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构建“文明实践+”七维融合新格局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7:18 1

摘要:近年来,兴庆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轴心,创新构建“文明实践+”七维融合矩阵,通过文化润心、记忆传承、应急救护、思政铸魂、网络文明、心理赋能、法治护航等特色实践,探索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兴庆样本”,让文明实践如春风化雨般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近年来,兴庆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轴心,创新构建“文明实践+”七维融合矩阵,通过文化润心、记忆传承、应急救护、思政铸魂、网络文明、心理赋能、法治护航等特色实践,探索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兴庆样本”,让文明实践如春风化雨般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文明实践+文化润心”:涵养精神文化沃土

持续巩固兴庆区“中华诵读之城”创建成果,举办“文明实践 声润古城”首届全民朗诵大赛,进一步深化“书香兴庆·兴庆书香”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打造“文联万家·艺润兴庆”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并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书法家迎春送福志愿服务活动和采风创作活动。举办兴庆区“文明实践 七彩假期”寒暑假青少年公益书画、朗诵、手工班,兴庆区“笔墨润心 文明修身”周末成人公益书画班,兴庆区第二期隶书培训班、首届小楷培训班等,为不同层级的群众提供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5200余人次。

“文明实践+记忆传承”:赓续银川老城历史根脉

开展“拾旧·寻根,故乡记忆展”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广泛寻找反映银川老城特色的老物件、老影像等,共同挖掘和传承银川老城的民俗文化。打造村(社区)“我记忆中的银川老城”文明实践展示角,通过对老物件、老影像及其背后故事的全面展示,让群众直观地了解银川老城的生活方式,感受时代的变迁。举办“我记忆中的银川老城”文学、摄影、美术作品征集展览活动,先后组织摄影作品巡展5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以主题讲座、故事沙龙、非遗工作坊等为主要形式的“我记忆中的银川老城”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持续挖掘与传播银川老城的历史文化故事,焕发银川老城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明实践+应急救护”:织密全民应急防护网

创新打造“文明实践·救在身边”品牌项目,构建“预防+救护+宣教”三位一体的应急救护体系,组建精英讲师团,精心设计实用课程,深入社区、校园、企业等重点领域累计开展50场标准化培训,精准覆盖各类群体2300人次。实施场景化教学演练,在中小学校开展沉浸式教学,组织师生进行止血包扎、AED使用等实操训练;针对企业安全生产需求,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系统传授风险识别与应急处理技能。创新生活化宣教模式,在公园广场、交通枢纽、商业大街等人流密集区开设20场“急救地摊”互动课堂,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发放健康手册和宣传品,不断提高群众应急救护知识水平。

“文明实践+思政铸魂”:构建全域思政育人新生态

探索实施“行走的思政课+文明实践”项目,聚焦“大思政”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立5个兴庆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探索构建“馆校教联体”合作模式,80余名少先队员签约各大场馆成为“红领巾讲解员”。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举办国风游园会60余场次;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实践活动100余次,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活动,开展“万人同上一节思政课”“红领巾爱祖国”红领巾寻访系列主题活动,覆盖人数5万余人,让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国种子。

“文明实践+网络文明”: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

实施“E网连心”文明实践项目,深入挖掘兴庆区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领域的优秀做法,进行网上宣传推广,组织“网络达人看兴庆”等特色活动,深度挖掘银川老城新面貌、新风尚,开展网络文明浸润宣传,播发视频、图文等信息387篇。打造“五进”系列宣传品牌,推动网络文明进基层、进企业、进学校等,惠及群众2万余人。同时持续深入开展“清朗”“净网”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全面整治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短视频乱象等网络突出问题,促进网络生态向善向好。

“文明实践+心理赋能”: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持续做大做强“文明实践,心向阳光”百场心理健康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秉承“以基层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社区点单、中心派单、机构送单、群众评单”的创新模式,精准对接基层群众的心理健康需求,采用心理健康讲座、个案咨询、心理测评与评估及公益性校园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475场,线下一对一个案咨询600余人次,公益进校园67场,持续提供公益线上心理援助共计3万多小时,接听心理求助热线超过2000例,解决居民心理危机个案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文明实践+法治护航”:创新青少年普法实践

聚力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打造“兴·星未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文明实践品牌,立志做好法治护航人,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70余场次。举办5场次“我是小小检察官”检察开放日活动,以“互动式”普法方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检察机关办案过程,真切感受检察工作;依托全区首家“空中课堂”法治教育基地,检察官化身主播录制法治课程5期,借助互联网打破时空壁垒,将录制课程投放至辖区60余所中小学进行展播;在微信平台推出“未检小剧场”“未检小课堂”等法治教育文明实践专栏,发布未检推文30余篇,被各类主流媒体多次转发刊载。

今后,兴庆区将继续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要求,聚力文明实践赋能基层治理,以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推动文明根系深扎基层沃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兴庆区党委宣传部供稿)

本文来自【宁夏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