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路上的山海情 |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杭州挂职干部赋能山区蜕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15:07 2

摘要:山海协作工程,是一场“山”与“海”的双向奔赴。干部人才援派、产业项目协作、要素资源流动、乡村全面振兴、公共服务共享……挂职干部人才们发挥了骨干支撑和桥梁纽带作用,默默无闻在各自岗位上实践奉献,是山海共富的“行路人”。

浙江大地,山海相依。

山海协作工程,是一场“山”与“海”的双向奔赴。干部人才援派、产业项目协作、要素资源流动、乡村全面振兴、公共服务共享……挂职干部人才们发挥了骨干支撑和桥梁纽带作用,默默无闻在各自岗位上实践奉献,是山海共富的“行路人”。

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激情书写“山海共富”美丽篇章。今年7月,又一批山海协作挂职干部圆满交出了“接力棒”。本号将陆续推出“协作路上的山海情”,聚焦展现挂职干部们的实干担当、为民情怀、创新作为和良好作风。

本期走进杭州援派淳安、丽水挂职干部

山海协作绘新篇 数字赋能促共富

人物名片

李扬章,杭州市西湖区委常委挂职淳安县委常委、副县长。

挂职期间,李扬章锚定淳安山区共同富裕示范县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双向飞地"模式,建成运营大下姜文旅客厅等标志性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辐射拉动消费超700万元。推动西湖-淳安完成全省首例跨区县林地指标交易690亩,实现生态补偿1.24亿元。在数字化改革领域,主导开发"数字第一湖"治理平台,推动淳安入选全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政务信息化项目累计节支3800余万元。总结"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模式获中央改革办关注,推动淳安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10项,党建联建治理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挂职感言

在千岛湖畔的三年间,我深刻体会到山区发展既要"借船出海"更要"造船远航"。从文旅客厅的灯火通明到数据大屏的实时跳动,从林地指标交易的破冰到改革试点的落地,我深刻感受到“挂职不是过客而是主人,协作不是输血而是造血”。当看到村民在研学营地露出笑脸,当听到企业点赞营商环境改善,所有的攻坚克难都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

山海协作织密发展网

多元联动结出共富果

人物名片

钱东升,杭州市富阳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挂职丽水市缙云县委常委、副县长。

挂职期间,钱东升持续推进缙云-富阳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工作,顺利推进浙江万顺智能制造等项目在缙建设并投产。推动杭州缙云大厦招引企业40余家,累计返利4037万元,带动134个薄弱村增收;推动富缙产业园开工建设,预计投资3.6亿元。持续加强人才培育,参与推动与浙江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协助落实各类协作资金1500万元,支持援建项目28个,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完工验收,建设以陇东村、新西坑村、靖岳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深入结对帮扶村调研,因地制宜帮助制定“一村一策”发展方案。积极引入富阳等地市场资源,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推动缙云优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结对地区持续合作,近两年消费帮扶销售额达1.2亿元。推动教育医疗结对,实现18个乡镇全覆盖结对。搭建劳务供需对接平台,协助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健康管理等各类劳动力培训5000多人次。

挂职感言

在缙云这片热土上,我切身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实干争先的蓬勃朝气,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的干事氛围和工作举措。与19位挂职同志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实事求是的必要性和精准施策的重要性,在一线实践中提升了统筹协调和担当能力。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只有将组织使命与个人价值相统一,才能更好地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架起山海金桥 激活共富动能

人物名片

汪洵,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党委委员挂职丽水市缙云县府办副主任、党组成员。

挂职期间,汪洵深入推动缙云县与富阳区、德清县、桐乡市等地的产业、消费、人才、乡村振兴等多领域合作,累计落地产业项目87个,实施到位资金92.6亿元。通过“消薄飞地”带动缙云13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6万元,惠及1.5万低收入群众。稳步推进山海协作和革命老区工作,山海协作工作3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确定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累积实施36个建设项目,争取各类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以周村村、岩下村、前路村和东里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累计实现游客接待量60余万人次,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300多万。率先在全市开展营销平台搭建及产业院校合作,积极开展富阳-缙云消费帮扶宣讲走亲等活动,实现各类消费帮扶销售额1.6亿元,培育油茶、茭白、蒸笼、黄酒等特色富民产业,年利润达400余万元,帮助村集体每年增收近100万元。

挂职感言

在缙云挂职以来,我深刻体会到山海协作不仅是资源互补的平台,更是理念互鉴的桥梁。新时代对口协作必须突破简单的帮扶思维,要善于搭建市场化合作平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双向赋能、合作共赢。挂职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工作视野,更锤炼了统筹协调能力,这段山海情缘必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智汇龙泉注活水 匠心夯基润沃土

人物名片

沈鸿科,杭州市萧山区统计局党组书记挂职丽水市龙泉市委常委、副市长。

挂职期间,沈鸿科牵头完成萧山-龙泉23、24年山海协作1亿元消薄投资协议续约,共计2000万元消薄资金,助力龙泉130余个行政村增收共富。提出龙泉“农业飞地”建设新模式,推动萧山“龙泉石斑鱼”品牌化繁育洗鱼协作、500亩柳叶腊梅中药材种植业等项目落地。持续推进萧山中医院与龙泉中医院结对帮扶,2024年累计进驻10名专家到龙泉中医院蹲点,累计接诊1780余人次。协调萧山中学和萧山十中分别与龙泉一中、龙泉浙大中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有力推动停滞10余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遗留问题解决,制定出台方案,有效化解涉及400余人的信访隐患,得到省厅和丽水市局的高度认可。牵头编纂《龙泉宝剑志》《龙泉青瓷志》填补行业空白,全力破解志书专业人才短缺、编纂经费紧张、任务交办时间短等问题,目前已完成两本志书终审,正进行出版社三审三校。

挂职感言

两年挂职时光匆匆而逝,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需要“一看二听三深入”。要吃透上级政策要求,看清本级具体工作事务;要倾听各方意见,既落实领导指示,又汲取群众智慧;要深入沟通、管理与前线,统筹全局破难题,创新模式惠民生,并直面矛盾解民忧。挂职期间,有失落、有欣喜,有收获、有感动,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记忆。

迎难而上显本色 主动作为写华章

人物名片

潘灵敏,杭州市萧山区商务局(原)总经济师、党委委员挂职丽水市龙泉市经济商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挂职期间,潘灵敏主动对接企业,邀请外地企业到龙泉考察投资,成功招引4家电商企业落户;引进7家跨境电商企业,带动年出口9600万美元,助推外贸增速列全省第4;培育和引进2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当年实现销售额超2000万元。推动央企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上海公司等公司与龙泉达成灵芝孢子粉产业战略合作,开展灵芝孢子粉集采、直播达人带货等销售业务,销售孢子粉产品2000盒以上。推动龙头企业深圳标普云浙江总部项目到萧龙科创园落户,预计年营收不低于10亿,年纳税1亿元。组织青瓷宝剑企业参加味美浙江展销会等展会活动,促成杭州企业采购龙泉青瓷、宝剑特色产品。推动实施四方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书,投入1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推动11个镇街结对,落实协作资金220万元以上。

挂职感言

挂职两年,深刻体会到山海协作既是发展平台,更是成长熔炉。从招商屡屡碰壁到成功引进10多家企业,从汽车销售企业纳统攻坚到灵芝产业跨界合作,我领悟到坚定目标要有恒心,面对挫折保持耐心,服务发展秉持初心。这段经历让我突破条线思维,学会以全局视角谋划工作,把“他乡作故乡”。

资料:区域发展处

编辑:祝芷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