李秀梅的脸红了,“村里人都看得出来,他对我有意思。”

4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我虽然对李秀梅有好感,但从未想过表白,一方面是因为我性格内向,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事业没成。

“别担心,我去找他谈谈。”我安慰秀梅道。

找到孙满堂时,他正在村部和几个老农闲聊。看到我来,他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孙队长,听说你要取消实验田?”我开门见山。

“是啊,那块田是队里最好的一块田,用来种实验水稻太浪费。再说了,万一收成不好,谁负责?”他叼着烟斗,慢悠悠地说。

“这是县里批准的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量。如果成功了,受益的是全县人。”我解释道。

“哼,县里那些人,整天就知道搞实验,也不管我们农民死活。”孙满堂不屑地说,“再说了,你一个大学生,懂什么农业?书本上的东西能当饭吃吗?”

周围的老农听了,有的点头附和,有的则保持沉默。

“张老师的方法很有道理,我们应该试一试。”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我转身一看,是村里德高望重的王大伯。他曾是赤脚医生,现在虽然退休了,但在村里很有威信。

“王大伯,您也被他忽悠了?这新品种谁知道行不行啊?万一欠收了,全队人的口粮都成问题。”孙满堂不满地说。

“我看过那块实验田,长势很好。再说了,县里不是说了吗,即使欠收也会有补贴。”王大伯沉稳地说,“老孙啊,时代变了,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总是固步自封。”

孙满堂被王大伯一顶,顿时没了声音,但看向我的眼神却充满敌意。

“好,那就继续试吧,但出了问题,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们!”他丢下这句话,拂袖而去。

5

回到实验田,李秀梅正在那里等我。看到我回来,她急忙迎上来。

“怎么样?孙队长同意了吗?”她紧张地问。

“暂时同意了,多亏了王大伯帮忙说话。”我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担忧起来,“不过,孙满堂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要更加小心了。”

“嗯,我会每天多来看几次田。”李秀梅坚定地说。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更加卖力地照料实验田。

每天早晚,李秀梅都会来巡视,记录数据;而我则每隔两三天就会从张家村骑自行车过来,给予技术指导。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实验田的稻子长势喜人,比周围常规种植的水稻要高出一截,穗也更加饱满。

就在我们欣喜于成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李秀梅发现实验田的出口水被挖开,灌溉渠的口不知被谁堵上。田里的水差不多全干了。如果不是发现及时,几天的高温天气足以让稻子因缺水而死。

“一定是孙满堂搞的鬼!”李秀梅气愤地说。

“别急着下结论,也许是有人不小心碰到的。”我虽然心里也怀疑是孙满堂,但没有证据,不想冒然指责。

“不行,这样下去,我们的实验会功亏一篑的。”李秀梅咬着嘴唇说,“我决定了,从今天起,我要搬到田边的草棚住,日夜看守。”

“这怎么行?你一个姑娘,晚上住在田边太危险了。”我担忧地说。

“没关系,我爹娘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他们同意了。再说了,村里人都知道我在这看田,谁敢来?”她倔强地说。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知道无法劝阻,只好妥协:“那好吧,但你要小心。我也会常来看看。”

就这样,李秀梅开始了她的“护田”生活。每天,

她除了正常的农活外,还要在实验田边的草棚里住宿,风雨无阻。

看着她瘦小的身影在田间忙碌,我的心中既感动又心疼。

6

一天傍晚,我带着一些菜和母亲蒸的馒头来看李秀梅。刚到田边,就听见有人在争吵。

“李秀梅,你别固执了!这个大学生能看上你什么?”是孙满堂的声音,充满了怒气。

“孙队长,请你自重!我和张老师只是工作关系,你别胡说八道。”李秀梅的声音中带着愤怒。

“哼,工作关系?我看你们眉来眼去的,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孙满堂冷笑道,“我劝你放弃这个实验田,回家好好想想未来。像你这样的姑娘,在村里找个有权有势的人家多好?”

“我的事不劳你操心!”李秀梅坚定地回绝。

“好,你别后悔!”孙满堂恼羞成怒,“别以为有县里撑腰就了不起,到时候收成不好,看你怎么向村里人交代!”

我躲在一旁,等孙满堂走远后才现身。李秀梅看到我,眼圈红红的,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强的表情。

“没事吧?”我关切地问。

“没事。”她擦了擦眼角,“孙队长就是看不惯我们的实验田,说了些难听的话。”

“我都听见了。”我叹了口气,“如果因为我,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不如……”

“不如什么?”她警惕地看着我。

“不如我们放弃吧,我不想让你为难。”我低声说。

“张国强!”她突然提高了声音,少有地叫我全名,“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怂了?这可不像你啊!”

她的话像一记耳光,让我瞬间清醒。是啊,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胆怯了?不就是一个恃强凌弱的队长吗?我们凭什么向他低头?

“你说得对,我们不能放弃。”我坚定地说,“不仅为了证明新技术的价值,也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

李秀梅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那笑容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美丽,让我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7

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田的水稻即将迎来收获季。眼看着饱满的稻穗在田间随风摇曳,我和李秀梅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场暴雨来袭。

那天晚上,我正在家中准备收割工具,突然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这么大雨天的。”母亲过去开门,只见王大伯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

“国强在家吗?出大事了!”王大伯气喘吁吁地说。

我连忙跑了过去:“王大伯,怎么了?”

“实验田的堤坝被冲垮了,水都漫进去了!李秀梅一个人在那抢救,你快去帮忙!”

没等他说完,我已经抓起雨衣冲了出去。

雨水打在脸上如同针刺,但我顾不上这些,骑着自行车飞奔向李家庄。到了实验田,只见李秀梅正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铁锹和泥土堵塞缺口。

她的身影在暴雨中显得那么单薄,却又那么坚定。

“秀梅!”我大喊着冲过去。

她回过头,脸上满是雨水和泪水的混合体:“国强,你来了!快帮忙,堤坝被冲垮了!”

我二话不说,跳进水中,和她一起抢修堤坝。不知过了多久,村里陆续有人闻讯赶来帮忙。在众人的努力下,堤坝终于被修复,实验田里的积水也慢慢排出。

天色渐亮,雨也停了。看着满身泥浆的李秀梅,我心疼地说:“你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

“不,我要看着稻子没事才放心。”她固执地说。

就在这时,孙满堂带着几个村民走了过来。他看了看修复的堤坝,眼神闪烁。

“好在抢救及时,不然这么好的稻子就泡汤了。”孙满堂假惺惺地说。

王大伯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孙满堂,你还好意思说?堤坝是不是被你破坏的?我看见你昨晚鬼鬼祟祟往这走了!”

孙满堂脸色大变:“你胡说什么?”

“我没胡说,我都看到了,这么晚你往这边来干什么?”

围观的村民顿时议论纷纷,有人开始指责孙满堂。孙满堂见势不妙,灰溜溜地离开了。

8

收获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让人惊喜的是,实验田的产量比普通田地高出了近三成!这个成果让全村人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明年也要尝试种植新品种。

在庆祝丰收的那天晚上,村里人在一起吃饭,李秀梅被推出来,唱了一首歌,唱歌时她的眼神一直望向我,让我心跳加速。

唱完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而她却害羞地跑了,躲到了她娘后面。

会餐结束后,我借着月光送她回家。走在乡间小路上,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芳香,远处传来阵阵蛙鸣。

“国强,你以后还会留在乡里工作吗?”她突然问道。

“会啊,为什么这么问?”我有些疑惑。

“听说县里要提拔你去农业局工作,你不想去吗?”

“谁说的?我没听说啊。”我笑了笑,“不过,就算有这个机会,我也不会去。”

“为什么?”她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我。

“因为我喜欢这里,喜欢这片土地,喜欢……”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喜欢和你一起工作的日子。”

月光下,她的脸庞泛起红晕,眼中闪烁着星星般的光芒。

“我也是。”她轻声说,然后低下头,但我能看见她嘴角的笑意。

回到家,母亲正在院子里纳鞋底,见我回来,笑着问:“今晚李家庄热闹吗?”

“热闹。”我坐在她身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里话,“娘,我想和李秀梅处对象。”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开心地笑了:“我早就看出来了。那姑娘勤快、懂事,又有主见,将来肯定是个好媳妇。”

“您不反对?”我有些意外。

“反对什么?我巴不得早点抱孙子呢!”母亲笑着说,“记得那天吗?我让她进门喝水,第一眼就觉得这姑娘不错。老天爷真是长眼,让你们有缘分。”

是啊,当初母亲让一位陌生姑娘进门喝水解渴,竟无意间结成了这么好的姻缘。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来源:谷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